?

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現狀與發展策略?

2016-03-21 02:36韓玉巧王代禮
國家圖書館學刊 2016年1期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高校圖書館

韓玉巧 王代禮 楊 芹

?

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現狀與發展策略?

韓玉巧 王代禮 楊 芹

摘 要基于京津冀地區141所高校圖書館的移動服務應用情況,選擇其中28所具有代表性的圖書館,對其移動服務現狀展開調研和分析。針對三個地區圖書館的移動服務異同提出發展建議:建立移動圖書館聯盟合作、增加移動檢索資源、提高個性化功能體驗、兼顧粘性信息需求、加大移動服務宣傳推廣,以期為此區域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協同發展提供啟示及參考。圖4。表2。參考文獻5。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 高校圖書館 移動服務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中國民航大學專項“基于現代通訊工具的信息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編號:3122014T005)和“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使用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項目編號:3122013z012)成果之一。

在全球信息化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大環境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上升成為一項國家戰略,而信息服務對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目前京津冀地區受地理條件懸殊、經濟發展不平衡、政策差異等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信息服務水平不均衡。本文將對京津冀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移動服務現狀進行調研分析,以便為區域間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協作及發展提供參考和建議。

1 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對比分析

在對京津冀三地141所高校圖書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基于對SMS短信服務、移動圖書館服務、微信服務等主要移動服務模式及其所涉及的移動服務內容、移動資源建設及推廣策略等方面的初步調研,選取各地移動服務特色較為鮮明的圖書館作為分析的基本集合,即北京地區12家、天津地區8家、河北地區8家,共28所,(見表1)。調研時間為2015年6月,采用網絡訪問及電話、QQ、郵件咨詢等形式收集數據,從移動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推廣等方面開展具體調研,并分析研究京津冀地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現狀。

1. 1 移動服務方式

1. 1. 1 移動服務稱謂

京津冀地區對移動服務的稱謂相對規范。在所調研的28所高校館中,基于微信及SMS服務模式的稱謂較為直觀,易于讀者識別和使用;基于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除少數圖書館采用“移動閱讀”“手機檢索”“手機圖書館”等模糊稱謂外,以“移動圖書館”或者“超星移動圖書館”命名的占到80%以上,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見圖1。

表1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

圖1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關于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稱謂

1. 1. 2 開通時間

據調查,28所京津冀地區高校館開通移動服務的時間集中在2012—2014年,以2013年增長速度最快。其中,北京地區集中在2013年之前開通了不同形式的移動服務,而津冀地區的移動服務在近三年得到了快速發展(見圖2)。由此可見,此區域的移動服務已形成一定的潮流和規模。

圖2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開通時間分布情況

1. 1. 3 移動服務模式

28所高校圖書館基本上實現了移動圖書館、微信二種模式的移動服務,發展速度較快,模式基本統一(見表2)。其中,移動圖書館APP順應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潮流和用戶使用圖書館的習慣,功能更加強大,不僅實現了SMS、WAP所提供的服務,而且還具有個人定制功能,凸顯出了移動服務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此外,北京地區圖書館較津冀地區SMS服務更加完備,為習慣于SMS提醒的群體用戶使用移動圖書館提供了便利。

表2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

微信被賦予“新時代服務”的標簽,高使用人群及高用戶粘性催發了圖書館的服務熱。京津冀多數高校館啟動了基于微信的移動服務系統,其功能以信息推送和信息交互等信息咨詢服務最具特色。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基于微信平臺開通了座位/研修室的預約服務;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圖書館將圖書薦購服務移植到微信平臺;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等提供位置服務,搜索路線及該位置周邊的相關信息一目了然;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將掃碼拓展應用到微信平臺,支持“掃碼續借”“掃碼薦購”,解決了手機屏幕小輸入文字不便的問題;河北經貿大學微信平臺開通意見箱、調查問卷、投票等微調查服務。

1. 1. 4 移動服務開發模式

針對微信及SMS移動服務,本文通過圖書館網站調研、關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難以確定其開發模式,因此僅對移動圖書館的開發模式做了細致分析。28所高校移動圖書館的開發模式分為三種:購買引進移動成熟產品、聯盟合作和自主研發(見圖3)。河北地區全部購買引進超星移動圖書館,北京地區僅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北京師范大學等少數圖書館與書生公司共同開發推進移動圖書館的項目建設,天津地區僅有天津理工大學圖書館自建移動服務。值得借鑒的是,自主研發的圖書館移動服務更能緊密結合本校用戶的需求及自身服務的特點,其適用性及實用性更勝一籌。

圖3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對移動圖書館服務的開發模式

1. 2 移動服務內容

被調查的28所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多樣化的移動服務,從服務類型到服務內容,不僅涵蓋了圖書館的基本業務,而且部分服務有一定程度的創新(見圖4)。按功能將服務內容大致劃分為館務信息,資源檢索和利用,借閱、預約與咨詢服務和外延服務四種類型,具體細分如下:

館務信息:館內新聞消息、資源動態、熱門書刊推介。

資源檢索和利用:館藏書目查詢、學術資源檢索、商業移動資源檢索、電子書借閱、多媒體資源、音/視頻導航。

借閱、預約與咨詢服務:書刊借閱/續借、預約/催還通知、座位/研修室預約、原文傳遞、資源薦購、常見問題/意見反饋、移動咨詢。

外延服務:位置服務、訂閱服務、學術交流平臺。

圖4 28所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內容

1. 2. 1 館務類信息

京津冀高校館非常重視通過移動平臺發布館務信息,及時將館內新聞、資源動態發送給讀者,提醒讀者按時還書,使得圖書館服務更具針對性、人性化?;谝苿訄D書館和微信兩大平臺,圖書館的新聞消息、資源動態、熱門書刊推介等服務不斷成熟完善,三項服務開展的比例均在80%以上。由于資金、人員等因素的制約,津冀地區欠缺SMS服務模式,對習慣于短信預約/催還通知的用戶有所不便。

針對圖書館資源配置和服務的專題營銷,唯有清華大學圖書館做出新的嘗試,推出清華視頻、百年館慶宣傳片及“愛上圖書館”系列短片。這類專題短片不僅能夠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而且較好地調動了讀者的參與度及積極性,給予圖書館建設好的建議和參考。

1. 2. 2 資源檢索和利用

京津冀高校館均對本館資源進行了整合,并通過移動平臺開展資源檢索服務和獲取服務,功能較為完備。在所調研的對象范圍內,100%實現了對本館館藏書目的查詢,其關聯的微信平臺多數也支持在線查詢,80%以上圖書館提供基于海量元數據的一站式學術資源檢索。校內IP范圍內,館藏數字化資源可直接瀏覽和下載全文,也可借助原文傳遞實現館外資源的聯合檢索與文獻傳遞服務。其文獻類型豐富,文檔格式多樣,全文信息多以瀏覽文字或原版方式顯示,支持文字批注、頁面亮度調節等個性化閱讀體驗。此外,深入章節內容的檢索、收藏/分享、離線閱讀等功能,為碎片化閱讀和資源共享提供便利。

目前,京津冀地區的電子圖書借閱主要包括三種形式。一是移動圖書館系統提供的在線電子圖書查閱。二是電紙書借閱,讀者將電子圖書下載到電紙書配備卡中,目前僅有北京大學開通此服務。三是以手機版客戶端閱讀軟件的形式提供,對圖書、聽書下載和離線閱讀、收聽,通過賬號/密碼擁有對所下載電子書的永久閱讀權,直至建立個人電子“終身書房”,河北部分高校館開展了此類服務。

此外,京津冀高校圖書館基于移動圖書館系統平臺提供有聲讀物、學術視頻、公開課等多媒體視聽資源。將海量的視頻、有聲讀物按學科進行分類,公開課部分列出課程及講師簡介,并且支持分課時觀看學習,為用戶獲取名校的高水平師資及豐富的信息資源提供了契機,這對實現區域信息共享大為有利。

1. 2. 3 借閱、預約與咨詢服務

借閱服務是圖書館服務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但僅有少部分圖書館支持移動咨詢、資源薦購、座位/研修室預約。原文傳遞作為彌補館藏不足的重要手段,京津冀高校館開展基于移動終端的原文傳遞服務的比例較高。

移動參考咨詢是圖書館提供增值信息服務的重要手段。相比于天津地區,北京及河北地區開展的比例略微高些,占35%左右;但多數圖書館仍以郵件、電話或自行查閱常見問題為主。清華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圖書館開通了機器人小圖咨詢服務,對移動咨詢方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工商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借助微信平臺開展實時互動,彌補了傳統參考咨詢方式面對面、繁瑣的缺陷。

1. 2. 4 外延拓展服務

三地圖書館提供的移動外延服務主要涉及閱讀素材的獲取和個性化閱讀兩個方面。訂閱服務涉及各類互聯網資訊、雜志、電子報紙以及視聽閱讀資料,提供多來源信息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個性化閱讀服務提供個性化的文獻瀏覽與收藏功能,并且支持對文獻資源的推薦、評論、批注和社交分享。

近年來,部分高校館開展了深閱讀、學科化等深層次的移動服務。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將微博服務嵌入到移動圖書館系統,提供學術微博交流平臺,支持互動學習和互薦文獻信息,輔助讀者學習研究。

北京及天津地區少數圖書館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務,以方便讀者的學習與生活。讀者借助移動設備的GPRS或Wifi功能對其位置進行識別定位,便可根據定位信息自由選擇周邊服務。

1. 3 移動服務推廣

京津冀地區對于移動圖書館稱謂的規范性較好,便于讀者快速進入網站鏈接。在移動服務開展初期,多以講座培訓、移動搜索競賽、讀者使用有獎調查等活動方式,宣傳、推廣和普及移動服務。關于移動圖書館的系統建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鼓勵讀者建言獻策。在建設初期、中期廣泛征求讀者的建議及意見,長期跟蹤調查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心得,優先考慮實用性、方便用戶操作等因素,對移動服務內容及功能設置適時調整,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值得津冀地區圖書館借鑒。

此外,北京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平臺之間的關聯比較人性化,在技術水平和服務覆蓋面上優于津冀地區。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為讀者提供由微信平臺快速訪問微博的鏈接。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微信平臺的館藏檢索功能可以跳轉到移動圖書館的瀏覽、檢索界面。移動服務平臺的高效集成模式,能省去讀者再次訪問的繁瑣,增強了系統的易用性和友好性。

2 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不足

京津冀高校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各具特色,為圖書館創新服務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內容。當然,移動服務是新生事物,在發展的同時,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2. 1 發展不均衡

京津冀地區由于地理條件懸殊、經濟發展不平衡、政策差異等因素導致移動服務水平發展不均衡。從移動服務形式上看,京津地區高校館的移動服務多采用移動圖書館和微信平臺兩種形式,而河北地區普及程度偏低,像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一些地方知名高校前期僅是試用運行,后期則沒有正式開通。從移動服務內容上看,北京地區的移動服務資源十分豐富,服務內容更加精細化和人性化,而津冀地區則存在明顯差距。在移動服務深度方面,津冀部分高校圖書館總體上流于形式,缺乏深層次的閱讀服務和創新性的知識服務。

2. 2 推廣力度不夠

總體而言,北京地區高校館對于移動服務的宣傳推廣明顯好于津冀地區。對于移動圖書館、微信、微博的移動鏈接或者二維碼標識,北京高校圖書館普遍在官方主頁上專門設置了一級欄目或者浮動圖標以明示讀者,并且配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及功能介紹,如清華大學對短信服務、彩信服務、音視頻服務、客戶端應用等做出了詳細說明。而不少津冀高校館將移動圖書館鏈接或微信平臺入口埋置在數層級導航欄下,容易被讀者忽略。

2. 3 模式雷同

津冀高校圖書館中與超星公司合作應用的居多,缺乏創新和本館的特色。雖然超星移動圖書館包含的資源及功能比較豐富,但考慮到每個學校及其館內的實際情況不同,這種固定模式的合作勢必會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受商家技術、版權、費用等因素的制約,三個地區高校館對本館自建資源以及特藏資源的移動服務還比較弱,且對已購買數據庫自帶的APP數字資源檢索鮮有涉及。北京地區部分高校雖支持對商業數據庫的資源檢索,但必須在校園IP范圍內方可移動閱讀全文,這對校外移動獲取全文還存在一定局限性。

2. 4 個性化服務不足

京津冀多數高校圖書館與移動校園的結合度不強,對位置服務、娛樂資訊服務等涉及較少。而國外圖書館在這方面做得較人性化、精細化。如牛津大學圖書館[2]提供校內建筑、城市設施、娛樂場所的位置定位及交通時刻信息;哈佛大學[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4]等圖書館增加體育賽事及相關動態報道,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關注賽事狀況。國外已開通的教職工名錄、課程信息、校園生活及娛樂信息等個性化的移動應用服務,值得京津冀地區高校圖書館借鑒和補充。

2. 5 缺乏總體規劃

京津冀三地之間缺乏對移動服務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規劃,并且無統一的信息服務標準和規范。移動服務中信息規范、用戶使用規范、信息管理章程等的欠缺,導致資金、技術、人員等配置不合理。對本館資源和服務情況考慮欠缺,照搬或直接移植其他圖書館的移動服務模式及內容,造成移動服務的重復開展、個別服務利用率低及資金投入不合理。而且對移動服務開展狀況缺少有效的評估手段和方法,移動服務內容及功能設置鮮有變化,難以適應年輕讀者求知、求新、求變的使用習慣。

3 京津冀一體化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協同發展策略

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立足于各自優勢,取長補短,樹立資源共建、知識共享的理念,探討和創新移動服務的方式方法。

3. 1 建立移動圖書館聯盟,制定總體發展規劃

云服務和聯盟化是提升移動圖書館服務穩定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證[5]。京津冀高校圖書館之間應積極打破地域壁壘,探索移動服務合作策略,建立移動圖書館聯盟,制定移動服務總體發展規劃。通過聯盟合作可實現移動資源和服務的集中模式,節約成員館在移動資源和技術上的投入,實現移動服務的最大成效。聯盟可定期組織成員館開展移動服務經驗交流會議,評估移動聯盟效率效益,探索移動服務的新模式和新應用。

3. 2 增加移動檢索資源,推進深層次移動服務

移動閱讀是移動服務的核心內容,數字資源建設是移動服務的基礎。除了法定合理使用及合法授權的數字資源外,圖書館還應創新資源獲取方法,多種途徑解決知識產權問題,加強網絡資源整合,重視區域、行業、專業特色文獻的挖掘整理和數字化工作。如提供商業電子資源APP應用,開通電子期刊、開放期刊及熱點文章資訊的導航、檢索等。

當今,高校師生的移動學習需求多偏重于精準的、聚合的信息源,移動圖書館應有效地與移動學習相結合。尤其是把用戶切實需要的信息素養教育和深度參考咨詢服務嵌入到教學、科研環境中,如把Pad、Note等移動學習終端及電紙書借閱服務引入課堂教學,在移動環境下對學習過程提供資源服務與指導幫助。

利用圖書館自身的館藏資源與咨詢服務優勢,進行科研信息及服務聚合的深層次嵌入。在定向信息跟蹤服務中增加學科簡訊、推送信息檢索培訓、定題跟蹤、課題咨詢等。搭建互動交流、在線探討學術平臺,拓寬用戶群范圍,為讀者提供學術交流論壇,促進移動閱讀服務高效地服務于科研人員。

3. 3 提高平臺個性化功能,拓展用戶服務體驗

移動圖書館既需區域聯盟合作,也應根據本館實際情況開展特色服務。首先在技術層面上,應著實提高圖書館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為移動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再者,在移動服務內容和平臺功能上不斷創新,如開發集成圖書館門戶網站的移動版內容應用,將移動服務與智能終端緊密結合增加位置服務,普及資源薦購、掃碼續借、研修間/自習室座位預約等移動應用。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還應積極與第三方商家合作,根據本校用戶實際需求開發相應APP,并添加到移動圖書館系統;注重移動服務系統的顯示模式更換、個性化閱讀體驗調整等功能設置,不斷改進和提升用戶體驗。

3. 4 兼顧生活娛樂粘性信息需求,彰顯移動服務魅力

國外高校圖書館兼顧讀者校園生活及娛樂信息的獲取,國內圖書館也應以讀者為本,開通校園地圖、交通、餐飲及天氣等本地化信息的快速查找渠道。圖書館還應積極迎合讀者的娛樂喜好和興趣,增加體育、影視等相關資訊內容,引導用戶逐步由商業搜索引擎轉到圖書館門戶網站,進而有效地增加用戶利用圖書館信息的粘性。

3. 5 重視移動服務宣傳推廣,提高讀者知曉度

京津冀三地高校館還應進一步地加強移動服務的宣傳力度。首先各高校圖書館應該做好門戶網站的宣傳,將移動圖書館設置為一級類目標識,添加浮動圖標明示讀者,增加用戶獲取的便捷性。再者,利用微信等社交應用軟件擴大移動服務的宣傳范圍,增加宣傳力度。此外,輔以用戶培訓工作、“移動搜索達人”競賽、長期跟蹤用戶調研等形式的活動,提升用戶參與度及體驗感。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時空壁壘,為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信息平等獲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京津冀多數高校的移動服務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存在良莠不齊的現狀,與國外成熟的移動服務差距尚遠。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京津冀地區高校圖書館應以此為契機,抓住戰略機遇期,逐步推進三個地區的移動服務的銜接與融合,最終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聶華,朱本軍.北京大學圖書館移動服務的探索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3(4).

2牛津大學圖書館[EB/OL].[2015-05-04]. http://m.ox.ac.uk/?preview=true/.

3哈佛大學圖書館[EB/OL].[2015-05-06]. http://m.harvard.edu/libraries/.

4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EB/OL].[2015 -05-10]. http://m.ucla.edu/.

5魏群義,等.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現狀調查——以國家圖書館和省級公共圖書館為對象[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3).

(韓玉巧 王代禮館員 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楊芹 副研究館員 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the Mobile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Han Yuqiao Wang Daili Yang Qin

Abstract: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bile services of 141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the paper deeply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services of 28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mobile libraries. Due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mobile services in three regional libraries,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mobile servic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dapt to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 These proposals are establishing mobile library federation, increasing mobile retrievable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personalized function experience,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sticky in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of the library mobile services. 4 figs. 2 tabs. 5 refs.

Keywords: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University Library;Mobile Services

收稿日期:2015-08-04

猜你喜歡
京津冀一體化高校圖書館
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司法合作問題研究
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財政支出情況分析
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財政支出情況分析
評劇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協調發展視域下的音樂生態環境現狀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