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2016-03-22 15:26付麗
學周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語言美

付麗

摘 要: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也是一種審美教育。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育因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語言上受到美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形成健康、積極、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審美素養。

關鍵詞:語言美;結構美;形象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02

美育在語文教育中占有基礎地位,而良好的審美教育能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及對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白⒅卣Z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也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下面筆者就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引導學生領會語言美

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應從形式、色彩內涵、音韻幾方面入手。教師通過分析文章,讓學生體會到文章語言形式的工麗、整齊、色彩的明麗、歡快;內涵的深邃、含蓄;音韻的和諧和節奏感。如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首詩色彩鮮明,出現了綠水青山、白礬、紅日等直覺形象,并且把自然景色和人的感受連接為一體,意境深遠。詩人乘坐孤帆在碧水東流兩岸青山的長江之流逆水而上,突出了自然力量。這首詩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引領我們進入了那種在風浪中艱險搏斗的情景之中。

二、啟發學生體會結構美

結構是指文章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文章的結構多種多樣,有的用順敘;有的用倒敘;有的用插敘;有的平中見奇;有的自然流暢;有的如神龍見尾不見首;有的如金線串珠。教師在評析文章時,要根據不同的文體和學生的知識情況,做相應的處理。如莫泊桑的小說《項鏈》,作者在敘述了馬蒂爾德借項鏈、等項鏈、還項鏈之后,結尾讓佛萊斯節夫人說出這副項鏈原來是一假的鉆石項鏈,而且戛然而停筆,讓讀者回味無窮,教師在講授課文時,要能恰到好處地指出這點,再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玩味這種平中見奇,戛然而止的結構美。再如,聞一多的詩歌《洗衣歌》,形式整齊新穎,富有建筑美,教師在講析時,就要向學生作具體的分析。而當我們欣賞朱自清《春》的時候,我們的感知是多么鮮明、生動:“一切都想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萬物蘇醒的情態,“水漲起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這里不僅有感知,并且有聯想,山上積雪融化了,嫩草長出了,滿山顯得清朗,滋潤,高山冰雪融化,紅太陽多么暖人心??!那像火、像霞、像雪的花不僅色美,而且味甜,視覺味覺相溝通,“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由感知聯想到豐收的喜悅,接著有描寫“春風、鳥兒、牧童的短笛”。這里幾乎調動了人的全部審美感知,觸覺的溫柔、嗅覺的芬芳,視覺的絢麗、聽覺的婉轉、嘹亮。感覺鮮明、生動、聯想豐富,鼓舞人們蓬勃向上,發奮努力,歌頌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溶進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再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文章的基調是低沉的,表達了作者厭惡現實,希望得到寧靜生活的愿望,教師在分析這篇散文主題的時候,就要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本文寫于1927年7月,作者正在北京清華大學任教,當時是一個腥風血雨的年代,國賊蔣介石叛變革命,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慘遭屠殺,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作者同那些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一樣,感到空氣沉悶,黑暗濃重,心中貯滿著憤怒。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以抒發心中的憤懣。作者厭惡的是當時污濁的社會現實,希望得到的是理想幸福的社會生活。通過分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舊社會的黑暗,增強對新社會的熱愛,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善惡。

三、引領學生認識形象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這樣說過:“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著統治地位?!彼脑⒅骷业拿缹W理想。能過形象的分析,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作品表現出的美,更高一層地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形象包括人物和作品里描繪的生活圖畫部分。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教師通過對人物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分析,抓住人物性格發展的脈絡及其社會意義,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首先,教師要能進入角色,讓學生借助視覺、聽覺等感知器官使作品中的人物在頭腦里“活”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形象的感染,產生進取的力量。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馬玉祥:“他長著一副微黑透紅的臉膛,高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紅高粱?!蹦谴緲憧蓯鄣男蜗?;他“踹開門、撲了進去”奮不顧身救朝鮮小孩的動作,足以表現志愿戰士外貌美和心靈美,指導學生分析,再現形象,使學生看到志愿軍戰士的高大身影,領略到志愿軍戰士高尚的情懷,使學生更愛我們的戰士,激發他們向英雄學習。在分析社會生活圖景時,教師要能充分掌握圖景所表達的深刻的社會內涵。如楊朔的散文《荔枝蜜》中為讀者描繪的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蜜蜂在辛勤地釀蜜,勞動人民在田里辛勤地勞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建立一個空間圖景,讓學生領會到農民耕作的勤勞辛苦,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使他們能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辜負人們對自己的希望。

美和丑都是辯證地存在著,美好的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進取的力量。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去認識丑惡,分析丑惡。如《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這個形象,很丑,而且可憎、可笑,教師在分析這個形象時,就要指導學生認識形象,理解到作者對假、丑、惡的揭露就是對真、善、美的肯定,提高鑒別真假、善、惡、美、丑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塑造美的心靈。再如《賣鵝妮》中塑造了具卑微、粗俗、奸猾、為己謀利的中年婦女的形象,她靈魂丑惡,形象丑陋。作者對她的揭露、諷刺,是對文章中主人公的善良、淳樸的性格的肯定,通過對她的分析,使學生能從對丑的否定中,得到對美的肯定。

我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沒有與美育無關的”。因此,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去發掘美的因素,用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培養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年輕一代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參考文獻:

[1] 陸曉紅.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2(6).

[2] 王文娟;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湖南教育,2002(10).

Abstract:Chinese education is not only knowledge education but also aesthetic education.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ully excavate the aesthetic factors of the articles,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o make students be infected by the beauty in language, be educated by the beauty in thoughts and be edified by the beauty in emotion, forming a healthy, positive and noble sentiment and good aesthetic quality.

Key words:the beauty of language; the beauty of structure; the beauty of image

[ 責任編輯 張景賢 ]

猜你喜歡
語言美
淺談文學翻譯之語言美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化學課堂教學語言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