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初中語文教學預案的“彈性”設計

2016-03-22 19:06申玉珍
學周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探究學習彈性教學活動

申玉珍

摘 要:“彈性”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種新的教學策略,筆者試圖從設計彈性的板塊式預案、設計富有彈性的教學問題、運用富有彈性的教學活動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并做實踐研究。

關鍵詞:彈性預案;探究學習;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23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78

語文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語文課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固定化“劇本”:新課導入——整體感 知——精讀、品讀——拓展延伸——作業布置。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雖有感知,答案卻是唯一;雖有品讀,教師卻代而品之;雖有拓展,卻不著邊際;雖有作業,很多學生卻敬而遠之,毫無趣味可言。教學預案的彈性設置,就是要避免這種新的僵化模式的產生,真正做到“教無定法”“學無定規”。這就強調教學預案的過程設計必須更加靈活,要在服從大的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靈活開展各種富有“彈性”教學活動。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設計彈性的板塊式預案

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往往可設計成若干教學板塊。這里的“教學板塊”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地接觸、探究文本,對某個問題情境進行學習研究、感悟體驗的過程,是比較集中而相對獨立的具體教學環節。這些板塊在預設時要有相當的靈動性,要充分考慮到課堂生成時師生活動的多樣性,教學環境的復雜性,能根據教學過程的實際進展及時反饋、調整教學設計,學生體驗到哪兒就先學哪兒,學生最喜歡學哪兒就學哪兒,以保障主體地位的更好落實,促進教學過程的現場生成。所以在預設時不但要考慮到若干板塊在課堂中有序生成的可能,更要考慮到它們無序生成的可能,要具有根據學情適時變化的靈動的預設彈性。

如教學《孤獨之旅》,文章的環境描寫非常典型,可以說環境就是杜小康成長的催化劑。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做這樣的設計:

師:文中有哪些環境描寫,分別起什么作用?

A:鴨群是杜小康的伙伴,可以說是暗示了杜小康的成長。(板書:鴨群)

學生交流(鴨子變化的過程:無家的飄游者——長成真正的鴨,對杜小康的孤獨起烘托作用,鴨子的成長也寓意著杜小康的成長)。

B:蘆葦蕩是杜小康的生活環境。(板書:蘆葦蕩)

學生交流(蘆葦蕩:壓抑——開闊,蘆葦見證了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

C:暴風雨是杜小康成長的轉折點。(板書:暴風雨)

學生交流(暴風雨成了杜小康成長的催生力量。面對蘆葦蕩中極其可怕的暴風雨,杜小康在暴風雨中搏斗,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

上述設計就是一種板塊式預案。它以一個關鍵問題導入,分成“鴨群”“蘆葦蕩”“暴風雨”三個板塊展開學習,而學生學習的先后順序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生成情況進行調控?!鞍鍓K”是可移動的,板塊式教學方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進程中也是可以調整的。如果學生課前已經對課文比較熟悉,“整體感知”這個環節就可以去掉,如在新課展開之后,發現學生對課文還不夠熟悉,可以再讀?!案形蝮w驗這一環節”可以在上新課之前安排,也可以在鞏固練習之后完成,還可以在課中進行。

二、設計富有彈性的教學問題

(一)設計體現探究學習的問題

由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轉變為探究的學習方式,無疑是一場極為深刻的變革。所謂“探究”的教學方式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索研究方式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探究必須形成問題情境,所以教師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應當在尊重學生質疑、求疑的基礎上,組織、幫助學生抓住主要問題,放手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自主感受語言文字,在文本中去探尋答案。

(二)設計體現自主交流的問題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交流活動中,教師以只言片語,或點擊要旨,或啟發補充,或撥疑解難,能使師生之間的對話成為心靈交流。然而這也是教學設計難以企及的細節,教師只能以“假設”來猜度學生可能交流的要點,而如何對話、引導則全憑臨場的靈活應變。

例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里說道,羅布泊的悲劇還在全國的其他地方上演,為了有效制止一個個生態災難,請你給總理提個建議。

《談生命》中冰心說: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像一棵小樹。你覺得生命像什么呢?

上述幾個設計全憑學生各自的感受來進行交流。這樣的預設從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出發,為學生的思維拓展了多元的發展空間,精彩是可想而知的。新課程中的語文課堂,應該完全摒棄那種“對不對”“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問題設計?!皬椥浴眴栴}設計,應注重引導學生感悟文章語言和思想內容,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

三、多運用富有彈性的教學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里所說的語文實踐也就是語文活動,而語文活動是學生汲取知識的平臺,是培養思維能力,獲得終身發展能力的場所,是課堂師生情感互動的橋梁。

朗讀、復述、背誦、討論等教學活動就是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活動,也是最富有彈性的活動。例如朗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本烷喿x教學而言,無論什么文章,朗讀都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朗讀手段:范讀、自由讀、齊讀、指名讀、默讀、誦讀……指導學生在讀中領會作品的思想內涵,在讀中進行語感訓練,在讀中領會作家的感情,在讀中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

如《記承天寺夜游》,教師用“讀”貫穿了整堂課的教學。開始學生自讀,對著文章的注解初步理解課文,教師對關鍵詞做出補充,幫助學生理解。第二步,教師范讀,通過對每個句子的朗讀把握,討論作者的情感流動。第三步,自由朗讀,教師對蘇軾寫作背景的補充介紹,討論蘇軾的人生觀。第四步,讀背課文,延伸到蘇軾的三首詩:貶官杭州: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比好湖山;貶官黃州: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由此,學生對蘇軾的人生態度理解得更為深刻:逆境的時候不要消沉,要笑對人生。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氣氛活躍,既陶醉于承天寺庭院的淡淡的月色之中,也折服于蘇軾的豁達樂觀的思想境界,可以說是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 王榮生.從“三個維度”把握語文課程與教學目標[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2] 陳斌,何世英.試論當代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1).

[3] 李海峰.試以新課程理念研究魏書生語文教學思想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3.

Abstract:“Elastic” teaching is a new teaching strategy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article, the writer tries to have a research on elastic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three prospective that are how to design elastic section plan, how to design elastic teaching questions, how to use elastic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elastic teaching plan; inquiry lear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 責任編輯 金 東 ]

猜你喜歡
探究學習彈性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為什么橡膠有彈性?
為什么橡膠有彈性?
注重低頻的細節與彈性 KEF KF92
彈性夾箍折彎模的改進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淺析小學數學悅趣化探究學習的策略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