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桐令

2016-03-23 03:28洪放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16年3期
關鍵詞:青桐制琴桐樹

青桐立在月光里,那是一種美好的形象。在高崗上,它令人喜歡,讓人懷想。在鄉村的植物中,青桐是最與人心相通的,也最與質樸的黃土和素簡的生活相通。

其實,青桐是鄉村最為稀少的樹之一。我很少看到鄉村里有成群的青桐。大多是一棵,突兀地站在村頭。多的時候,也無非兩三棵。這種獨立的樹,或許正應該獨立著。它在月光里,高大挺拔,莞爾修正。月光清亮,青桐清凈,月光和青桐的身影交織著,就很能讓人想起鄉村上那些一直留著的靈魂了——他們也大都在鄉村的月光里立著,矚望著鄉村。

我一直想:青桐是被露水澆灌的。它在春天長出寬大的葉片。露水在朝陽之中,從葉片的中間向邊緣滑落。而到了秋天,它的葉子開始飄散,那些露水,從青桐的樹尖,從青桐的皮膚上,一點點地滲透進去。設若沒有露水,世上是難得有如此清潔的樹的。它清潔得讓人只可在月光里遠遠地看它,遠遠地,有如神明。

鄉村上所稱“桐”的樹有多種。世人常說的那種鳳凰止于其上的,就是青桐。古往今來,不少人為青桐寫過詩詞。比如“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這真是好詩,李商隱總讓人動情。溫庭筠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如此,青桐還寄托著相思與離愁了。我喜歡武俠小說,少年時期讀《書劍恩仇錄》,“霍青桐”這名字真的好,有種遺世獨立的美。就喜歡這個馳騁在大漠里的女子,既為她的驚世駭俗而震懾,也為她的深情大義而折服,恰像青桐樹,要么,在挺拔中撐出一傘青翠,要么,只向著月光獨立著光凈的樹干。

真正的桐,就是青桐。獨立著,如有靈魂般的孤傲;又常以不蔓不枝的形象示人,因此便如劍一般,常被藏于自然的篋中。即使有花,也是細碎而深秀的;即使有果,也是高遠而內斂的。青桐既成了鄉村上那些讀書人的觀照,又是普通的農家子弟的念想。青桐在月光里,在秋雨里,在夕陽里,在吹吹打打的唱詩聲里,都是不卑不亢,都是直指蒼天,了然生死。

青桐的實用之處至今想來也無非三樣:古人用來制琴,制上好之琴——那一定有種幽靜之況味。第二種用處是皮可用來制繩。將新鮮的青桐皮置于水中,浸泡半月,撈起,晾干,便形成極有韌性的粗纖維。以之制繩,拉力大,且經久不折,為人所喜歡。第三種用處便是它的籽實,可炒食,也可榨油。只是現在,鄉村上的青桐也少了。制琴已成絕唱,制繩亦已不必,炒食桐子更已遙遠。

我第一次知道青桐,便是老家村頭高崗上那樹在月光里的模樣,獨立著。我喜歡青桐光潔的皮膚,喜歡從它的葉片上滑落的露水。后來,又開始喜歡它在月光里的清寂。而我所移居的日益繁華的城市里,有一日突然長出大片的青桐來。我反復地看了幾次,覺得與鄉村上的青桐有異。至于異在什么地方,也說不出來。既然說不出來,便不覺得它是青桐,只是景觀樹罷了。我喜歡的青桐,它高大挺拔,獨立莞爾;它清凈清幽,如琴如夢;它孤寂嶙峋,如骨如靈;它聚集著我鄉村上祖先們的矚望,永遠在月光里,傾聽……

(選自2014年12月15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鑒賞空間

何為“令”?詞之短小者曰令。上述散文是一曲青桐的頌歌,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繪青桐、贊青桐,相當于為青桐譜寫了一首詞(小令)。我們可以將其與茅盾的《白楊禮贊》作比較閱讀:《青桐令》中的青桐高大挺拔,獨立莞爾,清凈清幽,孤寂嶙峋,高遠內斂,有實用價值;《白楊禮贊》中的白楊則力爭上游、堅強不屈(不折不撓)。上文作者洪放借寫鄉村青桐樹,贊美了“鄉村上那些一直留著的靈魂”;而茅盾則借寫白楊樹贊美了北方軍民,歌頌了他們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細細品讀,你一定會加深對“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讀有所思]

文中多次寫到月光,有什么意圖?請分點探究作者如此寫的原因。

猜你喜歡
青桐制琴桐樹
鳳眼青桐
我愛青桐樹
收藏百年歐洲制琴工具 填補制琴文化研究空白
桐樹
法桐樹下的男生
聽懂木頭的聲音
青桐令
★《白楊禮贊》拓展閱讀——青桐令
論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藝術的發展
在青桐匯,感受創業的心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