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國有股份制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研究

2016-03-24 19:41邵榆婷
2016年4期
關鍵詞:建設銀行swot分析法

作者簡介:邵榆婷(1992.06-),女,漢族,四川瀘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體系改革的深化,我國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國有股份制銀行由資金提供型銀行向國民財富管理型銀行轉型的進程明顯加快。本文以國有股份制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為例,運用SWOT分析方法,從建設銀行面臨的外部環境分析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面臨的內部環境分析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優勢與劣勢,并以此為提出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措施。

關鍵詞:國有股份制銀行;建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SWOT分析法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體系改革的深化,大批互聯網金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同時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外資在華金融機構飛速發展,為銀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國有股份制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國有股份制銀行再也不能“高枕無憂”,單純地利用存貸利率差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了。國有股份制銀行如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改革。對于銀行業特別是國有股份制銀行而言,改革已是勢在必行了。國有股份制銀行不能只扮演資金提供型銀行的角色,而是應向國民財富管理型銀行轉型,大力發展銀行零售業務,特別是針對高端客戶制定財富管理規劃,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財富管理是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客戶財務狀況,對客戶的資產、負債、流動性進行規劃,通過向客戶提供各種金融工具以及投資組合等金融服務,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從而幫助客戶實現降低風險、財富保值增值的目的。財富管理具體包括:保險計劃、投資組合的管理、子女教育及退休計劃、債務管理、現金管理和遺產安排等。

財富管理業務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以美國為例。1998年至2004年,美國的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每年的平均利潤都高達35%,年平均贏利增長12%~15%,遠遠優于一般的銀行中間業務??梢?,財富管理業務蘊含著巨大的利潤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值得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挖掘。

二、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SWOT分析

(一)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外部機遇

1、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地增長,中國社會財富總量以及中國人均財富不斷提高。從我國社會總財富來看,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6868億元。2010年~201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到13.02%,可見,我國社會財富不僅總量大,而且增速也大。從我國居民的財富積累來看,2014年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0167.12元,同比增長10.1%。2014年末中國個人總體可投資資產達到112萬億人民幣,相較201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6%。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為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提供了可能。

2、我國高凈值人群的增加,社會財富日益集中

2014年末,我國高凈值人群規模突破100萬人,相比2012年增長了33萬人,而相較2010年年底翻番。

據招商銀行和貝恩管理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預計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26萬人,同比增長22%;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到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同時,報告指出,受訪高凈值人士的財富管理業務滲透率從2009年的不足30%上升到2015年的65%,表明高凈值人士已習慣于將大部分財富交給專業財富管理機構打理。充足的客戶資源以及巨大的財富管理需求,為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提供了機遇。

3、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財富管理是通過提供各種金融工具和投資組合以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因此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需要借助各種金融工具與投資組合。近年來,我國金融創新層出不窮。2010年年12月21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超短期融資券。2015年2月9日,我國首次推出上證50ETF股票期權,增加我國股市的流動性和交易量。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提供了工具。

(二)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外部挑戰

1、利率市場化

目前,我國大部分市場利率已放開,僅對貸款利率實行了下限管理,對存款利率實行了上限管理(自2015年8月26日,已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利率市場化不僅意味著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將面臨逆向選擇、重新定價、儲蓄減少、債券資產縮水等諸多挑戰,而且還終結了國有股份制銀行只是一味利用利率差賺取利潤的局面。由于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打破了商業銀行受到政策庇護的局面,大量非銀行機構和企業能夠更為公平地與銀行進行競爭,吸納資金,從而導致金融市場競爭激烈。

2、金融脫媒現象越演越烈

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商業銀行的“高門檻”貸款,迫使大量企業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或者股票籌集資金,資金供需繞開商業銀行體系,引起商業銀行存貸款的減少,削弱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作用。2013年6月,銀行體系出現了一次空前的“錢荒”事件,銀行體系資金面呈現高度緊張,連日資金利率不斷創下新高,引發了銀行體系的動蕩。其中,金融脫媒雖然不是造成“錢荒”的主要原因,但是卻是加劇銀行“錢荒”的重要因素。

3、資本約束加強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2013年1月1日起,在正常時期,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11.5%和10.5%。資本約束的加強,打破了商業銀行利用信貸的擴張搶占市場份額的經營模式,迫使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對金融服務業務進行創新,但這卻是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薄弱點。

(三)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內部優勢

1、覆蓋范圍廣

建設銀行的網點遍布全國各個城市、農村地區,以及擁有21家海外一級分支機構。截止2015年8月,建設銀行在全國各地擁有13000個營業網點。在擁有眾多營業網點的基礎上,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可以讓建設銀行了解地區高凈值客戶,從而抓住地區商機,吸引更多的客戶,建立與高凈值客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2、高凈值客戶資源豐富

目前,建設銀行的私人銀行門檻為600萬人民幣左右。建設銀行作為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私營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高凈值存款儲戶眾多。

3、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

建設銀行設置有專業的財富管理中心,已建成一百余多家財富管理中心,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同時,財富管理中心配備了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專業性強、理財經驗豐富的財富管理團隊,團隊成員均通過了AFP、CFP等專業理財資格認證,并取得了各種相關金融從業資格。

4、較強的財富管理能力

建行擁有較強的財富管理能力,先后榮獲“最佳銀行財富管理中心”、“最佳財富管理銀行”和“最佳現金品牌獎”等榮譽。

(四)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內部劣勢

1、觀念保守,墨守成規

1994年,按照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財政職能和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轉交給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從功能轉換上向商業銀行進行轉化。雖然,建設銀行早已成為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但由于國有控股,為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仍然受到國家體制的影響,觀念保守,甚至有些墨守成規,從而對財富管理需求和發展趨勢認識不足,改革步伐緩慢,從而限制了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2、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財富管理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為導向的。在金融市場飛速發展和金融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客戶不再滿足于購買一般的理財產品和服務。而是亟需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定制化理財產品,為他們提供退休養老計劃、財產傳承、信托、保險、法律、稅務等方面的專屬服務,為他們的財富進行專戶管理,而建設銀行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3、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限制

我國實行金融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體制,這就意味著商業銀行只能從事銀行及其相關的業務進行經營,這大大降低了銀行經營的靈活性。而高凈值客戶又不只是滿足于購買一般的理財產品,他們也有涉及保險、證券、信托等需求,從而使銀行的經營受到限制。

三、建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措施

(一)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行差別化服務

財富管理的本質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從而為客戶提供財務規劃進行財富管理。因此,需要明確市場定位,尋找目標客戶,了解客戶需求,進行市場細分,推行差別化服務。市場細分是根據影響市場上顧客的欲望、習慣、行為等因素,將市場細分為若干個子市場,其中任何一個子市場由相似需求的客戶群組成。建設銀行因考慮自身所處的市場環境、競爭對手的情況、市場發展前景、市場經營策略等,再結合自身經營實力和發展戰略細分財務管理業務的市場,建立客戶信息數據庫、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識別和分析,有針對性地對客戶進行專屬化產品,推行差別化服務。

(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是銀行的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產,也是財富管理的旗幟。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建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客戶的認知度,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并保持優勢地位。而建設銀行的品牌戰略不單單只是進行單方面的市場宣傳,更需要將良好的品牌形象滲透于銀行經營發展中,增強客戶的品牌認知度,留住客戶并且吸引更多的客戶。

(三)提高產品創新能力

產品創新的前提是了解客戶的理財目標,按照客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金融產品,特別是要發展關聯性大、綜合服務能力強、附加值高的顧問、理財和代理等產品,提高綜合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既要開發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又要研發差別化的金融產品,從而使建設銀行的財務管理業務涉及金融服務范圍廣,又使建設銀行提供的財務管理業務區別于同業競爭者,這樣才能使建設銀行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并且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

(四)提升服務,注重人才的培養

Greenwish Associates和Cap Gemini Emst&Young研究發現,富裕人士變更銀行服務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不滿銀行的服務水平,而不是銀行的服務收費。而這些服務具體包括:豐富的金融投資經驗、量身打造的金融產品、退休與養老計劃、財產傳承、信托、保險、法律、稅務等方面的專屬服務。目前,市場上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個性化色彩,無法滿足高凈值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因此,建設銀行應該建立龐大的高凈值客戶資料數據庫,識別并分析客戶的需求,為高凈值客戶提高個性化金融產品,推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

古語有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可見,人才的培養尤其重要。財富管理業務是一項技術含量高的知識密集型服務,需要大量知識面廣、投資經驗豐富、技術操作能力強、社會責任心強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建設銀行應該樹立人才培養觀念,注重培養從事財富管理業務員工的金融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操作能力,加強營銷技能的培訓,堅守對客戶的忠誠的專業團隊。

(五)加強風險管理

由于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風險的控制與管理。建設銀行應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制定風險預警機制,協調前、中、后臺處理機制,共享信息資源。

對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質量狀況、財富管理業務部門執行風險管理規章制度的情況、風險管理窗口履行職責情況等進行定期檢查和后續評價,建立健全風險內控機制,從而為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利用自身覆蓋范圍廣的優勢,整合業務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由于歷史、政策、經濟、風俗習慣等因素,人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差異較大。而建設銀行的營業網點眾多,覆蓋范圍廣泛,可以接觸不同地區的客戶,以便了解客戶地區化的差異財富管理需求,從而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因此,建設銀行可以發揮自身覆蓋范圍廣的優勢,整合業務資源,為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提供保障。(作者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田彬.農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探析[J].現代金融,2010(31):56-57.

[2]顧生.新形勢下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若干戰略思考[J].新金融,2008(11):46-49.

[3]曹彤.財富管理: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戰略選擇[J].財經問題研究,2009(5):63-67.

[4]張云峰.我國銀行業的明日之花—財富管理[J].銀行家,2005(11):50-53.

[5]王蘇民,高歌,田彬.財富管理:中國商業銀行轉型的戰略選擇—兼論我國商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SWOT分析[J].金融縱橫,2010(1):29-32.

[6]鐘志定,彭露.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2):359.

[7]顏紅,蔡紅兵.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研究[J].金融論壇,2014(4):60-65.

[8]朱瑞珂.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競爭力因素分析[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9(5):23-27.

猜你喜歡
建設銀行swot分析法
KPI績效核算考評在建設銀行基層銀行部門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