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OP.10 No.2 第一樂章

2016-03-25 16:18宋康妮
戲劇之家 2016年4期
關鍵詞:曲式結構個性特征

宋康妮

【摘 要】1798 年貝多芬寫了首鋼琴奏鳴曲,獻給安娜·瑪格麗特·馮·布朗伯爵夫人,這首三樂章的奏鳴曲內容清晰,戲劇性因素較少,但卻擁有輕快跳躍的風格,精煉短促,給人感覺明亮、簡潔,并具有諧謔的情緒。本文對這首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貝多芬奏鳴曲;曲式結構;個性特征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076-01

一、呈示部(1-66小節)

呈示部主部(1-22)是一個12小節的樂句,調性建立在F大調上,主部主題是激動不安的對比性主題,材料有兩種:三連音及和弦。第一個和弦是一個弱起小節,它與后面的和弦緊密相連,一提一落、一問一答,三連音節奏的部分好像對前面的疑問做出解答。主部的結構是收攏性結構,在主調(F大調)上以完滿終止結束。連接部(13-18)較短小,是6小節的樂句,連接部是主副部之間的橋梁,既要對主部主題風格加強,也要為副部調性、風格做準備。所以連接部在開始使用了主部主題材料,由F大調進入,接著轉到a小調,最后在C大調上,為副部的出現做了調性的準備。副部(19-55):副部在屬調(C大調)上開始,是一個擴展的樂段,在規模上相當于主部的兩倍之多。左手是半分解十六分音符做背景,右手和弦與八度音相結合的旋律進行。與主部不同,副部的主題曲調優美,柔和的音樂既像歌唱家帶有磁性的嗓音,也像小提琴緩緩拉動琴弦時聲音的悠長連綿,和旋由淺入深,由弱到強,美妙動聽。在這里也體現出了貝多芬的動力性思維,但是在副部的抒情性中也加入了一些主部激動不安的性格,如在第30小節處逐漸的開始作品的流動性,伴隨著右手飽滿的旋律進行,左手分解和聲以16分音符的跑動作為旋律的填充,使樂句流動起來,織體發生改變,形成了三層織體形態,進一步增加了藝術表現力,在這里也體現出了貝多芬的動力性思維。接下里啊右手是32分音符的三連音,力度在ff過后忽然到了pp,樂曲的節奏讓仍然以雙手交替彈奏為主,從微弱的聲音開始,一點一點表現出樂句部分熱情程度的增加,起初是膽怯的,猶豫不決的,謹慎的,隨著樂曲進行,聲音的強度增加,一切矛盾都已解決,所有樂句都是明亮的。結束在C大調上。結束部(56-66):結束部在這里使用C大調,起到了對副部材料的加固和調性的肯定作用,左手以快速均勻帶有顆粒的三連音作為伴奏,而右手蜻蜓點水般的以跳音的形式把旋律彈奏出來,顯得輕巧,連貫,最后以ff的力度在C大調完滿終止。在呈示部,力度變化頻繁,形成一種動蕩不安的感覺,還有八度的運用,這些都是貝多芬的創作的特點。

二、展開部(67-136)

展開部在一開始展開了處于次要地位的結束部的材料,使得展開部與呈示部聯系更加緊密,調性為:d-g-降B。轉調上出現了三度關系的由小調到大調的色彩性轉調,頻繁大幅度力度變化增強了音樂的緊張度和色彩感。展開部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67-76),d小調,這一部分是展開了結束部中的八度材料,第69-72小節開始左手單音與右手回旋音型進行交替,表達出生機勃勃的氛圍,體現了貝多芬創作中的趣味性。接著旋律聲部從右手移到左手,音高上發生變化,力度由弱漸強,三個柱式和弦結束。第二部分(77-94)這部分織體發生明顯變化,調性為d-g,右手變成分解八度,與左手交替進行,力度變化較頻繁,旋律變得明朗,寬廣。第三部分(95-117)織體與展開部第一部分相似,活潑,自然,降B大調,前八個小節,旋律聲部從右手移到左手,從103小節開始,左手變為八分音符彈奏,強弱交替頻繁,115-117小節逐漸弱下來,進入再現準備句。前三部分音型始終以左右手交替彈奏為主,如行云流水般的節奏,快速緊湊再現準備句(118-136):含假再現的再現準備句,和聲逐漸回到了主調屬方向D大調上,是再現準備角色,為真再現在材料上和調性上做了充分的準備,左手118小節出現主調外調性D大調上的主部材料,但是調式不穩定,調性逐漸回歸到F大調上,為真正再現部埋下伏筆。

三、再現部(137-202)

調性統一在F大調上,由于在展開部中的假再現已經預示了主部開頭的材料,所以在再現部中主部的再現有所緊縮。省略連接部,因為連接部連接主部和副部時也要使用主部的材料,為避免重復同樣材料,所以省略連接部,主部再現之后直接進入副部再現(145-187),F大調,結構上做了擴充,材料,織體上與呈示部一致。結束部(188-202)F大調,結構上在前面結束部的基礎上增加兩個小節,擴大了主題的重現,調式穩定,結束感明顯。

四、此曲中體現出的貝多芬的個性特征

此樂章輕巧、戲謔、詩意的情緒極濃,既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調性平穩的特征,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和聲、曲式結構的變化,以及他在早期創作中體現出來的自信、倔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個性特征。作品中強烈的對比也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的顯著特征之一,厚重的織體和八度運用是貝多芬創作手法的一種風格。貝多芬的鋼琴奏鳴不僅為鋼琴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可以說是鋼琴藝術史上的里程碑。

猜你喜歡
曲式結構個性特征
高職學生個性特征及職業能力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