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2016-03-28 13:03胡有貞
農產品加工 2016年5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胡有貞,關 波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

在“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胡有貞,*關波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當前我國食品消費的觀念已逐漸從注重溫飽向注重品質轉變,隨之而來的食源性疾病與食品污染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許多高校食品專業開設“食源性疾病流行學”課程,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能豐富的專業學生,為食品質量與安全的預防和監管提供保障。同時,根據“食源性疾病流行學”的課程特點,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上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食源性疾病是一個重要的世界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問題,掌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特征及發展趨勢是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基礎,“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正是以培養掌握學科前沿知識、能夠分辨和處理食源性疾病并采取相應防治措施的復合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開設的課程。

1“食源性疾病流行學”開設課程的意義

高校工科專業教育相對重視技術操作,忽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而食品科學專業本科生的道德修養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既要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探究精神,又要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授課過程中[1]。目前食源性疾病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第2位,并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食源性疾病流行學”課程的開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講述這門課時,應該增加關于食源性疾病的發展史和流行學的發展史,讓學生能夠追溯“食源性疾病流行學”的歷史,了解人們為了解決此類疾病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另外,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營養健康的認識和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還可以加入一些實時的食源性疾病相關案例,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加深他們肩負社會責任的使命感。

2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

“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是為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的綜合選修課,與食品科學基礎課程不同,該課的專業知識與生產實際聯系更為緊密,而實際問題大多比較復雜,綜合性很強,涉及的面很廣,如食品微生物、人體免疫學、流行學等,因此授課時應避免傳統的單一授課方式,而需要根據課程內容使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手段增強教學效果[2]。例如,在第1部分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講述過程中,應在微生物學的基礎上重點強調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機理,并選擇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事新聞,不但能加深學生對于食源性致病因子的理解,同時也很好的與現實問題相結合,突出課程的實用性特點;機體抗病策略部分給學生分別介紹人體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時,可以結合相關醫學動畫讓學生了解機體抵抗食源性致病因子過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第2部分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學詳細介紹國內外對食源性疾病的監控策略,最好通過現場演示登陸食源性疾病數據庫網站,實時操作,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對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最新進展,開拓學生的視野。

3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拓展教學內容

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食源性疾病流行學”需要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食品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講述新知識時應結合食品專業相關基礎課程進行推進式教學,指導學生將該課程中學到的內容與之前基礎課程相聯系,一邊回顧一邊升華。例如,在講到“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細菌”時,先讓學生根據食品微生物的知識將致病菌進行革蘭氏染色分類,再分別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產生的內、外毒素進行比較講解,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細菌細胞壁的成分對于其致病策略的影響。再如,講到食源性疾病的臨床癥狀,如嘔吐腹瀉、發熱、黃疸等,可以結合人體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產生的各種病癥作出合理的解釋。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新知識,更能幫助學生在復雜的科學問題面前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

4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優化課程內容

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強調教師自身的主導性,而忽視對學生獨立能力的熏陶。而該課是一門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專業選修課,應用性很強,在授課過程中有必要適時安排討論課,讓學生自己尋找相關素材,給他們提供獨立思考、展示成果的平臺。學生為達到教師提出的目標而主動參與,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活動產生和諧統一的效果。然而,不合適的討論題目或不恰當的組織方式不但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會極大浪費師生的時間和精力,事倍功半。因此,在安排討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討論題目的設置要與學生現有水平相適應,既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研究討論,同時也要有一定深度,便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提高;另外,盡量選取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食品問題,使學生用現有的食品知識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題的研究中。比如,講到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除了常見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致病因子以外,還有很多化學致病因子,讓學生結合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非法添加劑及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進行討論,不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讓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②組織討論前,讓學生自由組合,課下分工合作、課上匯總,并由一人發言,這樣不但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充足信心,能堅持、有序地開展下去。另外,對于此類授課內容相對靈活的課程,可以在結課前安排一次學生的討論總結,指導他們根據課上學到的內容歸納整理,從更高的視野縱向梳理知識框架,改善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習方式,也讓任課教師了解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和進度安排。

5 結語

在“食源性疾病流行學”授課過程中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訓練和引導學生掌握相關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讓學生有效地吸收課程相關內容、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較強的適應力與創造力,以便今后更好地投入到食品行業領域。

參考文獻:

[1]張向榮,李巍,曹家慶,等.對食品專業本科生的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J] .教法研究,2013(44):91-92.

[2]高永欣,富校軼,張嵐,等.食品質量與安全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01.

Sever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Food Borne Diseases Epidemiology

HU Youzhen,*GUAN Bo
(Food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food consumption of people have gradually shifted from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quality,and the food borne diseases and food pollutio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course of Food Borne Diseases Epidemiology is offered in food science specialty of many colleges,and the aim i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skilled professional students,so as to provide prot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Food Borne Diseases Epidemiology,this paper makes some suggestios about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Key words:Food Borne Diseases Epidemiology;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通訊作者:關波(1984—),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食品生物技術。

作者簡介:胡有貞(1983—),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食品安全與檢測。

收稿日期:2016- 01- 22

文章編號:1671- 9646(2016)03a- 0080- 02

中圖分類號:R155.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693/j.cnki.1671- 9646(X).2016.03.023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線性代數課程學—研—用教學內容及模式探索
實用型中醫人才培養中慕課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精心設計教案 重構教學內容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