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政府職能方面的角色定位及理論思考

2016-03-28 10:04張占毫
2016年5期
關鍵詞:政府職能轉變

張占毫

摘要:新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進步,使得國家對政府職能有了新的認識,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要求,政府需要轉變其職能來迎合社會的需要,文章通過對新時期政府職能方面的分析,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實施理念的深入分析以及理論方面的思考,對我國今后經濟政治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角色定位;施政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也大幅改善,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的職能也在隨著發生變化,當下經濟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社會職能和監管職能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十分必要。

一、政府職能方面的概述

政府職能也叫行政職能,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國家管理的執法機關,在依法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它體現著公共行政活動的基本內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質的反應。政府有四大職能,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政治職能,亦稱統治職能,政治職能是指政府為維護國家統治階級的利益,對外保護國家安全,對內維持社會秩序的職能。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隨著中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中國政府主要有三大經濟職能:①宏觀調控職能;②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職能;③市場監管職能。從公共部門經濟學的分類來看:政府是第一部門,又稱公共部門,有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觀調控三大主要職能。收入分配職能又稱為公平職能。文化職能是指政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對文化事業所實施的管理。它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即指除政治、經濟、文化職能以外政府必須承擔的其他職能。

二、政府的職能轉變與角色定位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方式轉變充分顯示出政府能力的提高和增強,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的角色定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經濟領域方面的角色定位

從現實的面來看,經濟活動中政府并不能夠為民眾直接的提供財富,而是根據社會的需要,民眾的需要以及大環境的需要,來創造好的條件讓民眾獲益,讓民眾自己創造財富。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計劃經濟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市場經濟逐步發展,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國家根據市場的規律和變化,開展的經濟會議要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質上就體現著政府角色的歸位?,F在,新時期政府放棄了原來對經濟市場的過分壟斷,開始讓市場自身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府通過機制的創新,激發市場活動的主體,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去完善和實現市場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存在的不足。

(二)在公共服務方面的角色定位

政府的公共服務具有普遍性的顯著特征,它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比如基礎設施方面、教育方面、文化方面以及現在備受大家關注的生態方面等等,對于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就普遍性而言,其擔任著兩種角色,一種就是安排者的角色,另一種就是生產者的角色,傳統的政府公共服務就是這兩者角色的交叉融合,然而對于安排者和生產者這兩個角色來說,他們是相互區分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就是要承認政府的分內職責,就是認識到政府并不是一個壟斷機構,也不是獨家壟斷的,那么這兩個方面就與公共服務相關,基于分內職責來說,就是要承認公共服務,基于壟斷來說,就是要深刻的認識,如果政府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政府的信任和形象就會遭到質疑和破壞。目前,在基礎教育等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反映出了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問題,但是對于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問題,大家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由于市場化具有多樣性,其內容也具有多重內涵,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這些市場化表現在提供機制的市場化和政府責任的市場化。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他們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偏向的是提供機制的市場化,然而我國恰好相反,偏重于政府責任的市場化,因此,我國政府要對這種傾向加以修正。

(三)在社會領域方面的角色定位

政府的社會職能在社會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如今的社會,社會職能的強化是必不可少的。社會職能表現在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對貧困落后地區的扶持,對農民權益的保護,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等等,在我國當前的大環境、大背景和大時代下,政府的社會職能應該加強,特別是在與人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方面,比如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加強農村的社會保障、減少城鄉差距、擴大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等等。那么,在社會領域方面政府擔任的角色呢?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慈父”與“組織協調者”兩個角色之間的合理平衡;二是“授魚者”與“授漁者”角色之間的合理平衡??v觀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的政府都扮演著“慈父”的角色,直接的向社會中的對象提供服務和福利政策,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慈父”角色的政府難以維持,最終走向生命盡頭,他們的公共服務開始發生轉變。我認為我國政府比較向往的就是“授魚者”與“授漁者”角色,“授魚者”就是吃魚的人,“授漁者”就是靠打魚為生的人,也就是自食其力的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吃魚的人轉變為自力更生或者自食其力的人。

三、政府深化職能轉變的實施理念

(一)可持續的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由胡錦濤主席提出來,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中,以人為中心,協調各方面的可持持續發展,十七大報告中把科學發展觀寫入了黨章之中,十八大報告中把其作為行動指南寫入黨章,十八屆三中全會要努力去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政府的活動中,行使社會職能和公共服務時,可持續的問題就會存在,而且強化這兩方面在政府職能轉變非常重要,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亮點,更重要的是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政府職能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轉變政府職能,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才能進行下去。

(二)協同政府的理念

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了勢必進行的一個大問題,它的轉變是多項職能方面的合理與均衡,并不是單單的說改革中的擴展。政府職能的轉變要求可持續發展中的統籌和協調,它的改革要具有全面性和整體性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前瞻性,所以協同政府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應該對其堅持和提倡。協同政府的核心是確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協調和具有戰略性,那么政策制定的高度協調就是要各部門的政策和決策的一致性,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和協商,基于不同的領域方面,使得政策和決策具有高度戰略性和整合性,不能出現政府政策的部門化問題。國家的決策都是站在一定的長遠利益出發,強調制定出來的政策是符合當下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如果沒有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國家的發展趨勢,只是為了應對目前社會存在問題,就是錯誤的決策,需要去克服。最后,堅持協同政府的理念,還要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協同政府等的具體措施和機制,來完善和強化我國的公共決策。

參考文獻:

[1]周志忍.新時期深化政府職能轉變的幾點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06(10).

[2]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

[4]崔昆.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談政府職能的轉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01).

[5]王振中.市場經濟下的政府職能[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6]劉厚金.我國政府轉型中的公共服務[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政府職能轉變
論經濟新常態下的政府職能轉變
立志高遠的人才戰略緣何落地難
政府職能轉變新常態下科協組織協同社會管理創新問題研究
政府購買服務問題和對策研究
村民自治與政府職能轉變的互動研究
論非政府組織發展與政府職能轉變的互動關系
政府職能轉變視角下的國務院機構改革趨勢探究
進一步推進陜西“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改革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