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彈專家的“戰斗”歲月

2016-04-05 05:54張懷森劉亞彭永熬
軍營文化天地 2016年2期
關鍵詞:清泉陣地導彈

文/張懷森 劉亞 彭永熬

?

導彈專家的“戰斗”歲月

文/張懷森劉亞彭永熬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山坳里,兩鬢斑白,59歲的譚清泉正一步一步向導彈陣地走去,山越來越高,坡越來越陡,他略顯蹣跚的步子越踩越實……這位白發老兵用39年的忠誠、擔當、實干、奉獻,書寫了一名原第二炮兵導彈專家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情,他的愛,他的一切都與導彈陣地息息相關。

青春恰似一團火

當兵是夢想的起點,軍營是追夢的地方。

那時,當鄉干部、被保送進工農兵大學都是擺在譚清泉面前不錯的選擇,但他還是瞞著家人報名參了軍,被招錄分配到原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

工程兵常年建陣地、挖坑道,工作異常辛苦。譚清泉所在部隊正進行著某陣地施工任務,工期正緊張,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白天10多個小時穿山鑿洞連續作戰,很多戰友回來后往床上一躺就沉沉睡去。每每這時,譚清泉就帶個小本,偷偷貓到自習室學習充電,開始為考學做準備。

在這期間,譚清泉因表現優異被提拔為副排長,并被確定為提干對象,但面對可以直接升任干部的機會,他卻拒絕了。他知道,直接提干可能會一時風光,但從長遠看,底子不牢,難有后勁。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7年,譚清泉以優異成績考入原第二炮兵技術學院(現為火箭軍工程大學)。課堂、學習室、圖書館、教研室取代施工一線,成了譚清泉新的主陣地。

寒暑往復,大學4年,他年年被評為“優秀學員”?!安W篤志、礪劍圖強”的校訓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個一腔熱血的小伙子漸漸變成心系導彈,準備投身導彈部隊建設發展的準軍官。

1981年,譚清泉走馬上任某旅發瞄技師,但他自我加壓,又自學了導彈各大專業基本課程。很快,表現出色的譚清泉被任命為連長。那時,他當戰士時的老領導想把他作為優秀干部選調到原第二炮兵裝備部機關。他卻說我不想到機關,只想扎根深山!

騰飛的導彈穿過云層、飛過高山,帶出裂空的閃電、撼地的驚雷,一次次命中標靶?;鶎舆@片廣袤的成才沃土,留下了譚清泉一串串成長足跡。

當連長第一年,上級組織比武,共15個大項考核內容,譚清泉以高出第二名40多分的優勢一舉奪魁。

擔任副營長不久,所在營受命執行某大型號武器發射任務,他主動“降級”當起連長,為確保發射成功作出突出貢獻。

擔任副營長期間,旅組織陣地首次綜合治理,哪個營整治陣地,他就到哪個營任副營長,天天泡在陣地上,待在山溝里。

他開始喜歡上用指尖觸摸導彈的感覺,這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

是??!大國長劍橫臥“龍宮”,因為有自己的一份辛勤汗水,它才隨時保持著優良的戰備狀態,才隨時能夠利刃出鞘、千里伏魔!想到這,他就覺得心中有一團火,眼前有一團火。

其實,譚清泉的青春就似一團火!

官兵心中的“定海神針”

1993年,原某工程團完成“龍宮”建造任務,就地改編為某新型導彈旅。經過千挑萬選的優秀發射營長譚清泉,跨基地調入該旅任裝備部部長。

部隊正處于換型轉訓關鍵期,誰挑起這副重擔都感覺力壓千鈞。身為裝備部長的譚清泉,整天在辦公室和陣地兩頭奔波。

沒器材,他帶領官兵,草繩當電纜,原木做導彈,反復開展模擬訓練:沒教材,他從兄弟單位借來資料,一點一滴教給官兵:缺人才,他組織“百人百天集訓”,親自擔任教員。

四年后,這個導彈旅已經蓄勢待發,初步形成獨立作戰能力,成為原第二炮兵應急值班序列中的中堅力量。

鮮花和掌聲悄然落下,譚清泉一次又一次披掛出征,在原第二炮兵導彈部隊這支神劍勁旅中,他漸漸成為官兵心中的“定海神針”。

為了摯愛的導彈事業,他一次次默默告別辛勞的妻子、年幼的兒子,一次次因不能回家探親而對患病的父親和年邁的母親食言,義無反顧馳騁在導彈陣地、發射場上!

那是1997年的一次實彈發射任務,就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時,離既定發射時間不到1分鐘,彈頭外側電纜擺桿系統突發故障,擺桿無法正常脫落,發射被迫緊急叫停。

當時,彈上裝有火工品,貯箱灌滿推進劑,電纜和數十個爆炸螺栓已經通電,導彈處于危險的待發狀態,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爆炸。

生死抉擇,千鈞一發,譚清泉卻沒有過多考慮。他立即組織現場人員緊急疏散,自己帶著技術骨干冒著生命危險沖在第一線對導彈進行狀態恢復,把安裝上去的爆炸裝置一一拆除,組織貯箱卸壓。那一刻,譚清泉沒有想到自己,也沒想到妻兒,只想著下一個應該拆除哪個部件,這樣拆會不會發生危險……險情順利排除。第二天,導彈重新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風起云涌,任務一項接著一項。每一枚從山溝飛出,穿越深山密林、繞過荒原直達發射場的導彈,都享受他深入細致的“全身理療”,周到細致的“全程陪同”。

操作中,他常說:“操作訓練中如果不注重細節,養成馬馬虎虎的不良習慣,打起仗來就會吃大虧?!?/p>

狀態檢測時,他叮囑:“一點小小的疏忽,上了天都可能造成天大影響。平時就是要養成嚴謹細致的作風?!?/p>

從裝備部長到總工程師,從總工程師到原第二炮兵導彈專家,在官兵眼里,他是嚴厲的領導,是和藹的老師,是慈祥的長者。

實裝操作,他在:專業學習,他在:實彈發射,他還在。

他的身影轉戰大半個中國,在強軍版圖上劃下一段長長的軌跡,帶出的是一批專業技術精湛、梯次配備合理的人才方陣,帶出的是某型導彈部隊不斷躍升的作戰能力。

導彈是我最好的“醫生”

東流逝水,落英繽紛。深山里,譚清泉的一年一歲和落葉一道埋在陣地上,孕育出了無數風雷激蕩、夢想點火的動人時刻!

在官兵眼中,導彈專家譚清泉猶如一棵大楓樹,蒼勁挺拔、根深葉茂,將近40年的時間里,他在戰位上精武習武,從未停止過“戰斗”。

但其實,經年累月的超負荷工作,早已經使譚清泉的身體嚴重透支。

2010年,西北高原,又一次實彈發射任務。高溫缺氧的環境里,50多歲的譚清泉一身戎裝。

這一次執行任務的,并非譚清泉所在的單位。他因為名聲響、技術精,受兄弟部隊邀請擔任實彈發射技術顧問。

大漠戈壁,環境惡劣,晝夜溫差將近40℃,隨著一發發導彈體檢測試,一次次故障緊急排除,譚清泉在發射一線也出現咳嗽不止的情況。

“老譚,你聽我的,咱先去把身體檢查檢查,成嗎?”有一次,妻子石一艾鄭重地向譚清泉提出要求。

面對老伴的“指示”,譚清泉推說:“現在正在搞戰斗彈年檢,有幾個科研項目也到了關鍵環節,先等等吧!”

這一等,就等到了2011年。

那年6月,經??人缘淖T清泉突然間感到身體嚴重不適,常常冒虛汗,呼吸不暢,而且吐出的痰液里經常伴有白沫。察覺到事態嚴重,譚清泉才在妻子的陪同下到駐地醫院檢查。

經醫院專家會診,譚清泉被確診為肺癌。這個結果,如五雷轟頂般擊中了譚清泉的親友和領導。

數小時的開胸手術,他被切除了人體最大的一頁肺。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他渾身插滿管子,臉色蒼白,十分虛弱。但軍人的生命是那樣頑強。在病床上還沒躺幾天,譚清泉就已經閑不住了,他常常想著導彈的事、陣地的事,經常拿起筆和紙寫寫畫畫。

“你們譚專家想導彈了,想陣地了,再不找個人過來給他介紹情況,他就要私自出院了!”電話里,石一艾開心又無奈地對旅領導說。

“風機怎么改的?通氣問題解決得怎樣?”……看著譚清泉和前來探望的特裝科長馬衛草聊得起勁,石一艾的心終于落了地。她知道,只有工作才是對他最好的治療。

2012年,原第二炮兵賦予該旅實戰化建設試點任務,手術出院后僅僅休養了4個月的譚清泉找到旅領導,要求到任務一線。

當時,旅里正在進行彈體轉運,旅領導考慮到譚清泉剛出院不久,就有意向他隱瞞了這次任務。誰知,任務前夕得知此事的譚清泉竟“火冒三丈”,強烈要求到任務一線把關。

最終旅領導實在拗不過他,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要求。

“你剛做完肺部手術,要遵照醫囑,千萬別到有刺激性空氣的環境中去,聽見沒?”出發前,妻子和以往一樣幫他理好衣領,并再三叮囑他,譚清泉滿口答應。

得知手術后的他平時走路如果太快就會呼吸不暢,旅領導也給他下了個“死命令”:“嚴禁”下到數十米深的豎井中去!

然而,到了陣地,只要導彈需要,任務需要,他就把自己的病情、領導和家人的叮囑拋之腦后。

2013年,旅先后組織多個陣地推進劑轉注試貯,每次譚清泉都到一線檢查把關,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整天浸泡在汗水里。

一次,他穿著防護服處置滲漏特情,直到任務結束脫衣服時,官兵才發現譚清泉竟然在隊伍里,而事先根本沒人通知他這次任務。

“你就不能想想,陣地需要你,家里也需要你??!”妻子深情地說。

他又一次深情地把妻子擁入懷中,說:“一天不見導彈就睡不踏實,一日不進洞庫就吃飯不香:它們就是我最好的醫生,只有守護在它們身邊,我才覺得自己不是病人……”★

責任編輯:王前

猜你喜歡
清泉陣地導彈
清泉醋業
“無尾怪”和“獨角怪”
導彈燃料知多少
石上清泉
暑假,到校外陣地去實踐
暑假,到校外陣地去實踐
汨汨清泉:寧條梁“找水記”
正在發射的岸艦導彈
導彈轉運
守衛好這片文化陣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