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洪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2016-04-05 10:48楊俊華
四川農業科技 2016年6期
關鍵詞:射洪縣十三五對策

楊俊華

(四川省射洪縣農業局,四川 射洪 629000)

?

射洪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楊俊華

(四川省射洪縣農業局,四川 射洪 629000)

摘要:本文從農戶調查入手,了解射洪縣現階段農業機械化的現狀,針對現狀,探究原因,提出了全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射洪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標志。射洪是丘陵大縣,丘陵地區占全縣幅員面積的70%左右,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快慢好壞,直接影響到全縣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總體目標能否實現。因此,如何加快全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步伐是當前農業部門亟待探索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1“十二五”農機化發展現狀

1.1農機裝備擁有量和作業水平逐步提高

“十二五”期間,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8萬KW,農業機械裝備總值達到2.58億元,年遞增率分別為5.3%、5.5%。農機裝備水平的提高,不僅表現在總量的增長,還突出表現在大型動力機械及高科技含量復式農業機械快速增加,使農機裝備結構得以持續優化?!笆濉蹦?,全縣擁有耕整機9850臺、農田作業拖拉機450臺、脫粒機37119臺、聯合收割機298臺,農用排灌機械17463臺。在農機擁有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全縣農機化作業水平也不斷提高?!笆濉逼陂g,全縣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機械耕作、機播、機械收割等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1.7%、17.4%、48%。

1.2農機基礎設施不斷加強

射洪縣在“十二五”期間,一是機耕便民道建設資金總投入累計達2620萬元,其中:省財政專項資金累計達18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增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投入累計達650萬元,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投入累計達540萬元,群眾自籌累計達1250萬元。完成機耕便民道建設任務累計達2980km,其中:村組道路累計達540km,田間道路累計達1723km,入戶便民道累計達717km;二是完成提灌站建設總投入累計達2020萬元,其中:省專項資金累計達28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增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投入累計達120萬元,縣級財政投入累計達70萬元,受益灌區群眾自籌累計達1550萬元。完成新建技改提灌機械累計達245臺、16210KW,維修提灌站累計達2.3萬臺、10.35萬KW,新增提水控灌設備累計達450臺、4050KW,機電提水累計達2.5億m3,改善了農業機械的使用條件,進一步增強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1.3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全縣按照“陽光、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以“調結構、促發展”為工作目標,嚴格操作,精心實施,累計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總量達4500萬元。完成購機補貼機具12500臺套,其中:農民享受國家購機補貼資金 1350萬元,農民自籌3150萬元。據調查統計,“十二五”期間,補貼機具臺均實現效益3.3萬元,共實現農機效益41250萬元。

1.4農機服務市場化、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

到“十二五”末,全縣一是以農機大戶為主體的多元化農機經營體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農機增效顯著。全縣擁有小型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達到9776戶,其中農機服務組織900戶,農機大戶8876戶。農機總值在10~20萬元的農機戶達6176戶,20~50萬元的農機戶達3450戶,50萬元以上的150戶。在這些農機大戶中,利用農機從事農田作業、農機運輸等服務年純收入2~3萬元的達4819戶,3~5萬元的達1459戶,5萬元以上的達3498戶。其中有6854戶是以農田作業為主要服務項目,有922戶是以運輸作業為主要服務項目,還有2000戶是農忙時從事農田作業,農閑時從事運輸,兼營農機配件供應維修、抗旱機械等;二是以農機合作社為主要形式的農機經營服務模式正逐步完善發展。自2010年初全縣建立起第1個農機合作組織——四川赤城三農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始,到目前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已發展到 6家,年實現經營服務總收入將達到1255萬元;三是農機跨區作業由盲目流動向合同約定方向轉變,由只提供收獲服務向農作物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延伸。在提高農機利用率的同時,也使廣大農民在服務方式、服務質量上有了一定的選擇權,實現了農機服務向優質、高效的方式轉變。全縣年均實現農機經營總收入24374萬元,農機純利潤4340萬元,為射洪縣農機經營者和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5農機化管理步入法治化軌道

“十二五”期間,以貫徹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為契機,推進農機依法行政,加快“興機富民”步伐,嚴格按照《四川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四川省農村機電提灌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加強了對農業機械的管理、安全監理、產(商)品質量監督,保證了農業機械的正確使用和農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6農機化新技術推廣與培訓工作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我縣立足農業發展需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逐步實施、全面推進”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機推廣工作的新方法。特別是近兩年以來,借助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有利時機,重點開展了油菜機播機收、玉米機播機收、秸稈還田技術及相關機具的推廣,不僅破解了長期以來制約油菜、玉米生產收獲環節機械化水平低、收獲持續時間長的難題,還有效緩解了農作物秸稈禁燒壓力。累計推廣油菜機播機收機械18臺套、玉米機播機收機械20臺套、秸稈還田機械50臺套。破解了制約我縣油菜、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的瓶頸。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在我縣的大面積應用,加快了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推進了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進程。

2存在的主要問題

射洪縣農機化事業經過“十二五”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打下了良好基礎,但與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農機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農機技術覆蓋率不高,粗放型生產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農機結構裝備的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動力機械多,配套機械少;小型機械多,大型機械少;一般產品多,精品名牌少;糧食生產機具多,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新型機具少;糧食作物水稻機械化水平不高,經濟作物油菜、玉米收割機械化雖然有所突破,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農業生產的具體環節上,由于農機技術覆蓋率不高等原因,我縣目前只是在機耕、脫粒、排灌、運輸等環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而在其他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水稻機插秧的推廣舉步維艱,這一“短板”的局面難以在短時間得到根本改變,農機技術還無法覆蓋農業的整個體系,導致全縣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還停留在粗放型生產階段。

2.2農機投入的相對不足,制約了農業裝備水平的快速提高

“十二五”期間,雖然國家實行購機補貼政策,贏得了農民的歡迎,調動了農民購農機用農機的積極性,但我們還應該看到,農機補貼力度與農民購買需求間存在的一些差異,以及地方財政對農機化發展資金的投入不足。也就是說,盡管農機補貼每年大幅度增加,可是仍然趕不上農民需求范圍的擴大和農民對農機的需求量的增加。經調查統計,我縣農機化資金投入主要以國家政策性資金和農機化項目資金為主,地方財政缺少對農田機耕道路建設、大中型農業機械更新和農機化新技術推廣等農民自身無力解決的問題的啟動和引導資金投入。此外,信用合作社的信貸手續麻煩,費工費時,農民基本不采用,所以購機者一般都是通過自籌、向親戚朋友集資等方式來購買農機。

2.3農機推廣服務機制不夠健全,農機服務工作得不到很好地開展和落實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隊伍不穩、保障不足等問題。2003年鄉鎮機構改革,鄉鎮農機站人、財、物、事下放到鄉鎮政府管理,造成鄉鎮沒管好,農業局管不了的局面。此外,農機技術專業人員培養遠遠跟不上農機化發展的要求,后備力量不足,形勢嚴峻。由于農機推廣服務機制的不健全,致使農機管理、保養維修、安全監理、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抗災救災、社會化服務等許多工作不能切實到位,制約了全縣農機化發展。

2.4農機、農藝不相適應

農機作業標準與農藝要求之間的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2.5農機隊伍建設和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于對農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不夠,農機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有相當部分農機人員特別是基層農機管理人員,對農機新技術、新設備掌握不夠,對農機法律法規未能吃透。農機技術儲備不足,推廣缺少經費,手段落后,難于引進、示范、消化、吸收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

3“十三五” 農機化發展對策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形成與發展,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射洪縣農業機械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全縣的農機化發展應當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圍繞建設現代農業,以促進農民增收和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為目標,努力實現農機的科學發展。

3.1調整和優化農業機械化結構,推動農業做精做細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是“十三五”期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題。要加大農機化發展結構的調整力度,把握結構調整的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按照“兩個轉變、四個發展延伸”的發展思路,實現由傳統的農機裝備向現代農機裝備的轉變,由農機化發展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實現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機械化發展延伸,由農業生產的產中向產前、產后機械化發展延伸,由種植業向畜牧養殖業機械化發展延伸,促進農機結構優化升級。農機化結構調整優化堅持4個結合:一是要與農機補貼相結合。通過農機購置補貼的導向作用,調整大中型機械與小型機械、動力機械與配套機具、種植業和大農業所需機械的比例,引導農民購買科技含量高、復合作業性能強的農機具。二是要與農民的需求相結合,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迫切需要又適應農民購買能力的機械。三是要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做到農民種植什么作物,開發什么項目,我們就發展什么類型的機械。四是要與突出地方特色相結合,要繼續以水稻機械栽植、油菜、玉米機播機收3個薄弱環節為突破口,狠抓水稻、油菜、玉米生產的全程機械化。

3.2加快體制創新步伐,促進農業做大做強

3.2.1實現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鼓勵農民自愿流轉土地,實施土地平整項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3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有的耕作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大中型農機的推廣和農業機械的高效率,不利于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因此,必須要立足土地規?;洜I來抓農業機械化,解決小田塊與大生產的矛盾。這就要求加快改革現有農村土地經營制度,在確保土地承包長久不變的前提下,鼓勵農民自愿流轉土地,大力發展土地股份合作,讓真正從事農業的人在農村發展,讓已經非農轉移的人在城鎮發展,使不想種的田有人種,使想種田的人有田種,使農機大戶、種田能手有可能集中大片土地實行規模經營,這樣就為大型農機提供了用武之地,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3.2.2實現農村勞動力布局的創新,拓寬就業渠道,加快剩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農業機械化推廣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安置程度。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加快小城鎮建設,積極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使之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農民從土地上被轉移出來,減少了直接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數量,相應增加了農業勞動力的自然資源占有量,為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推廣農業機械、提高農民收入創造了條件,也為土地流轉和集并創造了可能。

3.2.3實現農機服務機制的創新,繼續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發揮好市場在農機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多渠道爭取農機服務組織建設資金,大力發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的農機服務組織,并引導服務組織合理布局,廣泛開展代耕、代種、代收、代儲以及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項目服務,實現規模經營,形成新型農機服務產業鏈;以“人才興機”為目標,努力抓好農機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和加強農機操作手和農機戶的培訓和教育,多層面、多渠道培養農機鑒定、推廣、維修等方面專業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專業技術隊伍;以農民培訓項目為依托,讓“陽光工程”和“職業技能培訓”落到實處,加強對農機駕駛、操作和維修等從業人員的培訓,培養他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解決農機人才力量不足的問題;以農機信息上網為平臺,推動專業農機網絡的建設,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農機服務成本,拓寬農機作業范圍,促進農機服務向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培育和規范農機化技術信息等重要市場,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和及時可靠的信息。

3.3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

建議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工作,應該列入各級政府目標管理考核,明確相關部門責任。要通過政府行為,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做到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形成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合力。如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推廣工作,農技站應負責農藝技術,農機裝備股負責農機技術,建立起農機農藝融合長效機制,共同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3.4加大對實施農業機械化項目的投入,認真落實各項政策

3.4.1優化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大對機耕路建設的投入。建議縣政府應將其納入財政預算內支出,爭取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村通延伸工程、農田基本建設、農業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安排機耕路建設內容。通過“一事一議”獎補政策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建設機耕路。二是結合村村通項目,建立機耕道常效管護機制,明確責任。三是結合新農村規劃,對機耕路、機庫棚設施全面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制定激勵措施,吸引農機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加盟,建設高性能的農機具維修站點和區域性骨干維修點。爭取國家、省對機庫棚、維修站的補助性投資。

3.4.2加大對農機化扶持資金的投入設立年度農機化技術推廣專項經費,對重大農機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給予基層農機技術推廣系統事業經費保障,改善推廣條件,提高工資待遇,設立培訓經費。同時,應對農機作業及農機燃油、新技術推廣、農機化示范區、農機合作組織建設給予資金扶持。

3.4.3建立農機信貸貼息機制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或銀行金融部門設立農業機械購置信貸資金,盡可能簡化申辦程序,幫助有購機需求而暫時缺乏購機能力的農戶解決燃眉之急。

猜你喜歡
射洪縣十三五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有“鋰”有利“鑄”特色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遂寧市春苗雜技藝術團捐款用于文化惠民扶貧
射洪縣機電提灌站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農業部到射洪調研農村土地確權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