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香三晉

2016-04-12 02:57
支部建設 2016年13期
關鍵詞:黃侃劉伯承慈母

書香三晉

編者按:為了引導廣大共產黨員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按照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要求,本刊開設“書香三晉”專欄,請大家與我們一起互動,同啟閱讀書香之旅,共享閱讀的快樂與感受。如果你有興致,有感言,請參加我們的活動,讓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在潛移默化的滋養中,營造文化氛圍,引領先進文化,助力強晉富民。

歷史天地

從便紙中獲取情報的元帥

劉伯承一向重視情報工作,很注意抓“舌頭”。當年與日本人交戰時,劉伯承特別注意從日軍留下的物品中尋找蛛絲馬跡。有一次反“掃蕩”,他手下的一個參謀去廁所時看到了日本人用過的大便紙,拿過來一看,上面畫了一個大圓圈,寫了幾個地名,還寫了“29”這個數字。劉伯承結合當時的敵我情況,認真分析紙上信息,判斷敵人可能在29日對紙上寫的幾個地方進行合圍,便命令該地區部隊撤離。果然日軍在29日進行了“掃蕩”,結果一無所獲。

1942年的某一天,一個自稱抗聯來的朝鮮族人,到八路軍指揮部和大家合影,很是熱鬧了一陣。幾天后,有人報告:這位同志突然失蹤。劉伯承得知后,又結合其他信息,馬上給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副參謀長左權打電話:“我判定,他的失蹤意味著日本人馬上要大‘掃蕩’了!”有人認為劉伯承太過敏感而不以為然,但劉伯承找到專門負責保衛八路軍指揮部的陳錫聯,找好了撤退的羊腸小道。后來事態的發展再次證明了劉伯承的判斷。

名人故事

大師的孝順

文學大師魯迅,從小到大都很孝順。少年時,作為長子的魯迅,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主動承擔起典當舊物和為父親請醫買藥等雜務。母親60大壽時,魯迅先寄回60元錢給母親過生日,在生日將臨時,又特意從北京趕回紹興,為母親祝壽。為了讓母親愉快,魯迅特邀請演員來家里唱戲。這一天,全家熱鬧非凡,也是魯迅母親最欣慰的一天。后來,魯迅在北京西城八道灣購置了一套住房,購房當年,魯迅就親自返回紹興,把母親和全部家屬接到了北京。母親愛吃火腿,魯迅在上海時,經常寄火腿給母親吃。母親愛讀言情小說,魯迅多次購買張恨水、程瞻廬的小說寄給母親看。

史學大師傅斯年,一生直言不諱,炮轟要人,對待母親卻極其孝順。傅母肥胖,有高血壓,卻愛吃肥肉,有時還為這事向兒媳婦發火。見此情形,傅斯年便在母親面前長跪不起,向母親說明利害關系,以求得母親的理解。晚上,他又悄悄地對夫人俞大彩說:“母親年紀大了,別無嗜好,只愛吃肉,讓她吃少許,不比惹她生氣好嗎?”七七事變后,傅斯年委托一位辦事員去接母親和侄兒。侄兒接來了,母親則沒能逃出來,傅大怒,當場打了侄兒幾個耳光。隨后,他千方百計將已過古稀之年的母親,從安徽接到重慶。每言及母親逃難之事,傅總懷歉疚之情,他曾對同事說:“幸老母親能平安至后方,否則將何以面對祖先?”

國學大師黃侃,雖睥睨學界,目空一切,卻非常孝順。黃侃自幼喪父,由生母和慈母(系黃父正室)將他撫養長大。1908年,生母周氏病重,黃侃回到家照顧了6個月,母親就去世了。黃侃大慟,吐血不止。當時,清政府嚴捕革命黨人,黃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請好友蘇曼殊畫了一幅《夢謁母墳圖》,這幅畫成為他的隨身寶物,一刻不離。對慈母田氏,黃侃也是非常孝順。他在京鄂間千里來來去去,都是侍母而行,每次奉母出行,必隨身攜帶一口棺材。這口棺材是其父黃云鶴留給慈母的,本為黃父當年準備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給了慈母。慈母去世后,黃侃悲痛欲絕,按照古禮服喪。以后,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黃侃必率全家設供祭祀,傷慟不已。

錢鐘書的淘氣與癡氣

學貫中西的大師錢鐘書,聰明博學,被人們稱為“中國文化的昆侖”,但他身上的淘氣與癡氣,也每每被人稱道。

說到淘氣,錢鐘書在清華讀書時,曾與一位姓許的同學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那時,他的同桌在上課時時常會注意班上的一位女生,錢鐘書就在筆記本上畫了一系列的《許眼變化圖》。時隔多年,他的那位同學從美國回來,談起這樁事還忍不住開懷大笑。

楊絳在書中還介紹過錢鐘書喜歡看《西游記》,他往往是邊看邊比劃,口中念念有詞,時而悟空,時而八戒;一會“老孫來也”,一會“猴哥救我”,手舞足蹈,樂此不疲,十足的小孩式淘氣讓人折服。

說到癡氣,不得不提到錢鐘書與他的貓的故事。他一生特別喜歡貓,他的貓要是與別家的貓打架,不管多冷的天,即使在半夜他只要聽見貓打鬧,他準會從熱被窩里爬起來,拿出特別準備的竹竿趕出去幫自己的貓打架,身上的這股癡氣當時在清華還一度被傳為佳話。

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楊絳先生在《我們仨》里介紹的平日里的錢鐘書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能像小孩子那樣一把抓。有一次,楊絳晚上把煤爐熄了,早上起來錢鐘書照樣給她端上早飯,楊絳詫異地問:“誰給你點的火???”錢鐘書卻笑瞇瞇地回答道:“我會劃火柴了!”讀到這里,不禁莞爾,原來聰慧過人的錢鐘書是那么的“可愛”與“頑皮”。

楊絳在書中說,她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鐘書的淘氣和癡氣,讓錢鐘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蛟S,正是這般“淘氣”與這般“癡氣”才成就了博學而風趣、才情超群、學貫中西、成就斐然的錢鐘書。

人生哲理

成功者慣用的吸引力法則

什么是吸引力法則——讓自己變得很好,能量變得很強,去吸引你所想要的事物,保持正面積極與樂觀。即使你表面上看起來什么都沒做,但是你在自己的身上下工夫,你清理你自己。

我觀察到,每一個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實相的創造者,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去實現自己的未來,這些人不是沒有任何挫折,而是對于挫折的“復原力”很強,他們不會在挫折上花太多的時間傷心。

我們會誤以為這些人是天之驕子,老天爺總是特別的眷顧他們,事實不是這樣的。真相是,他們對于轉換負面情緒的能力很強,對于挫折的復原力很強,他們不會讓自己一直處于負面的情緒里太久。

當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也會有情緒,不過,他們比別人更聰明的地方在于,他們會想辦法找到一個脫離困境的方法或人、事、物,來協助他們轉換悲慘的境地。也就是說,他們是主動的一方,這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轉換情緒的原因。老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或是認為自己是事件的受害者,被動與等待的人,永遠都是故事里的輸家。

我察覺到,這些有跳躍性成長的人,他們都具有以下這樣的特質:

(一)不投射

他們都是真心的想要幫助自己,不是要來這里討愛以獲得同情,也不會把治療師投射為他們的媽媽來討愛。一般來說,男性的治療師容易被投射為父執輩的人,女性的治療師容易被投射為母執輩的人。內在小孩受傷的人,會把治療師投射為父母的化身來討愛,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二)具有看見真相的勇氣

有跳躍式療愈特質的人,具有看見真相的勇氣。他們來到這里不是為了尋找能夠支持他們論點的同盟,或是來這里逃避現實,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我的工作是協助你看見真相,雖然真相有時候很痛,畢竟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已經幾十年了,同樣的模式總是比較安全的,我們以這種模式生活了幾十年,一下子要推翻以前的想法,總需要一些跨越的勇氣。

(三)不跌入內在的情緒黑洞里

我發現,人體里面也有黑洞,當光線照下去的時候,除了彩光針灸的光線之外連我的能量也一并迅速吸干,身體瞬間發冷不說,連治療室的溫度也瞬間下降幾度。希望獲得別人的關心與同情,討愛與不滿的情緒正是身體里面的黑洞,黑洞是任誰也填不滿的能量。任由情緒將你淹沒,無意識地成為黑洞的管道,即使治療師的能量都被吸干,也無助于填滿內在對愛的匱乏。

(四)常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培養一些有益健康的嗜好,與志同道和的朋友交往,互相支持鼓勵。

新 書 架

再現《抗日烽火遍五臺》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徐向前親筆為家鄉題詞的《抗日烽火遍五臺》一書終于出版了。這是由五臺縣委老干部局組織老干部編寫的一部抗戰年史,全書10萬余字,并附有88幅珍貴的歷史圖片。

五臺縣是革命老區,有南茹村八路軍總部舊址、金崗庫村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臺麓寺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松巖口村白求恩紀念館、臺懷鎮毛主席路居館等紅色景點,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許多英雄志士,流傳著一個又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書中收集了“聶榮臻將軍開創五臺山統戰工作”,著名的“滑石片戰役”、“黃土坡飛雷戰”,以及“胡培模營救趙守清”等珍貴資料。它圖文并茂地真實再現了徐向前元帥1987年7月題詞“抗日烽火遍五臺”的戰爭畫面,也真實地反映了從1937年以來五臺人民八年抗戰的主要人和事。

(金俊賢)

(責編:張靈霞)

猜你喜歡
黃侃劉伯承慈母
拆包裹和挑蓋頭
黃侃的癡迷
母親哺育我 我報慈母恩
濃濃慈母愛,暖暖寸草心
母親哺育我 我報慈母恩
腦殼落了都不怕
腦殼落了都不怕
腦殼落了都不怕
『慈母手中線』——我們可能沒讀懂的一句詩
狠,有時是一種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