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理論視域下的城市社區治理創新研究
——以肇慶市為例

2016-04-12 23:54劉東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肇慶市創新

劉東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14)

?

治理理論視域下的城市社區治理創新研究
——以肇慶市為例

劉東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14)

摘要:在我國,城市社區擔負著社會管理職能,要滿足社區居民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肇慶市探索出了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互聯網為依托、居委會為協同、社區居民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管理水平。從治理理論的角度,以肇慶市為例探尋城市社區治理的路徑,以期能更有效地提升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水平,促進城市發展。

關鍵詞:治理理論;城市社區治理;肇慶市;創新

城市社區治理有利于調解城市社區治理各方主體間的矛盾和利益沖突,有利于培育社區居民民主自治的主體意識和能力,保證社區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肇慶市作為廣東珠三角經濟比較落后的城市,在城市社區治理方面有著自己的特性。如何從肇慶市的實際出發,進行城市社區治理,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治理理論及社區治理的含義

“治理””(governance)來源于古希臘文與拉丁文,其原意是指掌舵和引導或操縱。對治理定義有不同的觀點,其中具有權威性的表述是1995年全球治理委員會的界定:“治理是或公或私的個人和機構經營管理相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它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機構和規章制度,以及種種非正式安排?!薄?】治理理論認為治理是多個行為主體在彼此溝通、協商和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承擔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依據治理理論,政府不是唯一的權力主體,政府的功能和角色需重新定位,探尋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及其運行的方式,以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社區治理是治理理論在社區層面上的運用,指“政府、社區組織、居民及轄區單位、贏利組織、非贏利組織等基于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社區認同,協調合作,有效供給社區公共物品,滿足社區需求,優化社區秩序的過程與機制?!薄?】可以看出,社區治理是包括政府、社區內的各類組織、社區居民等多個主體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協商、溝通與合作,實現社區善治。

二、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的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肇慶市高度重視城市社區治理,經過不懈努力,城市社區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績,逐步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互聯網為依托、居委會為協同、社區居民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模式,城市社區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一)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取得的成績

1.積極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城市社區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肇慶市城市社區都配備了黨組織書記,在機關干部、優秀后備干部、大學生等群體中以“派”、“提”、“選”等方式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并采取掛職交流、集中培訓等形式加強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肇慶市“建立了以財政投入為主、各方社會力量積極支持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著力解決好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福利、津貼和社會保險等問題”【3】。肇慶市各級駐社區單位黨組織結對社區黨組織,實現了黨建資源共享;共建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攜手開展多形式的便民、惠民服務,拓寬了社區服務渠道。

2.總結并推廣“云平臺+三化”經驗,提升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水平

肇慶市端州區“探索出構建社區智慧服務云平臺,推動社區管理網格化、資源集約化、服務精細化”【4】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這個模式“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高度評價和廣大群眾的認可”【4】。依托信息技術構建“幸福硯都”——端州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信息咨詢、法律互助、社區購物等網絡化服務。端州區將38個城市社區劃分為298個網格,由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擔任網格管理員,與網格服務員和網格志愿者等共同進行網格管理。依托云平臺,整合計生、民政等相關部門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資源集約化。端州區在小區設立“幸福硯都智慧社區互助平臺”線下服務點,把平臺接入社區銀行的自助終端,為社區居民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通過不斷創新社區服務管理,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實現服務精細化。目前,肇慶市在端州區“云平臺+三化”模式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在全市城市社區推廣此模式,以期提升全市城市社區治理水平。

3.調動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積極性,城市社區自治初見成效

肇慶市不斷拓寬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渠道,發動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工作。例如端州區正西社區開展“全民齊參與,網格贊起來”的激勵服務管理機制,社區居民“通過關注社區事、關愛身邊人、關心周邊物、關懷社區組織的形式,獲取社區網格贊印花、換取愛心紀念品,也可將其贈給社區困難家庭,營造了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濃厚氛圍?!薄?】正西社區還制定城市社區公約,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凸顯了城市社區自治成效。

(二)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

1.社區居民委員會仍帶有行政化色彩,社區自治程度不高居民委員會是社區群眾性自治組織,負責轄區內包括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綜合管理、社區服務的日常工作。但政府干預較多,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實踐中,街道辦和社區居民委員會職責不清。街道辦直接向居民委員會分派行政任務的現象仍然存在,社區居委會沒有也無法發揮好自治組織的作用。

2.社會組織沒有充分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城市社區組織發展不充分

目前,肇慶有肇慶市西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肇慶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一些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社區治理。但由于大多社會組織發展不成熟,獲取資源的能力差、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身為城市社區治理提供服務的實力不足。部分社會組織自律能力較低,缺乏誠信意識,造成社會公信力的流失,城市社區也難以讓其參與治理。因此,在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主體中,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自愿的自治組織等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數量不多,力度不夠。

3.社區公民意識缺失,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高

政府對社區居民政治權利意識、社區公民自治意識的培養注重不夠,社區居民公民意識缺失,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多是形式上的、被動的,參與的多是城市社區開展的文體活動、知識講座、科普宣傳等活動,參與的政治事務少,參與程度不深入,難以發揮社區居民作為城市社區治理主體應有的作用。

三、治理理論視閾下提升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的路徑選擇

治理理論強調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在城市社區治理中應包括政府組織、社區組織、社區居民、非營利組織等多元化的主體。各個參與主體在平等、民主、協商的基礎上有效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共同管理社區事務,實現城市社區治理“多元共治”和“協同善治”。

(一)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的自治作用

政府應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城市社區治理的宏觀指導,為城市社區管理把握方向,提供法律等服務。同時,要合理下放權力,把社區公共服務的職能推向市場,政府以購買社區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社區公共服務。明晰政府職能部門、街道與社區三者的職責,弱化居委會行政化色彩,把社區居委會發展成為真正的自治組織。要從立法上確立居委會的獨立法人資格,明確居民委員會職能,保障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主決策權、監督權等權力。社區居委會要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形成科學的民主決策機制,提高社區居委會的工作效率。

(二)促進城市社區社會組織的充分發展

社會組織體制靈活,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細致、更專業的服務。政府可降低各類社區服務組織進入的門檻,采入公平競爭機制,鼓勵和支持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自愿的自治組織等參與到城市社區治理中來。各類社區社會組織只有完善內部管理,把社區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提高自己提供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增強公信力,才能更有實力和能力參與到城市社區治理中去。因而,必須從政府管理和組織自身兩方面入手,切實提升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能力。

(三)提高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治理理論理念下的社區治理要求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實現城市社區治理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提高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首先,完善社區居民參與的制度,明確社區居民的參與城市社區治理權利、參與的程序、參與的內容等,為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提供保障。要拓寬社區居民利益與訴求的表達渠道,方便與居民的聯系、服務、監督,使社區居民有機會參與到城市社區治理中來。同時,要大力拓展社區居民的參與領域,改變重文體參與、輕政治性參與的現狀,提高公眾參與的深度。其次,培育社區居民參與的意識。通過教育、培訓,提升社區居民素質,增強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再次,加大宣傳,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優勢,通過宣傳窗、宣傳單等載體對社區居民進行宣傳教育,增強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積極引導社區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

參考文獻:

[1]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毛軍吉.城市社區治理的新探索——以深圳構建新型社區為例[J].特區實踐與理論,2013(03):71-75.

[3]http://www.zqdj.gov.cn/show.aspx?id=2011&cid=44.

[4]袁綾.”互聯網+社區治理”守護居民幸福[N].西江日報,2015-5-25(A4).

[5]史云貴.當前我國城市社區治理的現狀、問題與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3(03):88-97.

[6]趙曉雷,姚雪蓮.治理理論視角下的社區治理:困境與路徑選擇[J].大理學院學報2012(05):12-16.

[7]陳沈慧.城市社區治理多元共治研究[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2(06):49-55.

[8]夏建中.治理理論的特點與社區治理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02):125-130.

作者簡介:劉東,湖北荊州人,廣東理工學院思政教學部教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肇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年度項目《肇慶市城市社區治理的創新研究》(14ZC-07)。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534(2016)02-173-02

猜你喜歡
肇慶市創新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星科學校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幸福街道中心小學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南豐鎮中心小學
“互聯網+”背景下肇慶市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路徑
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第二小學
肇慶市排舞運動的推廣及其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