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

2016-04-14 01:39周巍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規劃

■周巍

(吉林省廣信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吉林 長春130028)

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

■周巍

(吉林省廣信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吉林 長春130028)

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管理部門進行環境的有效規劃,本文重點分析了國內環境保護規劃的現狀,從法律、體系、監測等多個角度提出了今后環保規劃的展望。

環保規劃法律監測

1 引言

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重視程度的加大,社會對環境保護意識也在逐年提升。環保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進行事前的有效規劃。環境保護的規劃工作需要不同部門協調合作,共同實施。需要涉及的內容很多,例如:環境突發事件的處理、環境保護、污染物的監測等,這些都是需要納入到我們環境保護的規劃之中,從而實現國內水資源、空氣質量、土壤、植被綠化等有效保護。

2 國內環境保護規劃分析

2.1 環保法律建設情況

目前國內的環境保護法規相對較多,具有一定的約束力。然后很多的規定都是停留在原則基礎上,對一些具體的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沒有較為明確的處罰。沒有細化到具體的某一領域的環保工作,因此對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沒有更強的指導意義。因此這些法律規定也就缺少了權威性,環保部門在執法的過程中執行。相對那些土地開發利用等部門來說,環保不能給各級政府帶來政績,受到當地政府的冷落也就在所難免了。因此在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落實過程中將出現更多問題。

2.2 環保體系情況

從目前環境保護的工作量來看,環保部門的體系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一些環境保護部門在職責分工上存在一定的混亂。尤其是部門管理存在交集的區域,將成出現管理的真空。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環境監管,環境保護存在橫向和縱向的協調難度,部門之間存在銜接的難度增加。很多地方的利益補償機制不健全,使得不同地區的地方政府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矛盾,這樣就進一步降低了不同地區在治理霧霾問題上的統一性和協調性。例如:在2014年,安徽省出現了小麥秸稈午季集中燃燒,對當時空氣質量下降有著一定的影響,周邊的江蘇省與安徽接壤的市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霧霾問題。因此在安徽和江蘇的交界處出現的空氣污染責任不明確的情況。

2.3 環保監測方式情況

環境監測將相關監測指標作為監測的重要依據,根據數據的變化進一步實現對環境是否出現污染情況等進行分析,將環境情況分成不同等級,例如現代的空氣污染指數分布就是:50以內屬于空氣優質水平,50到100的空氣屬于良好,100以上就屬于存在污染情況,這種具有量化的空氣污染物監測方式可以給人更多的提示,指導我們如何采取措施進行環境的治理,如何注意自我的防護措施等。環保監測存在一定問題,評估的手段相對單一,難以有效實現對當地的環境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專業技術人員對現代化監測技術的應用不足,難以實現監測數據有效利用。

3 國內環保規劃的展望

3.1 完善環保規劃的法律

法律制度是實現環境保護的基礎和保證。構建現代化的環境治理、預防的法律體系,將不同政府部門、工礦企業、公眾、輿論媒體的權責進行有效明確,最終給出他們之間在治理環境污染,運用法律將保護環境問題上的權限進行有效劃分,最終不再出現他們的權利真空的問題。政府需要盡快將相關的治理環境的文件固化為相關的法律制度,只有上升到法律層次,各個部門、不同的利益主體在協同治理環境的問題上才能達成有效的利益同盟,因為不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相關的部門和利益主體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法律優化是構建環境保護的關鍵和基礎。其中獎懲制度可以有效融入法律之中,進一步體現對各個利益主體進行約束。只有有了獎懲措施和相應的執行,各個部門之間在協同保護環境上的動力才能有效激發,在管理的有效性上才能不斷提升。加大這種獎懲比例,是最大程度激發這些利益主體工作積極性的最佳手段。具體來說,對廢氣、廢水排放檢測數據較低的工礦企業進行稅收、扶持政策上的傾斜,也可以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或者是獎勵。

3.2 優化環境保護體系

政府作為環境保護的總協調,需要將不同部門、地方政府、工礦企業、公眾、輿論媒體等進行有效協調,將其負責不同領域的職責,從而實現環境保護的有效合力。政府需要邀請工礦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的廢氣、廢水等排放標準執行,領導氣象、環保、地方政府等進行協調,構建協同合作的有效合力。政府還需要協調公眾和輿論媒體履行社會監督的職責,強化對相關部門的治理效率的有效監督。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環境保護的協同合作將成為現實。

3.3 提升環境監測管理有效性

首先,提升環境監測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從事環境監測的技術人員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運用專業裝備實現環境監測的能力,在工作的嚴謹性上下大功夫,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可靠,同時在新設備引入之后,需要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進一步提升他們運用新設備的能力。其次,加快引入專業性強的檢測設備。環境監測還是需要依靠先進設備,因為設備的靈敏度可以進一步提升監測數據的精確度,穩定性,實現更為精準的數據監測。學習國外先進監測設備的經驗,對適合本地區環境監測要求的設備,申請資金進行設備引進。最后,優化監測管理制度。在監測工作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需要被調動,這樣就需要有更多的激勵機制,實現他們對本職工作的責任心,進一步實現監測管理制度化,標準化,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 結語

環保規劃是實現環境保護的有效前提,對整體的環境治理、保護進行有效管理。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幾十年,環境出現了很多問題,國家需要拓展法律體系的建設,提升環保的主要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完善環境監測管理,從而實現國內環境質量的有效改善。

[1]李劍,陳剛才,等.環境保護規劃在我國規劃體系中的定位及轉型[A].“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環境挑戰與機遇”——201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2011,08:189-190.

[2]賀一梅,楊子生,張博勝,等.我國西南山區城鎮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研究——以云南盈江縣為例[A].2016'中國新時期土地資源科學與新常態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暨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土地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30周年紀念會,2016,07.141-142.

[3]梁真,韓利琳,等.論環境風險防范的政府規制——基于紫金礦業環境事件的思考[A].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11年會——2011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暨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籌備會議,2011,08.126-127.

X3[文獻碼]B

1000-405X(2016)-12-359-1

猜你喜歡
環境監測環境保護規劃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必須零容忍
迎接“十三五”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