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中亞合作面臨大發展的機遇

2016-04-18 00:13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納扎爾巴耶夫阿斯塔納中哈

2015年11月,中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館根據張漢暉大使的意見,主動與我聯系,邀請我2016年1月赴哈薩克斯坦,出席由大使館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中國對外經濟合作”國際研討會。我非常重視張漢暉大使這個建議,因為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十分重要,總統圖書館又是直屬總統的智庫;張大使很能干,他提出這個建議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016年1月19日至21日,我與中國的四名專家去阿斯塔納出席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中國對外經濟合作”國際研討會,與哈斯克斯坦總統府和政府經濟部門主管對華合作的官員舉行了閉門座談,最后我們與哈薩克斯坦總統圖書館的官員一起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總結此行取得的成果。我們這次哈薩克斯坦之行雖然時間短,但活動集中,接觸的人多,深感不虛此行。

我這次去哈薩克斯坦是生平第二次。第一次去是在55年前,1961年8月,當時我在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工作。我參加了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席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論壇。蘇聯共青團中央安排我們在會議結束后去哈薩克斯坦訪問。這次去蘇聯和哈薩克斯坦是我平生第一次出國,感覺特別新鮮,印象也很深刻。8月的阿拉木圖氣候宜人,景色如畫,到處郁郁蔥蔥,可以眺望遠處的雪山。

我們這次不是去阿拉木圖,而是去了哈薩克斯坦新的首都阿斯塔納。阿斯塔納市原名叫阿克莫拉,哈薩克語的意思為“白色的墳墓”。因為這里冬季嚴寒、多雪。1997年10月,哈薩克議會通過決議,將首都由阿拉木圖遷往阿克莫拉。1997年12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簽署命令,正式遷都。1998年5月,該市正式更名為阿斯塔納,哈薩克語的意思為首都。19 9 8年6月10日舉行遷都儀式。

納扎爾巴耶夫決定遷都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要改變哈薩克斯坦北部的人口結構。哈薩克斯坦北部有6個州,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下令在遠東墾荒時,把屬于俄羅斯聯邦的6個州劃給了哈薩克斯坦。因此,哈薩克斯坦北部俄羅斯人居多數。遷都是要把南方的哈薩克人往北方遷,逐漸改變北部的人口結構。阿拉木圖的氣候比較好,冬天不像阿斯塔納那么冷,所以遷都時很多公務員選擇辭職,留在阿拉木圖。

1月19日凌晨,我們由北京乘阿斯塔納航空公司飛機直飛阿斯塔納。阿斯塔納比北京晚兩個小時,我們大約在早晨8時許飛抵阿斯塔納,外面溫度零下20度。張漢暉大使和哈薩克斯坦總統圖書館副館長沙伊梅爾格諾夫前來迎接我們。他們對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張大使親自送我去賓館。由阿斯塔納機場到阿斯塔納市路途并不長。進入阿斯塔納市,到處白雪皚皚,給我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阿斯塔納不到20年就建成為一座完全現代化的城市,有些出乎我的預料。盡管現代化,一月的阿斯塔納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顯然不是一個舉行國際會議的季節。但為什么張大使和哈薩克斯坦方面邀請我們這個時候來?出席研討會和座談會,與張大使和使館人員以及哈方人士接觸使我明白了,這是因為雙方都看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正面臨一個難得的大發展機遇。這是由天時、地利、人和所決定的。

天時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國際關系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亞洲在全球的重要性正在上升。這是幾百年來國際關系中影響最深遠的變化。

二是從世界全局看,當今世界有三個中心,動蕩、局部戰爭、沖突和仇恨的中心在中東和北非。這種狀況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有人預言會持續30年。危機疊加的中心在歐洲。歐洲東部的烏克蘭危機,南部毗鄰全球動蕩的中心,難民潮、恐怖襲擊一浪接一浪,再加上歐洲內部的危機,歐洲人疲于應付。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在亞洲,這里講的亞洲是東亞、南亞和中亞。亞洲盡管面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但這并沒有影響其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的地位。把三個中心聯系起來看,就會發現亞洲所面臨的戰略機遇期依然存在。

三是東亞和中亞加強經濟合作的必要性進一步突出。中國經過30多年大發展后,增長速度放慢,進入了一個經濟轉型期,從原來過度依靠出口和投資,逐步轉向消費、出口、投資協調拉動的可持續增長模式。中亞國家對資源出口的依賴性比較大,能源和資源的出口就占到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半壁江山。然而近兩年來,石油價格、大宗初級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下降,資源出口依賴性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急需發展國內的制造業。而在這方面,中國與中亞國家的互補性極強。

地利有三層含義:一是中亞和中國都處于經濟上升期的亞洲。二是中國和中亞毗鄰,交通方便。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有5條公路、2條鐵路。兩國邊境有5個口岸,都相當繁忙。三是兩國是實現“一帶一路”這一歷史性宏偉倡議中的重要合作伙伴?!耙粠б宦贰钡某h最早是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時,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說時提出的。習近平主席選擇在哈薩克斯坦提出這個意義深遠的倡議也絕非偶然。

人和是最重要的。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沒有任何根本的利害沖突,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很多。自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兩國經貿合作發展迅速。1991年中哈貿易額僅為3.7億美元,2014年上升到172.5億美元。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存量已達65億美元。

人和特別是指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很好。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與中國歷屆領導人關系都很密切。近兩三年,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來往特別頻繁。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了哈薩克斯坦。2015年9月納扎爾巴耶夫對中國進行了回訪,并出席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兩位國家元首還多次在多邊場合舉行會晤。

2014年12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根據中哈務實合作發展的情況,并結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的“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馬西莫夫總理就開展中哈產能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2015年1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會見了馬西莫夫總理,雙方就推進中哈產能合作深入地交換了意見。

2015年3月,馬西莫夫總理前往中國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會見了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進一步就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2015年6月,張高麗副總理訪問了哈薩克斯坦;8月薩金塔耶夫第一副總理訪問了中國。

12月馬西莫夫總理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并出席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會見了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兩國總理簽署并發表了中哈政府聯合公報。

在中國的對外關系中,中國領導人與外國領導人如此高頻率的互訪是罕見的。這些互訪是富有成果的,雙方一共簽署了12個合作文件,雙方合作的項目高達52個,總金額近240億美元,涉及冶金礦產、能源資源、機械制造、建材化工、基礎設施等領域。其中汽車組裝、聚丙烯兩個項目已經開工。輕軌、水泥、鋼鐵、采礦、風電、冶煉、鉀肥等領域的10個項目將于2016年內開工。十分明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為中哈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哈經貿合作包括產能合作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新時期。

人和還指中哈雙方心靈相通,都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安全上都面臨著三股勢力,即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的威脅。哈薩克斯坦19 9 1年獨立后,經濟發展迅速。1992年哈薩克斯坦的GDP僅為249億美元,2014年上升到2122億美元。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哈薩克斯坦人民的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張大使告訴我,在哈薩克斯坦沒有乞丐,治安也比較好,社會穩定。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在打擊三股勢力方面合作配合得很好。

中國1978年的GDP僅為1481億美元,2014年上升到10.3萬億美元。中國人民的生活大為改善,這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國人民深深懂得發展的重要性。

我在哈薩克斯坦與哈方人士接觸,大家談得最多的問題就是發展,如何把中哈之間的合作推進到一個大發展的新階段。

人和還包括兩國人員交往越來越頻繁。哈薩克斯坦在中國的留學生已經上升到2萬人,中國去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也在增加。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合作進入到一個新的大發展的階段,必將會帶動中國與整個中亞地區合作的發展。中亞五國地域遼闊,總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為6600萬。中亞和中國經濟上的互補性極強,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是不可能發展的,要想發展必須開展國際合作。中國與中亞地區的國家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總之,中國與中亞關系的重要性在上升,我真切地希望中國與中亞各國充分認識到當前的發展機遇,開展密切的交流與溝通,使雙方的合作越做越大。這樣不僅會造福于中國與中亞地區的人民,而且也會造福于歐亞大陸乃至全世界。

猜你喜歡
納扎爾巴耶夫阿斯塔納中哈
哈薩克斯坦6月提前大選
哈總統反對用其名命名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