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以來黨風建設亮點、成效及借鑒意義

2016-05-04 10:23李民
人民論壇 2016年12期
關鍵詞:黨風建設三嚴三實

李民

【摘要】中央狠抓黨風建設,接連實施了八項規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三大舉措,解決了反腐敗“不敢”“不能”“不想”問題。步步舉措如春風化雨,伴著溫暖的陽光滲入民間,弘揚、引領社會正風正氣上升,遏制、蕩滌社會歪風邪氣。

【關鍵詞】黨風建設 三嚴三實 社會風氣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自黨的十八大始啟動“全面從嚴治黨”治國理政戰略以來,從狠抓黨風建設開局,八項規定起步,牽住了關系到黨的整體建設的牛鼻子。三年多來,個個舉措步步緊跟,步步深入,成效顯著;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端正黨風;引帶民風,固本強基。

狠抓作風建設勢在必行

黨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風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在思想、政治、組織、工作、生活各方面一貫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是黨的性質、宗旨和世界觀在行動上的表現,反映黨的整體風貌;是黨的各項建設的綜合外在表現。人民群眾就從自己身邊的黨組織、領導干部、黨員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去判斷和決定自己對黨的態度。黨風關系到人民群眾對黨的人心向背及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一心為著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斗爭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傳統作風,親密的黨群關系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黨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從奪取政權前夕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主席關于執政后對黨員干部的“兩個務必”教誨,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多次頒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的文件和決定,為的就是繼續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日新月異,成果舉世公認。環境的變化,物質的充裕,生活條件的優越本可用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卻使有些人忘記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脫離群眾成了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最大危險,公共權力的誘惑成了中國共產黨面對的最大考驗。由于改革沒有到位,各種欲望可以用實質上難以得到監督和制約的公共權力去滿足,這使一些黨員干部喪失理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侈作風屢禁不止……在一些部門,老的勞動模范不再被頌揚;對新的模范置若罔聞,不以為然;一些仍然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黨員干部甚至被恥笑為“傻子”“怪人”。所有這些與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背道而馳的惡劣行徑,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和深惡痛絕。再不下狠心真正徹底正風肅紀,黨以往取得的成就必將前功盡棄,后果不堪設想。

八項規定震懾、遏制歪風,端正“為了誰”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上任,旋即頒布八項規定,全國人民眼前一亮,高度關注。

八項規定在黨的建設中屬作風建設。黨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否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鑒別優良和惡劣作風的標志和分水嶺。一切好的作風都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反之,一切不良和惡劣作風都以脫離人民群眾為特征。脫離人民群眾的執政黨都要下臺,這是一條鐵定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價值取向,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以人民為中心”。中央由此開局起步,鏗鏘有力,深得人心。

八項規定從人民群眾最直觀、最關切、最反感的問題入手,一開始就形成了強大的社會氛圍和陣勢,強烈震懾了違法違紀者,遏制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歪風邪氣。一些長期無視黨規國法的黨員干部,從八項規定頒布開始忍著、憋著,等待、盼望這陣風趕快過去;看到中央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常抓不懈,越抓越實,覺得自己沒有盼頭,考慮是否該收手了;后來風頭越來越猛,看到執行八項規定沒有截止的意思,無論心里怎么想,表面上是不敢再明目張膽、有恃無恐地無視黨紀國法了。八項規定強力實施以來,解決了“不敢”的問題。

八項規定取得了良好成效,黨員干部明確了作風建設不再是說說就了事,違紀違法真的會受到處罰;清楚了八項規定不是一陣風,作風建設是進行時,永遠在路上,做個黨員必須遵紀守法;體會到要自覺遵紀守法,需要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終生礪煉高尚道德品質。首要解決為了誰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為了誰的問題,無法主動自覺遵紀守法;如果只靠忍耐,稍一不慎,便會犯錯誤,一失足成千古恨。

八項規定取得顯著成效,主要經驗在于以下方面。第一,中央帶頭,上下一致,沒有特殊的黨員干部,執行起來便雷厲風行,暢通無阻;第二,把端正黨風細化到可操作的具體要求、規定,便于落實和監督、檢查及違規處罰;第三,從實施起就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及時檢查,公開懲處結果,震懾邪惡,提升正氣;第四,絲毫不放松、不懈怠,步步跟進,層層深入,越抓越緊,越做越實,讓人民心順,使盼望風頭快快過去者絕望。

黨風好轉必然會影響政風,帶動民風。公款吃喝玩樂的享樂、奢靡之風收斂了,社會上一些專門靠著公款消費支撐橫行一時的各種服務行業支撐不下去了,打著合法經營招牌的違法行業會館所紛紛倒閉、關門或改為正當行業服務于社會民眾。社會上由公款享樂、奢靡之風而流行泛濫的媚權勢、媚大款、媚惡俗、笑貧不笑娼等邪惡之風、污穢行為不敢再堂而皇之、明目張膽地猖狂行事,那些依傍著權勢的膽大包天從事“黃、賭、毒”的“能人”們或收手不干,或轉入地下,或靜待時機東山再起。歪風邪氣下降,正風正氣自然上升。社會上為平民百姓服務的店鋪場館增多,服務態度也大為好轉;各個媒體亦增加各種為民、益民、樂民的節目;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感油然而生。社會民營企業家們從八項規定的實施與成效中悟出了自己必須也只能依法經營。其中一位深圳的民營企業家說:“這可不只是八項規定,這是實實在在地抓法治,不能違法,必須守法,違法早晚要被抓?!?/p>

狠抓黨風,八項規定強烈震懾邪惡,為全面從嚴治黨開了個好頭。不僅端正了黨風,同時在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上不斷正本清源,重塑了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黨風的端正帶動政風、民風好轉,暖意回溫,正氣凜然上揚;人民群眾從中看到了希望,發自內心地擁護中央和中央頒布的八項規定,并為取得的累累碩果拍手稱快,中央的威望也與之俱增。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立程序,明確“依靠誰”

中央狠抓黨風建設的第二個舉措是在常抓不懈八項規定的過程中,緊接著在全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工作路線。親密的黨群關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這個優勢靠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獲得。中國共產黨的根本依靠是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黨力量的源泉。

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工作路線,即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生命線。它不但深刻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的認識論在中國共產黨各項工作中的體現和成果,也最清楚不過地顯現了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群眾須臾不可分的互相依存、互動的親密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路線則貫穿在黨的全面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如此,黨才為人民群眾所認識、了解、信任,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擁戴;中國共產黨才在一次次重大歷史關頭找到正確的航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然而,勝利了,有權了,成績大了,地位高了,離群眾也遠了卻也成為相當一部分干部的發展軌跡。有些人長期在領導機關,只會簽發文件,上傳下達,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黨的群眾路線,更不懂得如何做群眾工作。脫離群眾就滋長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心中沒有群眾就會毫無忌憚地貪戀享樂、奢靡,走向腐敗。由此導致干群關系、黨群關系緊張和群體事件的頻發。為了讓全黨明確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擺正自己的位置,學會做群眾工作,中央頒布八項規定之后及時在全黨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轉變作風,依靠群眾,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必要途徑。黨群關系如何是鑒別好壞作風的分水嶺。轉變作風,必須踐行群眾路線,學會做好群眾工作。黨的群眾工作就是指:為了完成黨的中心任務,黨員、干部和黨的組織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群眾所接受并得到貫徹落實 ,同時了解群眾的愿望,采集群眾的聰明才智,為下一步決策做準備。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過程,就是黨群互動,密切黨群關系的過程,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相契合,實現黨的目標的過程,同時還是為下一步發展做出正確決策的必然過程。群眾路線的運用貫穿在黨的群眾工作中。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黨員干部納入到群眾工作的程序中,有計劃,有部署。十八大報告向全黨明確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從狠抓黨風做起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舉措。為此,中央專發指導文件,全面部署。

一是將每一個黨員干部納入其中。按照中央的通盤考慮、整體部署、統一時間和內容要求等,各個地區部門單位結合自己的時間制定出自己的具體目標,內容,要求,步驟。由于從中央做起,層層領導機關帶頭,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深入,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被納入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工作程序之中,學會做群眾工作的實踐鏈條里了,那些還惦記著以權謀私、違法亂紀的人或不能,或無暇去做違法違規的事了。

二是提高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素質與能力。不會做群眾工作的“三門”干部、機關干部、青年干部在這個依靠人民群眾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體會到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學會了做工作的正確方式方法。實踐活動鍛煉了黨員干部,人民群眾也在這個公開的活動中不僅受益于活動的成果,也清楚了黨組織、黨員干部應該如何正確工作;同時也在參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內外互動活動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素質,增長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監督能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夯實了八項規定成效,正派的干部受到稱頌,民間的勞動模范、老實人又抬起頭來。誰再無視群眾,脫離群眾,不走群眾路線做工作,搞“四風”,群眾有看法,不會答應。

三是探索和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各地涌現了許多基層為民服務的民生工程探索。如深圳市龍崗區的“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既轉變了政府職能,鍛煉了干部,又服務了民生,提高了居民素質和基層組織的自治能力。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完善黨內法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搞清“我是誰”

狠抓作風建設,端正黨風最根本的是讓黨員干部堅定信念,不想違法亂紀,不想腐敗。

在全黨縣處級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深入到人的思想精神層面,明晰、培養為人從政的基本道德品質,明白應該做個有道德的合格的黨員領導干部,并自覺分析、認清自己到底是個什么人,應朝什么方向努力;《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的相繼出臺則從制度建設上鞏固了八項規定實施以來的中央從作風建設狠抓從嚴治黨的各項活動的成果;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又作為經常性思想教育延伸到全體黨員,筑牢思想防線。如此種種舉措,逐步構建起從“不敢”到“不能”又到“不想”頂風違紀、違法亂紀的黨風建設的有益活動方式、方法、制度體系。這些都有力地還原和保證了體現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的應有形象和作為。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八項規定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結合在社會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與教育活動,帶動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又開始在民間引起重視和廣泛傳播,如勤儉、節約、樸素、簡潔、尊老愛幼、正直、善良、為民為公的行為和人得到尊重和贊許;一些地方曾經日漸盛行的貪圖享樂、羨慕奢華之風得以收斂,“黃賭毒”不易再見天日、日漸衰退;民間污穢、濁氣下降,正風正氣得以伸張、發揚,人們由衷地關心國家大事,支持中央的大政方針,熱愛祖國,擁護我們的社會主義。

黨風建設帶動民風改善可借鑒的經驗

黨風帶動民風最值得借鑒的經驗也與中央狠抓作風建設的各項舉措相關。

第一,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樣才能遂民意,得民心,才能推動社會道德風尚建設。

第二,每個黨的最基層組織即街道辦事處、社區黨組織、行政村黨支部、自然村黨小組的黨員干部用良好的作風關注民意,服務民生,讓每一個民眾感受到他們春風化雨般的真情實意,激發民眾熱愛集體的公心,友善親人、鄰人、他人的愛心。

第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細致化、具體化到可以落實到每一個人。即通過基層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和以身作則,由黨組織發動、帶動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村莊、社區等民間社團組織,街道、社區居民自發啟動、商議,形成并最后制定出適合各自特點的諸如鄉規民約類的規則,實現每個社會的最小細胞成員都能夠做到自我約定、自我遵守、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中央狠抓黨風建設的步步舉措如春風化雨,伴著溫暖的陽光滲入民間,弘揚、引領社會正風正氣上升,遏制、蕩滌社會歪風邪氣,極大激發蘊藏于民間的正能量,得到了中國最廣大基層百姓、廣大普通黨員和有良知的黨員干部的衷心擁護。

全國人民相信,隨著中央狠抓黨風建設的持之以恒,中國必將是正直、正知、正念、正能量者的天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能克服艱難險阻,也必將能乘風破浪,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掃清征途上的障礙,在本世紀中葉,帶領人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用典》,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年2月。

責編/張夏夢 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黨風建設三嚴三實
從朱德家風看當代黨風建設
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破立之道
簡析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嚴”與“實”
紀檢監察部門的條件及發揮有效作用論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