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詩人”的《雨巷》

2016-05-04 06:38王為
儷人·教師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雨巷藝術特色

王為

【摘要】《雨巷》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閱讀與欣賞”中的課文,《雨巷》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復雜朦朧,教學時,既可以把她當做一首政治詩來解讀,也可以單純把它看作一首愛情詩來閱讀,還可以把它理解為詩人對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哲理詩來理解。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

【關鍵詞】《雨巷》詩歌賞析 主題探討 藝術特色

《雨巷》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復雜朦朧,教學時,既可以聯系時代背景作解讀,把這首詩看成詩人在那個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種情緒的反映;也可以單純把它看作一首愛情詩來閱讀,一位青年在細雨蒙蒙的江南小巷邂逅一位姑娘后的情感抒發;還可以把它理解為詩人對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哲理詩來理解。

《雨巷》發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說月報》的第19卷地8號上,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小巷梅雨時節的陰沉雨景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暗喻為“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只有梅雨綿綿。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拔摇痹诠录胖腥詰阎鴮γ篮美硐牒拖M你裤脚c追求中?!拔蚁M曛?,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痹娭小岸∠阋粯拥墓媚?,”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恐迷惘的心境的真實反映。這首詩約寫于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到了黨的宣傳工作中。1927年3月,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八囊欢狈锤锩兒?,不得不避居于上海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一、詩歌賞析

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空蕩蕩的小巷,只有詩人一人在雨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流露出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人物,他希望碰上的一個這樣一個人物。第二節到第六節寫了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從出現到消失的全過程。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但是,她卻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太息般的眼光”,然后,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的飄過去!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邦j圮的籬笆墻”正是詩人希望破滅的象征,“丁香姑娘”終于消失在雨巷的盡頭。詩的最后一節,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的獨自彷徨,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那個鏡頭重放了一遍。收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二、主題探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痹姼璧蔫b賞就是欣賞者通過藝術想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等條件的差異,學生們對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要盡力展開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盡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如下表:

因此,對于詩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同學們更傾向于愛情詩的理解。

三、藝術特色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對于美好的東西,我們都想得到,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自然會痛苦失落?!队晗铩返某晒φ谟诖魍鎸懗隽宋覀兠總€人都曾經體驗過的一種感情,那就是“憂傷”。詩歌把詩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傳輸給我們,使我們產生了共鳴,每位學生都可以想象在江南纏綿的雨中撐著一把油紙傘,走過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走進那條細雨迷蒙的小巷中,體驗一下在小巷中彳亍獨行的意境。因而對于這首詩的欣賞,不知時代背景和詩人身世的讀者,也許會尋著詩人所呈現的雨巷,把它當做一首單純抒寫憂怨或抒寫愛情的作品去理解,去品嘗;而知道時代背景和詩人身世的讀者,卻可以更深一層地去發掘它的象征意義,即領略出這是詩人在以雨巷中丁香一樣的姑娘的飄然而去作為象征,抒寫大革命退潮后無法排遣的憂郁與惆悵。

《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樣的姑娘,顯然受到命運的打擊,但她沒有乞求或頹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樣的嫵媚動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依然昂著的尊貴的頭,像一面旗子一樣地忍受著落到頭上的磨難。詩人在這里堅持了人的尊嚴和頑強生命力的思想。

猜你喜歡
雨巷藝術特色
戴望舒《雨巷》(節選)
淺談《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
《瑯琊榜》淺評
雨巷,你可曾記得我
讀寫:讓學生行走在“雨巷”中——基于戴望舒《雨巷》的情境讀寫
初戀是條幽深的雨巷
夢中的雨巷
《雨巷》與《再別康橋》比較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