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淡,絢爛之極也

2016-05-09 12:56李倩
青年文學家 2015年5期
關鍵詞:詩風宋代

李倩

摘 ?要: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提出了中國美學史上兩種不同的美的理想即錯彩鏤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前一種美強調追求文字的華麗、雕琢,而后者則突出在樸實、平易的文字中表現作者的思想與人格。這二者之間沒有孰優孰劣的差別,但縱觀整個宋代詩歌發展的過程來看,宋代詩歌極大地表現出了對平淡詩風的追求和崇尚。

關鍵詞:宋代;詩風;平淡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01

宋初詩人王禹偁的詩歌體現了他自身從學習白居易到學習杜甫詩歌的轉變。白居易的詩歌有時顯得過于坦露、直白,而對杜甫詩歌的學習、借鑒則導致了詩人對淺俗平易的白體詩風的超越,使他的詩歌情感含蓄委婉,表達上更加平易流暢、自然脫俗。他的詩歌《村行》中兩句“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描繪了鄉村野外的景象。沒有運用華麗、綺靡的字眼,但卻讓我們從自然平淡、簡雅淡古地描繪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也讓我們看到了宋初詩人對平淡之風的初步追求。

宋仁宗慶歷前后,在歐陽修的影響與倡導下,有一批詩人對詩歌進行了革新,其中有些詩人沿著平淡詩風的道路繼續進行開拓與探索?!白髟姛o古今,惟造平淡難”,表現了詩人梅堯臣對平淡詩風的追求。詩人在詩歌創造中同樣踐行者這樣的審美理想。在《東溪》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詩人無意于雕刻文字,而在自然、平易流暢地敘述中讓我們清晰地體會到純凈樸實、深遠閑淡的自然之美。詩歌的最后兩句“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币馕渡铋L,尤為蘊藉,讓我們看到了他的詩歌中超越雕潤綺麗的老成風格。處于同時期的王安石對平淡詩風的追求主要是他于晚年創造的極具代表性的荊公體小詩,這些寫景抒情的絕句體現了王安石詩歌追求深婉不迫之趣的藝術風格?!稌栂壬凇返那皟删洹懊╅荛L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自然簡練地描繪了閑適自然的生活場景。最后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不僅對仗,而且十分巧妙且富于意味地表現了生活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這類詩看似平常,但其實構思深刻并且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深而不露地寄寓在字里行間中,可謂豐神遠韻。

北宋后期詩歌中作為文壇上首屈一指的大家蘇軾同樣在詩歌中表現出了對平淡之美的追求。蘇東坡自己曾說:“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這樣一種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詩風追求同樣反映了詩人的人生追求。正如詩人在《東坡》中所寫“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鏘曳仗聲”。詩人內心中的清曠與淡定在詩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樣一種超脫世俗而達到至高境界的平淡之美,我想是詩人在一生經歷了諸多磨難與坎坷之后,內心上的豁達與達觀的間接表現。

與蘇軾處于同一時期并且作為蘇軾學生的黃庭堅在追求平淡詩風的道路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黃庭堅前期的詩歌風格為生新廉悍,到后期黃庭堅在對自然之景地刻畫中變得十分老成,“平淡而山高水深”成為黃庭堅詩歌創作的價值追求。在《跋字瞻和陶詩》這首詩中,詩人用極其精練的語言描繪了隱士的高雅生活,詩人的描寫可謂是平淡質樸、精光內斂,體現出了黃詩的老成境界。

作為江西詩派的重要詩人陳師道在宋詩追求以平淡為美的詩歌創作中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陳師道在作詩中崇尚“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寧粗毋弱,寧僻毋俗”。他的詩“于淡泊中醰醰乎而有純味。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與流連往復,而不能自已”。其詩外表質樸無華、簡潔精練,但運思遣字都很有工力,這是在脫凈風華綺麗之后一種意蘊深厚的平淡風格。

宋代詩人對平淡之美詩境的大力開拓,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自然、清新的美。特別是于平淡中寓含理性的哲思,更是饒有意味。與“列律鏤錦,雕績滿眼”的美相比,我更喜歡“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更欣賞在經歷宦海沉浮,諸多人生坎坷之后,宋代詩人內心的平靜、曠達、閑適,真可謂“平淡,絢爛之極也”。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編

[2]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宗白華編

猜你喜歡
詩風宋代
以健為美,力求詩風剛健
融古化歐的詩人
以《全宋詞》為藍本看宋代歌妓詞人及其詞作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展的影響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學苑詩風
淺探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有效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