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三國演義》

2016-05-09 14:33王琪宋文佳
青年文學家 2015年30期
關鍵詞:謀略人才觀三國演義

王琪+宋文佳

關鍵詞:三國演義;人才觀;謀略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0-0-01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代表之作,享有很高的聲譽和評價。三國以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矛盾斗爭為主要線索,最后由晉統一全國,三國鼎立的現象消失,國家重新統一??催^《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部小說精彩的給讀者展現出了當時那個年代矛盾尖銳又復雜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方面所用到的思想,在后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三國演義》不僅僅給我們描寫了三個國家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同時也向我們塑造了三國時期各國正確的人才觀。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是一個呼喚英雄并為英雄產生及為英雄們演出叱咤風云的壯劇準備好廣闊的舞臺的時代。許多能人異士在這個時代發揮出了自己最大的作用,對歷史的進程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三國領袖們無數精彩的故事讓我們為之欣喜、為之肅然起敬,他們的故事世代相傳,千古不息。

小說《三國演義》剛開始的部分,也許大家對劉備三顧茅廬是最為熟悉的,還有就是劉備任用龐統等故事。其實三國演義中三國鼎立的現象為什么會持續這么長的時間,很大程度上和他們的君王有關系。因為這些君主都可做到招賢納士,有正確的人才觀。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曾三顧茅廬,可以看出他對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最后也可以看出,劉備打下的江山,諸葛亮的功勞可以說是最大的。孫權善用周瑜、黃蓋等人,曹操善用郭嘉、司馬懿等人。善用人才對國家的發展的影響可是不可估量的。

東漢靈帝十年時為了平息十常侍之亂,大將軍何進召董卓引進京城去平息戰亂??墒堑阶詈蟀l展成了董卓權傾朝野,無惡不作,禍國殃民。于是各路諸侯開始聯合起來,最后形成以袁紹為首的總指揮的指導下開始了討賊活動,就這樣開始了三國的漫漫長路。世人對曹操的評價:治國之能人、亂世之奸雄。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絕對可以算是一個善用人才的人。曹操最開始討伐董卓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校尉。到最后他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兵力,招賢納士,最終發展了自己一股強大的力量。曹操一生多疑,不管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會完全相信。在小說最開始的時候,陳忠和曹操去投靠曹操熟悉的一位老伯。老伯為了給曹操接風,所以命家人磨刀去殺豬好生招待。曹操當時刺殺董卓未遂,成了朝廷追拿的逃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以為自己的伯父因為想得到官府的賞銀,所以打算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去交換,就殘忍殺害了伯父全家人。最后才知道實情,磨刀只是因為要殺豬好生招待他。雖然這個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還沒有開始他的“三國之路”。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的性格。不過,即使曹操生性多疑,但是在謀略、軍事等方面,曹操還是可以正確的去判斷,可以讓其謀士、將士、士兵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能。曹操一生中身邊的謀士眾多,這也是曹操也以成為三國當中實力最強的一方的原因。雖然曹操到死的時候,也未能統一全國,可是因為他強大的軍事領導才能,以及任用人才正確的人才觀,使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方霸主。曹操身邊的謀士眾多,著名的有郭嘉、劉曄、司馬懿等人。正是因為這些謀士在曹操的身邊出謀劃策,而且曹操也能夠用賢舉賢,從而成就了自己偉大的事業。官渡大捷、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很典型很有代表性的事例。

三國鼎立當中,另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蜀國,也是得益于劉備廣納人才的正確的人才觀。劉備最開始的時候一心只是想恢復漢室,除掉奸臣董卓,但最后在桃園與關羽、張飛結為兄弟,“桃園三結義”在歷史上也稱的上是一段佳話。在那個時候劉備因為經驗尚且不足,還經常打敗仗,最后有了謀士徐庶之后才扭轉了常遭敗站的僵局。然后,經過徐庶的推薦,劉備放下身份,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當時的諸葛亮雖只是一介書生,隱居茅廬,但對天下格局有著極為清晰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被授予“臥龍”的美譽。劉備能夠放下自己的身份三次去請諸葛亮,這也正是江山易得,良將難求啊。所以,劉備這次三顧茅廬得到的不僅是諸葛亮,許多賢才紛紛來投靠劉備,一致認為劉備是一個重視人才的賢主,在劉備的帶領下,必然能夠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也能收到禮遇。所以劉備能夠躋身于三足之列,完全取決于諸葛亮等人一次次正確的謀斷。軍事上劉備擁有諸葛亮這樣一位天才軍事家,戰場上驍勇的將軍戰士也不在少數,如趙子龍、關羽、張飛、黃忠等均是能征善戰的勇士。也正是劉備這種任人唯賢的政策,使得劉備在去世之后,那些將領仍然愿意終于蜀國,不離不棄。

論智慧的話,三國時代那位羽扇綸巾的軍師、丞相諸葛亮,可謂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智慧的象征,是中華民族公認的智慧之神。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就以“智多星”的稱號。公元207年時,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后,他下山開始幫助勢單力薄的劉備開始攻打天下。正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智慧謀略,讓劉備一次次的走出困境,取荊益兩州、三分鼎立、成就帝業。也正是由于他的智慧,才能讓“扶不起的劉阿斗”劉禪坐穩江山,長期與強大的魏國抗衡。

鄧小平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人才,只有你大膽地使用,才能培養出來,對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開手去培養?!蔽覀兌记宄孛靼?,發展人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是我們當前社會發展,我們國家發展更快更好的必然選擇。正確的學習三國中的人才觀,發掘出更多有才能的人才,這樣社會國家才能更好地發展富強。

參考文獻:

[1]蔣正冶: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三國演義》主題研究述評, 2007(1).

[2]陳遼:謀精粹古為今用——讀《“三國”智謀精粹》.

[3]邊勛:論《三國演義》中智謀描寫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價值.

猜你喜歡
謀略人才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騙了你多少年
馬克思主義人才觀視野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龔自珍的人才觀
以多元人才觀為引導,深化朝鮮語專業人才培養
毛澤東在反“圍剿”中的軍事信息謀略
諾曼底登陸戰役的謀略運用及其啟示
中國古代兵家謀略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