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時代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的經營管理比較

2016-05-10 16:36劉丹
商場現代化 2016年8期
關鍵詞:購物中心零售業

該成果為鞍山市科技局2014年課題《電子商務平臺對鞍山服裝產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基于產業集群的遼寧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研究》課題(課題編號JG4EB001);遼寧省教育廳2014年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基于遼寧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課題編號W2014182);遼寧省職教學會2015年課題《基于大學聯盟的高職教育集群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研究》(課題編號LZY15154);2015年度遼寧省社科聯與高校社科合作項目《轉型期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課題編號lslgslhl-005)

摘 要:我國正處于零售業的變革時期,電子商務的迅速普及和各種新的業態不斷出現,以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為代表的新業態逐漸取代百貨公司和雜貨店。而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因不同的市場定位,經營管理也存在很大差異。針對目前我國零售業的發展趨勢,分析了中國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的經營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并對其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零售業;超級市場;購物中心

2002上半年,沃爾瑪躍居世界500強之首,而美國另一大零售企業凱馬特公司破產。兩者同創于1962年,40年后的不同命運值得零售業經營者深思。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新的零售模式不斷出現,以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為代表的新業態逐漸取代百貨公司和雜貨店,其不僅要面對網絡購物的沖擊,同時也要面對外資零售企業的挑戰。

一、中國零售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的現代零售業從1900年俄羅斯人在哈爾濱開設的第一家百貨店秋林公司起,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變化。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百貨業的巔峰時期,90年代起日漸衰落。1997年,百貨業的虧損面達12.4%,1999年升至33.3%。2000年以后,百貨業舉步維艱,紛紛倒閉或轉型。按照生命周期理論,新的業態開始出現并逐步發展壯大。出現了超級市場、購物中心、電子商務等。1997年,我國消費品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狀態,競爭加劇,消費結構、觀念、行為隨之變化。近年來,外資零售業大舉入侵中國市場,其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嚴重威脅著本土企業在本商圈的霸主地位以及新興業態,如超級市場、購物中心的發展。

二、中國超級市場的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內地引入超級市場的概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1981年4月12日,廣州友誼商場附近開設了第一家超級市場,占地270平方米,3個結款臺,采用外匯結算,服務對象主要是外籍人。此后,佛山出現了第一家用人民幣結算的超級市場。

超級市場是指實行自助服務和集中式一次性付款的銷售方式,以滿足消費者對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購足的零售業態。其主要特點是薄利多銷,采用大工業的分工機理,實行對零售經營過程和工藝過程專業化和現代化的改造,國際上已普遍實行連鎖經營。

1.中國超級市場的經營現狀

超級市場把現代工業流水線作業的生產方式用于經營管理,實現了商業活動的標準化、專業化、集中化、簡單化。使商業經營轉變為可管理的技術密集型活動,資本運作趨于理性。

目前,我國的超級市場規模較小,很少形成連鎖經營。商品品種少,尤其是生鮮食品不足,與供應商缺乏合作,在物流配送上沒有形成信息網絡。90年代末,一些大的外資店涌入中國市場。1995年,家樂福進駐北京,1996年,沃爾瑪進駐深圳,麥德隆進駐上海。同時,一些國內的超級市場開始倒閉。如廣州陽光超級市場、北京紅蘋果超級市場等。超級市場的地區性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

2.我國超級市場的發展趨勢

(1)規?;?/p>

超級市場在銷售上的特征,突出在其廉價的銷售,這是它與其他零售業態競爭的主要武器。要取得價格優勢,必然要降低成本,擴大銷量,因此擴大連鎖經營規模是我國超級市場發展的首要選擇。

(2)大眾化

超級市場是以普通顧客為目標市場的大眾化策略,是其多年來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超級市場除適量經營部分高檔進口商品外,應把國貨作為主營商品,大力拓寬中低檔品種。其經營應以日用品、食品和非耐用消費品為主,大規模的可擴展到服裝、家電等。其選址應遵循就近消費、方便購買、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功能、商圈內人口數量、交通及競爭狀況而定,避免在商業區扎堆。這一點上,沈陽的新一佳就是一個失敗的范例。新一佳位于沈陽市商業中心——中街,毗鄰興隆大家庭、沃爾瑪,遠離居民區,作為一個以日用品為主的超級市場選在商業中心地段本身就不是一個明智之舉,更何況又有大型連鎖超市圍攻,以關門告終是必然的。與此相反,像家樂福、樂購,都選在遠離商業中心的居民區附近,這樣既避免了為爭奪顧客而進行的價格戰,又方便了附近居民,經濟效益自然好。

(3)規范化

超級市場是大工業協作機理在零售業的集中體現,是把零售業推向標準化作業和規?;l展的現代流通業大道,規范化、標準化是企業運營的基礎。連鎖超市要實現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核算、統一管理。我國許多連鎖超市在統一采購配送上受阻,背離了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原則,很難實現規模效益。連鎖集團應建立物流樞紐——配送中心,實行統一規范的管理,按統一章法經營,保證統一的服務質量,沃爾瑪的成功與其自身完備的物流配送體系密不可分。

(4)自動化

超級市場的購、銷、存、運各項流轉應全面實現自動化。包括:商品銷售管理自動化,會計財務處理自動化,商品配送自動化,倉儲管理,流通加工自動化。電子信息技術的引入,推廣POS系統,電子訂貨系統(EOS),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

(5)信息化

隨著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的推進,超級市場的經營管理也進入了電子商務時代。最明顯的體現在多元化的電子支付形式的廣泛應用,微信支付、支付寶、借貸寶、百度錢包等新型的電子支付模式已經在很多大型超級市場被推廣,且受到了很多中青年消費者的喜愛。

三、中國大型購物中心的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

購物中心多是由房地產商或房地產商與零售商合資開發的整套商業設施,特點是占地面積大,倡導一站式購物,將商品零售,餐飲,娛樂,健身融為一體,滿足顧客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其大多以一兩家主力店為龍頭,功能以購物為主,并有餐飲,美容,休閑,娛樂健身,購物中心的交通一般較為便利并設有充足車位的停車場。

1.中國大型購物中心的經營現狀

國內大多數的大型購物中心的現狀是由各樓層的賣場經理來負責對店中店日常經營活動的管理。購物中心內的主力店和店中店經營管理沒有完全統一,只是零散的簡單組合在一起。信息管理部門沒有把各店的經營情況及時的公布,導致店與店缺乏必要的溝通,使得一些管理、促銷缺少統一,沒有形成共同繁榮的景象。

2.我國大型購物中心的發展趨勢

(1)大型購物中心的發展應該區別于超級市場,重視品牌的樹立

消費者具有一種精神滿足心理。既名牌產品除具有一般產品同樣的使用價值外,還能為消費者提供精神上的滿足。當擁有名牌商品已成為顯示其社會地位優越的標志時,購買者總是把價格與情感聯系在一起,通過購買實現心理上的滿足,這時消費者對高價格的心理追隨能力特別強。鑒于此,大型購物中心更應明確市場定位,樹立品牌形象。

(2)大型購物中心的商圈要向城郊擴展,并擁有更大的停車場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成為大眾消費品,一站式購物的大量性導致自駕購物的消費者群體增加,由此就產生了大量的停車需求。擁有足夠車位的停車場可以讓消費者在購物時沒有停車位難求的后顧之憂,也是提升購物中心的市場競爭力的有利因素。在零售行業的服務差異化逐漸縮小的背景下,構建大型停車場成為大型購物中心以差異化服務來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四、結論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零售業已經從社會生產系統的終端行業轉變為先導行業。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零售業在市場營銷系統中逐漸發揮先導作用。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作為一種具有發展潛質的業態來講,必然也有其自我完善發展的過程,只有通過學習流通業高度發展的先進國家的實際經驗,再根據目前我國零售的發展現狀,加以吸收、改造、完善、為我所用,此外,我國還應進一步健全零售業的統計制度,使統計項目和統計方式更加科學化、規范化,能夠反映經濟真實運行情況,從而為政府部門最終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可以使我們的國有大型零售企業少走彎路,快步地步入到健康、良好的發展軌道上來。

參考文獻:

[1]黃金平.《連鎖經營管理》[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2]大衛·E·貝爾,沃爾物·J·薩蒙.《零售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3]吳憲和,陳順霞.《流通經濟學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4]謝愛麗.《零售管理運作實務》[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5]林正修.《中小型零售業經營管理實務》[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劉丹(1980- ),遼寧鞍山人,鞍山師范學院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購物中心零售業
購物中心槍擊案震驚丹麥
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的逐步回歸分析
我國零售業技術效率影響因素的區域差異分析
零售業 餐飲業 到底誰模糊了誰?
61%的購物中心計劃三年內實行會員計劃
Retail Therapy
2014德國零售業展迎來開門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