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人群的中醫特色管理模式與實踐

2016-05-10 22:38白亞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失眠中醫管理模式

白亞亞

【摘要】現在對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本文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對失眠人群的管理,提出以下四種健康管理方法:尋找失眠病因、調整目標值和睡眠期望值、糾正睡眠的認識誤區、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配合,充分運用中醫古老的“治未病思想”進行失眠人群的管理。

【關鍵詞】失眠;中醫;管理模式;實踐

失眠是本人對自己睡眠的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到白天功能的一種主觀感受。失眠在臨床上主要有兩種類型,入睡困難和續睡困難。即從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到睡著的時間或夜間醒后再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甚至徹夜未眠。這種睡眠紊亂每周至少發生3次以上并持續6個月(至少1個月)以上;睡眠不好造成明顯的痛苦或影響到日間功能;并且不存在未解決的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沖突。[1]

1. 失眠的發病和防治現狀

失眠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各國在防治措施上各有其特點。在美國,有5000多家睡眠指導中心對失眠患者提供醫療幫助。在印度,修練瑜珈被認為是治療失眠的好方法。我國目前的認知心理療法與藥物療法往往能幫助病人取得部分療效[4],但由于睡眠與覺醒的機制未明確,患者對鎮靜催眠藥物其肝腎毒性與依賴性等不良反應的恐懼,而使患者常求診于中醫。運用中醫中藥防治失眠是中國一大特色。中醫藥在該領域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 中醫對失眠的認識[5] [6]

中醫把失眠稱為“不寐”、“不得臥”和“不得眠”等,其機制主要與陰陽學說、心神學說、腦髓學說、營衛學說有關。中醫認為,睡眠與覺醒的寤寐變化符合天人相應和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變化規律。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靈樞·邪客》篇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又稱藏神。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分而屬于五臟六腑,合而統領于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腦為元神之府”,為人神之所居,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和精神意識活動;現在臨床醫家認為,肝臟疏泄功能失調是導致現代失眠人群的首要原因,因為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情志致病導致肝疏泄功能條失調,肝就不能藏魂,而表現為失眠和抑郁等。

3. 失眠的健康管理模式

現在對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多數人不知道藥物治療以外的治療方法。在我國普通人群中對失眠采取的對策有:服安眠藥33.4%,少喝茶、咖啡32.9%,主動就診22.3%,喝中藥14.5%,喝酒13.1%??傮w治療滿意度為45.9%,許多存在認識誤區和采用防治方法欠妥當。因此在臨床上對失眠人群的管理,現提出四種管理方法:

3.1 尋找失眠病因(誘因)

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疾病、心情及性格、環境和藥物這幾方面。某些疾病引發的咳嗽、疼痛、心悸、夜尿頻等癥狀,自然會影響睡眠;而來自家庭、感情、工作各方面大的變故擾亂了心情,產生焦慮緊張、煩躁不安、驚恐、抑郁等不良情緒肯定睡不好覺。環境的改變,如噪音、強光、過熱、過冷、空氣污濁、蚊蟲叮咬等,以及睡前看興奮性強的影視節目、書刊,喝濃茶咖啡也是常見的影響睡眠的原因。另外,一些慢性病,需要服用各種藥物,有的藥物也會影響睡眠,例如咖啡因、去甲麻黃素、利他林、氨茶堿、阿托品、雷米封、激素等。找到了影響睡眠的原因之后,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消除,才可安然入睡。

3.2 調整目標值和睡眠期望值

3.2.1調整人生目標值

臨床觀察發現,失眠人群中絕大多數是做事認真,追求完美,所以把自己的目標值(包括工作、名譽、地位、經濟、感情、家庭等)定得過高,超過了自身所能達到的水平。下調一點,甩掉一些不甚要緊的包袱就輕松多了。

3.2.2調整對睡眠的過高期望值

失眠者羨慕別人睡得香甜,而對自己的睡眠十分不滿。實際上每個人的睡眠時間、質量是有差別的。只要相對過得去就行,苛求自己往往適得其反。期望值調低一點就容易實現了。通過分析疏導使患者重新認識和正確對待自己的睡眠目標。

3.3糾正睡眠的認識誤區

臨床中發現,有不少失眠患者對于睡眠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第一,對睡眠時間要求過高:有人認為每個人都必須要睡足8小時的睡眠時間才算是一個正常的睡眠。睡眠不足8個小時就認為自己失眠了。實際上并不是以睡眠時間多少作為衡量睡眠狀況的評判標準。第二,對睡眠質量要求過高:訴說:“我已經好幾個月都沒合一眼” 。其實不然,許多失眠患者常在白天或躺在床上時都有打盹淺睡,只是對其不滿意而已(如果做一個24小時多導睡眠圖檢查就能證明)。有人認為多夢就是沒睡好,會影響精神體力及身體健康。其實夢本身是睡眠中的一個過程。人常說“夜長夢多”,睡眠時間越長夢就越多。 第三,將失眠的不良后果擴大化:認為失眠會引發心臟病或消化系統等多種疾病,把白天的焦慮、易怒、憂郁等都歸咎于失眠的影響,結果對睡眠產生恐懼,一到晚上或一上床就緊張更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

4 討論

失眠人群的健康管理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做好這項艱巨的工程,值得臨床醫家們去研究,探討出一條適合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并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對于如何去探索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個人提出應該善于探尋失眠發病、預防和治療的規律,應該大膽的突破固有的思維,把人放在一個生物―心理―社會這個整體模式中去綜合考慮,也就是我們中醫所提倡的整體觀念,充分運用中醫古老的“治未病思想”進行失眠人群的管理,特別是利用祖國的食療和針灸進行預防和治療失眠是未來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的亮點。

【參考文獻】

[1]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專家組. 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 [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2).

[4]趙忠新, 張紅菊, 黃流清. 失眠的治療藥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 26(11): 851-856.

[5]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第1版.

[6]劉艷嬌,高榮林主編. 中醫睡眠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5,第1版.

[7]林虹,李翔.施今墨先生治療失眠經驗淺析[J].天津中醫,

2000,17(5).

[8]姚憬.裘昌林治療不寐證臨床經驗[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01,15(3):15-16.

猜你喜歡
失眠中醫管理模式
帥燾運用加味酸棗仁湯治療失眠150例臨床觀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淺析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護理
高校網站安全管理研究與探討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