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病的全科醫療

2016-05-10 00:39楊麗莉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高血壓病

楊麗莉

【摘要】從現如今的醫療事業發展中可以看出,對高血壓病的治療方式已經趨于完善。高血壓病是一種人類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發病率相對較高,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地威脅。從長期的治療中可見,患者及其家人對高血壓病的病癥以及預防措施還不是十分了解,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提升。這一問題的長期存在,使得高血壓病的全科醫療顯得更為重要。本文中,筆者主要對高血壓病的全科醫療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地介紹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血壓??;全科醫療;診療分析;診療措施

從高血壓病的全科醫療上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內容包括第一部分的健康教育,第二部分的一級預防和第三部分的二級預防。最后,進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治療。只有將這幾部分相互結合,做好準備工作和后期的治療工作,才能從根本上治療高血壓病。在這一過程中,高血壓病人本身對這一疾病的認識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1、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

為了提升高血壓病醫療工作進行的高效性,研究人員對之前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通過分析發現,在不同時間段內的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逐漸提升?;疾∪藬得磕甓荚诓煌潭鹊卦黾?,上升趨勢比較明顯。另外,研究人員發現,患病人員的患病率和其年齡成正比。尤其是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眾,患高血壓病的幾率占45%-50%左右。但是,從調查中還會發現,人們對于高血壓病的知曉率非常低。也就是說,在對高血壓病進行控制和治療幾率也比較低。所以做好社區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2、高血壓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

對于高血壓病來說,影響因素眾多,其中包括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環境和行為的影響。由于人們所接觸的后天環境不同,血壓調節機制的作用發揮程度也就存在著差異。從相關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看出,高血壓病的遺傳因素僅僅占據20%左右,可見,后天的行為方式是直接的影響因素。比較典型的就是患者對食鹽的攝入量、精神因素以及飲酒和吸煙的程度等等。從臨床診療中可見,如果對后天的一些不良因素進行克服,就可以從根本上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同時,對患者進行積極地治療,完全可以對高血壓病進行控制,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2.1一級預防

所謂的一級預防,就是對那些存在著發病因素,但是還沒有存在高血壓病癥狀的人群進行預防。這種預防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工作人員需要通過社區居民的檔案情況來對這些人群進行篩選,這就是預防工作所面臨的高危人群。主要的預防措施是對選定對象的日常飲食進行規范,主要以清淡和高營養為主。同時還對食物中的鈣離子和纖維素等含量進行控制和規定。對于肥胖的人群來說,應該盡量減輕體重,保持鍛煉。另外,戒煙戒酒是至關重要的。保證這部分人群的心理平衡程度是保證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對這些人飲食和運動進行規定的同時,工作人員不能間斷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和講解。

2.2二級預防

進行二級預防工作主要是在一級預防的基礎上,選定疑似患有高血壓病的人群。要及時地對這些人進行確證,進而進行治療。從這一方面上看,主要的治療措施為落實一級預防的所有工作內容,通過采用高效、科學的治療方法來對高血壓病進行治療。治療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等進行檢查,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了解和明確,降低并發癥出現的可能性。另外,患者需要進行定期的血壓值測定,工作人員要對患者的用藥時間和用量進行說明。一旦出現嚴重的病情惡化,需要在第一時間內找到主治醫師進行治療。

3、高血壓病的合理治療

3.1要求病人自覺干預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覺接受醫務人員的監督,定期給病人測血壓并作記錄。

3.2必須參考每位病人年齡、病程、危險因素、靶器官的功能、既往用藥史以及并發癥等情況制定用藥原則,治療方案應盡量簡便,容易被病人接受,能夠堅持長期治療,選擇副作用少、價廉、長效的藥物。目前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5大類:

第一,利尿劑:降壓作用緩和,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尤其適宜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壓的治療,但長期應用可引起血鉀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膽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血脂癥患者慎用,痛風患者禁用。

第二,β-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緩慢,降壓同時不引起反射性心動過速,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壓患者。

第三,鈣拮抗劑:降壓迅速,作用穩定,適用于中、重度高血壓,尤其適宜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已證明鈣拮抗劑長期治療可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及死亡率。其長效制劑副作用少可用于長期治療。

第四,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對各種程度高血壓均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對伴有右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等合并癥患者尤為適宜。高血鉀、妊娠、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刺激性咳嗽,可發生于10%~20%患者中,停藥后即可消失。

第五,α-受體阻滯劑:可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因此較少作為一線藥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降壓作用平穩,適應癥與ACEI相似,但不引起咳嗽反應為其特點,可與大多數降壓藥物合用。

3.3為病人制定最佳治療目標

研究結果顯示:收縮壓降至138mmHg,舒張壓降至83mmHg,可使高血壓病人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30%;平均舒張壓從105mmHg降至83mmHg,每1000病人每年可防止4起嚴重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中風、和心血管疾?。┌l生;在得到良好治療的高血壓病人中,使用小劑量的乙酰水楊酸可使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降低36%;因此控制血壓是降低高血壓死亡率的基礎。

3.4注意保護靶器官的功能

血壓持久升高可引起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損害,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控制血壓可以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4、總結

全科醫療以人為中心,以維護和促進健康為目標,向個人、家庭與社區提供連續、綜合、便捷為特色的基本服務,非常有利于高血壓病的防治。隨著衛生改革的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的開展,全科醫療在高血壓等慢性病防治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宏華.13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與血壓控制率調查[J].中國藥師雜志,2011,25(6):22-26.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87-1291.

[3]邊平達等.13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與血壓控制率調查[J].中國藥師雜志,2011,25(6):22-26.

猜你喜歡
高血壓病
全真一氣湯治療中青年高血壓病驗案舉隅
基于“脾為生痰之源”探討高血壓病痰瘀互結證
中老年高血壓病的預防及蒙醫護理
藏醫藥對高血壓病的防治特點
我國高血壓病的空間分布研究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中醫治療高血壓病治法方藥研究進展
辨證論治聯合西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60例
高血壓病中醫病機探討
從兼并癥辨治高血壓病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