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改革,評價應陪著前進

2016-05-14 09:37田愛霞
未來英才 2016年8期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批評針對性

田愛霞

摘要:教師實施激勵性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保護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評價也應該相應改革。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評價效應和評價效果,才能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學生才能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包容性評價;針對性;批評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霸u價的目的是為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庇芯涿赃@樣說:蹲下來看孩子,蹲下來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多彩的世界。因此我們的評價不在是上綱上線的枯燥文字和條條框框。用發展的眼光評學生,全面全方位的評價。

一、改變評價舊觀念

當前對小學生評價內容仍然以成績為主。評價的目標比較強調考察學生的掌握知識技能,并以此作為考查學生能力的基礎。特別是在考試方面。學生只要記憶加苦練,再加細心,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取得好成績,就是好學生。大大遏制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這種評價反映出一種支離破碎的觀點,評價面只向事實性的知識和程序的技能,而不是高層次的技能。

二、改變課堂的習慣評價

《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正面加以指導。

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保護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評價也應該相應改革。當學生發言正確時,應使用“即時評價”肯定他的成績。當學生的回答錯誤時,應妥善運用“包容性評價”,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保持探索的興趣。由單純地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為評價的最終目標,用激勵的方式開發學生,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實驗證明,表揚和批評都能適當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表揚和批評運用的次數對學生動機的激發效果而言,表揚則應適當地多用。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對表揚的反應更積極,因為他們要想得到表揚太難。我們不僅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更應對那些好動的孩子寄予希望,指導他們的行為。因為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不僅可由內驅力來激起,更可由外在刺激引起。老師的鼓勵和引導是趨使學生接近學習目標的動機,能讓學生努力克服行為障礙,把老師的希望轉變為自身的愿望,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從而加強自己的學習動機,最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自我提高學習的內驅力,改變學習的不良行為。

三、評價要有針對性

對學生使用激勵性評價應該適當、中肯、具有針對性,不可泛泛而論、過于籠統,使學生聽起來糊里糊涂,針對小學生尤其如此。只說一句“你真棒”、“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等類似的激勵,其效果就不如具體評價的效果好。比如在在小學體育課上,學生作對了應有的動作,教師興奮地舉起右手,打個“V”的手勢,不僅給做對了動作的學生以鼓勵,還可以鼓舞其他正在努力的學生。老師在作業輔導時,發現學生有了一種解題的新思路,微笑著對學生點點頭,目光中飽含著贊賞與鼓勵——這些都是教師有意識的利用非語言因素的感染力量來增強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往往能起到“潤物細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效果。

四、評價的多樣化

每個學生的性格、學習程度、文化背景不盡相同,有些學生會因公開的贊賞而興高采烈,有些學生則喜歡個別的反饋和互動。有些學生看重物質獎勵。有些學生對教師的口頭贊揚不大看重,而對教師的評語評價很重視,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策略,給予多樣化的贊賞。激勵性評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生評價方法,要在科學的基礎上實施,既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找到前進的動力,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完善人格獲得發展。

1、適當使用評語評價。評語評價是教師給學生的“禮物”,不宜過于沉重、呆板,應用貼切恰當的形容與學生微微而談,寓教于生動風趣的文字,讓學生在愉悅中正視現實,改正錯誤,輕裝前進。

2、要善用批評。批評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某些無所適從的困難,總會面臨他人的批評。一味肯定的激勵性評價,只會讓學生盲目樂觀,看不清白身的不足,這樣的評價不僅不利于他們反思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教育過程中不能缺少批評,學生有了過錯,教師就應該給予適當的批評,并對其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可以使學生認清事實,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3、不輕易否定學生。歸因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都試圖維持一種積極的自我形象。因此,當發生好事時,他們很可能把它們歸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當發生壞事時,則認為這是由于一些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就算成績一貫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也不要給予否定,可以通過他其他優秀的方面進行激勵,樹立其自信心。激勵要以成功為導向。

五、評價已成功為導向

教師的期望有可能導致學習上的不同,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學得越多。比如小學生對于教師的期望感覺很敏感,如果教師對某一學生抱有較低的期望。不僅這位學生。其他學生也能感覺到這一點。從而相應地調整他們的想法和期望。簡單說來,學生時時都在注視著教師的行為,可以感受到這些行為之下的態度和期望。結果,學生很可能將教師對他的低期望內在化,降低他的自我期望值,這自然就大大削弱了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最初期望的精確與否。影響到教師最初對待學生的行為和學生的學習。然而,期望應該可以持續地被修改.以更精確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根據庫伯和湯姆的“持續期望”理論,教師應該盡量向學生表現出期望學生成功,并且會幫助他們成功的意愿。教師應該設定符合實際的目標,清晰地表達出來,為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簡而言之,必須保證每個學生大部分時候都是成功的,對于那些不愛學習或者對學習的自我評價低的學生,尤為如此。對于認為學習困難。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的學生,教師應該在布置任務和活動時,增強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激勵他們去嘗試更難的學習任務。從而,評價在不斷的改變中趨向更多學生的成功。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評價也要相應陪著改變。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評價效應和評價效果,才能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學生才能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學生的發展需要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觀念需要改變,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評價機制需要徹底的改善,老師所選用的評價標準只有為學生所認同,評價才有意義。才能不斷促進學生,完善人格獲得發展。真正實現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意圖的活動,教學才富有成效,評價才不會是一紙空談。

參考文獻

[1] “教育評價學”.

[2] 論激勵性評價的策略.當代教育科學.

[3] 關于“學生評價”教育科學研究.

猜你喜歡
激勵性評價批評針對性
應時而著,為事而作——議論要有針對性
學會“針對性”寫作
有的放矢,始得鮮明——議論要有針對性
評課如何做到“高、新、深”
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談教師對學生的“批評”與“懲罰”
印媒:克里訪印“批評”莫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