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民營經濟的調查與思考

2016-05-14 09:03曾昭山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株洲民營經濟

曾昭山

摘 要:近年來,株洲市民營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社會貢獻、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勢頭強勁。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金緊張、企業成本、產能過剩等問題日益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詞:民營經濟;調查與思考;株洲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8-0010-02

一、株洲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

近年來,株洲市民營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經濟勢力、產業結構、社會貢獻、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勢頭強勁。

(一)經濟勢力不斷增強,引領發展勢頭強勁

株洲民營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整體經濟勢力不斷增強。從株洲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和近兩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提供的數據分析,株洲民營經濟在固定資產投資、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業人數、財政稅收等方面表現突出,發展動力十足,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

1.整體經濟勢力不斷增強

“十二五”以來,全市民營經濟呈現穩步加快的發展勢頭。2010年,全市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697.5億元,增速為15.5%,高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54.6%。到2013年,全市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 128億元,比2010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57.9%。2014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 233.4億元,增速為9.6%,占GDP的比重達57.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 264.6億元,同比增長21.1%,是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的4.5倍。

2.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2010年全市民營經濟完成投資503.4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2.3%。到2013年全市民營經濟完成投資1 020.8億元,同比增長28.8%,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7.8%,比2010年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中,民間投資類占全部投資比重達80%,說明民間投資中產業項目投資比重更高,民營經濟發展動力更足、后勁更強。株洲市的民營經濟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民營經濟在領跑株洲經濟發展。

3.高新技術項目轉化的主戰場

株洲市依托電力機車研究所,以及鉆石切削、千金藥業、唐人神集團等優勢工業,建立了變流技術、硬質合金深加工、肉制品加工、農機裝備等31家國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技術中心,極大地提升了株洲市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據初步調查,全市近60%的科技項目是民營工業企業完成的,70%的專利技術是民營工業企業申請注冊的,4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也是由民營工業企業完成的。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行業分布更加廣泛

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013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一產業增加值57.3億元,二產業增加值747.1億元,三產業增加值323.8億元,民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1:66.2:28.7。相比2010年的7.5:61.5:31,一產業和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2.4、2.3個百分點,二產業則在整個民營經濟中所占比重上升4.7個百分點;相比2013年全部經濟結構比的7.9:60.2:31.9,雖然兩者保持同步的二三一結構,但民營經濟的一、三產業分別比全部經濟低2.8和3.1個百分點,二產業比全部經濟高6個百分點??梢?,二產業是推動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經濟結構得到不斷優化。

2.行業分布更加廣泛

近年來,國家政策不斷放開,市場準入政策不斷放寬。民營企業投資深入各行各業,不僅在傳統的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傳統行業有了廣泛的發展,而且在金融、教育、基礎設施、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領域也得到不斷拓展。

(三)社會貢獻不斷增加,為公益事業慷慨解囊

1.吸納勞動就業能力強

二、三產業民營經濟從業人員從2010年的110.5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125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79%。吸納了大量下崗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為大多數高校畢業生解決了就業問題,為城鄉居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

2.創造了大量財富,增加了地方財源

2012年,株洲市民營經濟上繳稅金107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半壁江山”;2013年全市民營經濟上繳稅金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占全部稅收的比重高達80%。

3.在扶貧濟困方面,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株洲市共有2 800多名非公經濟人士,706家非公企業,與486個村對接項目501個。參與蠟燭助教和愛心助殘、敬老行動,捐建“光彩學?!?2所。57家民營企業參與全市黨建幫扶工作,幫扶炎陵、茶陵縣32個國家級貧困村,幫扶資金達200多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共組織投資各項光彩事業、捐贈公益事業超億元[1]。

4.治理結構不斷提升,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1995年以前,株洲市民營企業主要是為獨資的形式,幾乎沒有私營股份有限公司。到了2006年,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私營企業的最主要的組織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比重仍然很小。到2013年,公司制己經成為了株洲私營企業主要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不斷突破以家族為核心的管理分配方式;同時,自覺引進先進的管理觀念和方法,建立了與現代化市場要求相適應的高效管理體制。另一方面,株洲市從2013年4月開始全面推進“個轉企”、“小升規”工作,鼓勵、引導個體工商戶向現代企業方向轉變,并出臺稅費減免、財政扶持、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完成“個轉企”5 783戶;新增規模企業608家 [2]。

二、當前株洲市民營經濟發展值得警惕的幾個問題

株洲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民營企業比重不斷提高,成為最具創新活力、最具成長性、吸納就業最多的市場主體。但也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民營企業資金緊張的矛盾加劇

從投資到位資金情況看,2015年同比增長12.4%,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在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的企業中,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數量占總數的比重最近兩月一直保持在44%以上。由于資金緊張,企業縮減了采購活動,部分行業間相互拖欠現象增多,銷售回款較慢,民間借貸風險開始凸顯。據調查,2014年11月,先后有金匯源、財富萬家、豐鑫老板“跑路”,后又有月神、星標、勇同、勝善等公司關門倒閉。短短半個月8家投資公司出事。資金緊張、現金流不暢,對目前企業采購、生產、投資等經營活動均產生了較大影響,給社會穩定也帶來了一定隱患,需要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切實緩解資金緊張矛盾。

(二)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突出

這一方面導致工業增速回升乏力,另一方面也導致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走低?;鈬乐剡^剩的產能,依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穩增長要求強烈的背景下,一定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遏制盲目投資的沖動,力求避免過剩產能進一步擴大。

(三)企業成本上升

近年來,成本上升一直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我們在一項關于“株洲民營企業成本調查”顯示:排名第一的是“人工成本”,占76%;排名第二的是 “社保、稅費負擔過重”,占54.5%。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物料采購價格和環保成本也在“上升”。分行業看,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制造業中的化工、醫藥、化纖、非金屬制品、鋼鐵、有色金屬和金屬制品等行業企業環保支出增加相對較多。

猜你喜歡
株洲民營經濟
株洲為何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激活民營經濟活力研究
對東北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再思考
對東北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再思考
探析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株洲推行PPP投融資模式的思路
東遼縣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考
童心畫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