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參與式教學的應用探析

2016-05-14 00:08孫翔姚愛琴
魅力中國 2016年7期
關鍵詞:原理馬克思主義教師

孫翔 姚愛琴

隨著時代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教育教學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原理”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原理”課教學的實效性,恰當地運用參與式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就討論式參與、談話式參與、案例式參與和體驗式參與等參與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探究,以期師生雙方相互參與、相互激勵,在互動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從而改善教學效果。

“教學無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原理”課的課程性質與地位決定了其教育教學的政治性、思想性、實踐性、應用性,這使得“原理”課突出的特點就是高度的理論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參與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人人參與,人人去嘗試,人人從動手,動腦,動眼,動心中獲得知識,“原理”課恰當地運用參與式教學,可以打破“老師拼命灌輸式的教,學生死記硬背式的學”的僵局,極大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應用參與式教學的意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的改革,思政課教師的授課方式也應與時俱進。參與式教學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平臺,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共同推進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旨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學習責任感,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益,[1]對“原理”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參與式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原理”課因其自身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課堂上“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扔筆記”的填鴨式教育,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完全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參與式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學生的主體活動及主體的發展。學習過程是學生這一主體對知識客體主動探究、不斷翻新和改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追隨者,而自始至終都是自覺主動的行為者。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按教學計劃的要求,對活動材料的選取、合作伙伴的選擇、活動內容的設計、展開和評價都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參與式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

“原理”課中運用參與式教學,強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參與到學習中來,它在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的同時,鼓勵師生、生生平等參與,對同一問題大家充分發表己見,相互質疑與答疑,共享成果,在這種建構與重構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同時,這種情形下,即便有學生想偷懶,出于自尊心及“參與”壓力的考慮,也必須迫使自己發揮潛能,培養獨立思考意識和問題意識,促使學生課外自己找文獻,思考并整理文獻,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參與式教學有助于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大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室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大多僅限于課堂,課堂之外的時間,學生很難在學校找到教師,公共政治理論課更是如此。參與式教學運用于“原理”課,很多活動師生在共同商議的基礎上,需要學生課外完成,這使教學活動從課堂延伸到校園乃至社會的廣闊空間,加強了師生在平等和諧交流中進行心靈的溝通。[2]另外,參與式教學運用于“原理”課,強調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雙向輸入,這有利于消除師生之間的誤解,有助于相互體諒。教師也會從學生的理解與支持中獲得鼓舞,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當然,參與式教學運用于“原理”課,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原理”課教學的實效性。參與式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傾聽,先聽后說,多聽少說,不隨意插話,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當別人發言時要神情專注地聽,眼睛注視著對方,不東張西望;要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要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經過這樣不斷訓練,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并極大地調動其參與熱情,提高“原理”課教學的實效性。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課堂教學中參與式教學的主要類型

根據“原理”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總目標,在運用參與式教學的過程中應重點把握“三個一”,即“一個主題”: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一個重點”:以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重點;“一條主線”:以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主線[3]。依據“三個一”,“原理”課參與式教學主要有以下方式和類型。

1.討論式參與

討論式參與教學是教師作為“導演”,在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以課堂討論、辯論、演講、對話的方式,就特定問題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意識地思考并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使之在討論中理解消化知識,發展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談話式參與

談話式參與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借以獲得新知識鞏固新知識或檢驗知識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老師問,學生答。老師的“問”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作答,使他們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原理”課由于理論性很強,又抽象、難理解,因此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解決“原理”課的理論性,尤其是“唯物主義及其三個發展階段、唯心主義及其兩種形式”等學生比較陌生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集中講授,學生更容易對這些知識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和把握。但講授法以教師活動為主,不易發揮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學,也即“填鴨式”或“滿堂灌”。談話式參與教學這種把說理與啟發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宜于理論性強、抽象度高的“原理”課的教學,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和語言的表述能力。。

“原理”課教師采用談話式參與教學時,首先要追求一種寬松、自由的談話環境,在這種情境中使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溝通起來,把學生的既有經驗與要探究、解決的新問題聯系起來,把學生的理智與情感結合起來。其次,要設計好提的問題。問題要明確,難易要適當,有啟發性。問題設計時主要圍繞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點來考慮:問什么,什么時候問,問誰,教師希望的答案是什么,學生可能答什么,答錯了或離了題怎么辦。再次,要講究提問的技巧,盡量能針對不同的個性特征,提問環環相扣,循循善誘,點撥精妙,善于把握時機,給學生相當大的思維空間,具有啟發性、靈活性。最后,在談話結束時,教師要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結論,對學生反映出的錯誤認識,要明確糾正,使學生獲得系統、科學、準確的認識??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能夠駕馭課堂,啟發、指引學生的思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案例式參與

案例式參與教學是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課堂教學環節,以實例的形式向學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4]

“原理”課包含了大量抽象的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部分,如果只是單一地進行理論分析,會使課堂枯燥、生硬、乏味。以案例作為背景經驗,更容易啟發學生的思想。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真實性、典型性、針對性,要為教學目標服務。因此案例的選擇至關重要,它應該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必須精益求精,而且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來源于實踐的,決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如講授“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時,可以先請學生說出熟知的“勾股定理”的內容,然后再回答其由來,“由來”學生可能回答不上,教師就通過古埃及人的“3、4、5”和古巴比倫人的“5、12、13”兩組數字的講解,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這一知識點,通過案例,生動直觀地將抽象的理論變得淺顯易解。

4.體驗式參與

體驗式參與教學是指教師結合講課內容,運用多種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通過創設合理的情境,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話題,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或模仿性學習等親身體驗過程中理解并產生情感、生成意義。通過體驗,學生會將一個陌生的、外在的、與已無關的遙遠的學習對象變為熟悉的、可以與之交流的存在,從而產生興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自覺的探究,生成自己對問題的認識以及形成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式參與運用于“原理”課教學,可運用多種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體驗??梢杂谜Z言直接描述情境、可以用音樂渲染情境、用小品塑造情境等,通過這些方式把“原理”課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生活化,使學生時時感受到真實的學習場景,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通過唱《保衛黃河》《龍的傳人》等紅歌來以昂揚正氣;讀馬列經典著作及蘇格拉底、康德等大哲學家的著作以感悟智慧;講述馬列等革命導師及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的故事以樹立榜樣;傳誦革命導師的語錄、外國政治家的名言及古今格言警句以溝通真情,共享真知。學生通過這些體驗,可以更好地理解每個原理背后厚重的歷史背景和理論淵源,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整體素質。

總之,“原理”課教師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時,要始終考慮用教法帶動學法,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貫串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不斷樹立主體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思想、素質教育思想和終身教育思想,把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三者有機結合,切實提高“原理”課的教學實效性,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范巖,馬立平.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參與式教學設計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2,03:58-61.

[2]石俊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為例[J].大學教育,2013,15:131-133.

[3]楊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新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5:57-59.

[4]郭鳳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專題教學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9:70-73.

[5]劉琳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新[J].經濟研究導刊,2012,24:273-274.

猜你喜歡
原理馬克思主義教師
淺析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及其原理
淺析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及其原理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兩個原理的區別及其應用
祖暅原理的推廣及應用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