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館科普活動的策劃與創新—基于浙江省科技館的“科學眼“科教項目

2016-05-14 12:40陳潔
中國科技縱橫 2016年7期
關鍵詞:科普活動科技館創新

陳潔

【摘 要】科普活動的開發和實施是當今科技館重要職責之一。通過文獻分析和經驗總結,本文認為科普活動設計原則可以歸納為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浙江科技館2015年下半年推出的科學眼“科教項目較好的遵循以上原則,本文對該活動設計方案進行了介紹、,通過該實例分享探討了活動設計的具體操作方法,并從科普活動的設計和發展層面闡述了活動的意義。今后,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應不斷加強創新,注重方式的革新化、發展的持續性和跨界合作三個方面,擴大科普活動的受益群體。

【關鍵詞】科技館 科普活動 教育 創新

在科技館的運行中,開發和實施教育活動應是最核心最主要的工作,現如今的教育活動不再局限于常規互動的常設展廳展覽或是主題鮮明的臨時展覽,拓展科普教育的延伸服務是科技館的發展方向。

隨著科普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的開展,公眾對科學實驗的興趣也逐漸濃厚起來。 但小實驗參與的局限性很大,而參與者往往十分熱情地想要親自嘗試,自己動手的想法卻很強烈。浙江省科技館將互動課程引入到展廳科學傳播的教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科學互動課,讓那些對科學知識有興趣的公眾,充分享受科學背后所蘊含的樂趣。

1 活動開發的背景及意義

回溯科技館的歷史演化,已歷經三個階段:“1.0”版為真實的靜態的科技博物館,以19世紀工業革命期間誕生于德、法、英等國的科技博物館為代表,多以內燃機、發電機等實物布展;“2.0”版為學科的互動的科學中心,以美國舊金山的互動探索館為代表,將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的實驗儀器放大化,上世紀80年代我國首代科技館也屬于這一版本;“3.0”版則是互動體驗為主的綜合性科技館,目前國內大多數科技館均屬這類。上??萍拣^梁兆正副館長在我館學術交流會上談到:當代科技館發展走勢是向展教一體化的的“4.0“版本邁進,更多強調教育活動區的建立,強調教育活動設計中課程是靈魂活動是重點,其關鍵的轉折點便是展教員轉型為教育者。她不再只是簡單的”導游“,而是需要有講解技巧、知識結構、教育理念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素養的教學助手和教育員。

中國的學生長期受傳統教育“三中心(課本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觀念及課程教學(考試)評價體制的影響,形成的知識體系大體都是校內的課程資源,基本上沒有將知識同社會生產和生活相結合。對于校外的通過自己去獲取的資源往往認識不夠,主動獲取學習資源的意識也不夠,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敖處煛痹诳萍拣^教育中的角色是一個復合體,其角色定位也是相對的。不同角色特征應服從和體現于科技館內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整體設計之中。各種角色可以融于一體,也可有所側重。無論學??茖W教師或科技館教育員,其共同目標都在于“教育”,只是實施的環境和條件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精神卻是一致的。大范圍的普及科學熱點知識,最大限度上激發公眾的好奇心與探索科學的精神,全面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讓公眾全面走進科學、認識科學、學習科學、科學的生活是每場活動的主要目的,也是科技館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要求。

浙江省科技館改變以往傳統科普模式中刻板老套的灌輸型知識方式,2015年下半年就筆者所在的展覽教育部,全面深入地結合現有一至三樓常設展廳軟硬件資源,圍繞“環?!边@一大方向理念,組建了展廳科學教育項目制課題三個項目組:科學眼、趣味科學DIY小課堂和手偶劇場,有效延伸了場館的科普服務功能。這些課程游戲設計理念都非常簡單,實際操作起來毫不費力,但包藏著并不簡單的科學道理,不但可以幫助參與者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對科學的興趣,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培養興趣愛好。

2 科技館教育活動設計的原則和方向

與學校教育相比,科技館教育活動更富有開放性和創新性,但探索開發教育活動時要考慮與時俱進,審視力度應符合當下中小學生對于教育活動的口味,減少使用傳統的、陳舊的、傳授式的活動形式,開辟新穎的,與時代、與生活接軌的,互動式的活動內容和形式。

2.1知識性

主題探究性問題的提出,是活動設計與實施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活動設計的基礎和核心是知識性,通過活動向公眾傳遞一個科學知識。判定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能否讓受眾群體了解一個知識點,引起其對科學的興趣。能讓受眾用所學知識和技術應對現實的生活挑戰,就達到了開展活動的目的。

2.2科學性

科學性體現在活動的真實性上,不弄虛作假??茖W的方案是活動順利實施的必要前提,我部專門組建了策劃協調工作組,根據每位成員自身能力專長,明確責任、分工合作,通過討論共同來完成主題選定、前期工作準備,確?;顒禹槙尺M行,做好活動后總結歸檔工作。

2.3實用性

一般傳統的學??茖W教育模式采用讀科學講科學,內容過于抽象離實際生活過于遙遠,或知識無法用于實踐,致使其對科學失去熱情,因此要注重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科學探究主題,營造感染性強,實踐性強、與生活密切關聯的技術問題情景,在活動中收獲理解、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形成科學意識、思想和技術設計能力,并將之進一步融入生活,提升生活。

2.4趣味性

一場好活動應該是能喚起公眾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并把其對科學探究的思想進入一個新的境地,從關注興趣和體驗科學的角度出發,綜合運用數字化、多元化和多媒體等展示手段,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融入于妙趣橫生的情境之中,策劃設計直觀靈活、可操作性強的手工課,鼓勵在實驗娛樂中獲取成功的喜悅。

3 科普活動策劃案例—以“科學眼”科教活動為例

3.1活動背景

筆者負責網絡宣傳&活動協助的“科普眼”是一項全新的活動,以小實驗為原型,把科學引向生活,引向環保,引向文化,引向大自然中的每一個個體。在營造安全的學習交流環境下,較好地滿足于參與者自己動手嘗試的需求。通過設計有趣的手工制作環節,著眼于提高參與者的關注度,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制作過程中互動交流科學知識,爭取讓他們不僅學到了無形的科學知識,還能親自動手完成作品后帶回家中收藏,成為對周圍人群宣傳科技館的有效途徑。同時希望我們的作品如標本制作等,能夠成為館里的常設展品。

3.2活動目的

首先,我們以科學的視野去尋找身邊常見的素材,以創新的角度去構建獨一無二的作品。我們收集一些常見的物品,落葉、費油、甚至是一些我們大塊朵頤之后的碎骨,我們先將它們做一些處理,它們就稱為了新的素材,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我們身邊的常見物品。

其次,以科技館為體驗場所,既宣傳了科技館也促進了公眾對科技館的新認識,活動提供給學習者的不是一個完整的教育計劃和課程,更談不上面面俱到的教學過程,在這里沒有學習的壓力,而 “娛樂”是為了刺激和幫助認知的提高。

3.3活動形式

①線上招募,借助浙江省科技館官方新浪微博賬號下的27萬余關注量宣傳,主推“科學眼”自身的微信公眾賬號,爭取建立自己的受眾信息網,從而獲得及時反饋信息,適時調整學習內容。

②線下招募,一樓進出口大廳顯著位置&各樓層客流量較為密集型區域,易拉寶、張貼畫等海報式投放宣傳,且根據當天的課題,自行隨機的挑選符合要求且興趣濃厚的家庭。

3.4活動細分

①落葉繽紛:收集落葉:

小齡段:樹葉自制畫;高齡段:葉脈書簽制作;優質段:葉脈畫的創作。

②皂言皂語:在攪拌中感受皂化反應,油與氫氧化鈉將液體慢慢轉化為固體的奇妙旅程。

普通段:制作廢油環保皂;中級段:制作精油功能皂;優質段:根據參與者需求定制,創新配方。

③骨靈精怪:餐桌上那些不能被食用的骨骼,在化學藥劑中脫脂處理,就可以長時間的保存。來了解我們吃下肚子的動物,發揮想象,在創造的世界里腿骨、翅骨,都有新的妙用。

普通段:按照我們的教材完成拼接;高級段:參與者提供素材,幫助完成原裝拼接;優質段:參與者提供素材,創意制作。

④玲瓏剔透:制作骨骼染色標本。優質段:按照教程完成制作。

3.5注意事項

每場活動前期準備均考慮到安全問題,保證每位均有硅膠手套、護目鏡、口罩、防護服等保護措施落實到位中開展,實現了尊重天性和創造能力,把約束和限制降到最低。針對難度較大的標本制作課,在實踐操作前期必必須就液體調配等具體事項需單獨開辟相關化學課程介紹了解,因操作中涉及使用手術刀片等難度系數較大的環節,此項課程針對初中以上學生。

4 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創新與展望

因自身文化層次、信息需求、年齡、職業、工作任務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類型的公眾對科技館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很大差別。低齡段的傾向于把科技館當作游樂場所在玩中學習,而年輕人則傾向于組織各類品牌的科學傳播活動,中齡段主要以家庭出游方式為主,老齡段則當作休閑聊天交流的場所。設計要充分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公眾對科學的需求,應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設計不同的活動主題,相應地有針對性地來把握具體活動內容的大小和程度深淺。

4.1活動方式的革新

固有活動模式都是通過對于科普性知識的單項灌輸模式。就算有互動,也僅限于地年齡段對于裝置的參與。而教育的主體應該是以成年人為主的社群,活動通過他們的傳播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因此方式的革新顯得尤為必要。一個好的活動就像一個好的舞臺劇一樣,要給觀眾思考的空間。因此原先的固有模式必然會被歷史所淘汰。在實施過程中,主辦方應更側重不同活動主體間的延續性,而這種延續性是基于清晰的邏輯線而來的。通過不同的互動性和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受眾可以關注到不同活動間的內在聯系,如由淺入深的階段性同一主題型活動的開展,觀眾的好奇心被大大激發。這對于他們的后續學習有著很強的推動力。這樣的科普模式可以逐步讓受眾形成自己的學習思想,將接觸學習到的知識點逐步轉化為自己的內在邏輯,進而間接培養自己的體系。

4.2活動發展的可持續性

我館之前也有做過手工藝相關的互動活動,但受眾年齡段相對低齡化,這并不能很好地體現科普的普遍性。如何激發陪同孩子來參與活動的家長層面人士對于該領域的興趣是全面科普所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上,建議可引入時下流行的更為為專業復雜的手工課程?,F如今匠人精神大有復辟之象,很多民間的手工藝人以及線上的一些平臺激發出了大家對于傳統精神學習的熱情,但是這些平臺的受眾相對較為局限。我館可以利用本身平臺的優勢,邀請他們來分享相關的經驗,并邀請他們成為合作的老師。手工課通過他們的帶動,將會吸引到不同年齡段人的興趣,家長從此也不用擔心浪費過多時間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而我們希望類似的體驗式活動可以在未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牌,并能通過自身的影響力不斷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受眾,活動的延續性因此可得到改善。

4.3活動中的跨界合作

近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辦了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的攝影大展《創世紀》。該展覽透過攝影的視角帶領人們重新走進大自然,去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顒颖旧砘谧匀贿@一主題,卻通過攝影的方式帶領觀眾自主自考。這樣的形式值得借鑒?;顒拥那腥朦c可以是跳出原有的思維壁壘,去邀請一些不同領域的人或是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樣的跨界合作可以吸引到不同層面的受眾,通過活動后的線上線下互動。為該平臺吸引更多不同層次的新受眾?,F如今,跨界合作之于科技館的發展是當務之急,其切入點可以很小,但活動本身必須是精練的。透過不同的視角帶領觀眾去關注自然,關注事物本身的內在聯系。這不就是我們科教活動的目的嗎?

科學教育的出發點不僅是要學習大量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理想的科學環境由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四部分構建,學習應該是一個交流和合作的互動過程,通過手工課活動將枯燥抽象的知識以生動、直觀、互動方式展示,將科學技術知識還原、轉化為我們當前的生活經驗,讓公眾親近科學、喜歡科學、探究科學、反思科學,在親身的經歷實踐操作中,感受、領悟、思考、探究,從而形成理智與情感、自我與社會交融整合的健全人格,通過實踐真正理解科學。

猜你喜歡
科普活動科技館創新
科技館一日游
南京師范大學“科學大篷車”公益科普活動
我在四川科技館
暑期戶外科普活動
災難來臨,我不怕——科技館一日游
科普活動展少年風采
全國各地開展無線電科普活動
參觀誠毅科技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