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育人目標下的高校資助管理體系實踐探索

2016-05-14 12:10于小艷劉承磊趙鴻
學理論·下 2016年4期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管理體系

于小艷 劉承磊 趙鴻

摘 要:我國高校已逐漸形成了包括“獎、勤、助、補、貸、減”等完善的資助體系,基本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平受教育的權利,但同時也出現了資金分配不合理、重資助輕育人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高校育人效果。以山東農業大學為例,構建了包括完善資助制度設計、注重資助評選過程、開拓資助實踐平臺、加強資助相關教育為內容的資助管理體系,可以幫助解決資助與育人脫節的問題,有效保障高校資助育人效果。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183-02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僅關系到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家庭的幸福美滿,同時關系到高校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與和諧。近年來,我國的資助體系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出現了諸如學生缺乏感恩意識、造假騙取資助、個別高校評選時出現“集體比窮”等現象,不斷引起媒體的關注,嚴重損害了高校與大學生的形象。

一、高校資助管理體系的現狀及分析

第一,資助資金分配不合理?!爸边h高于“獎”。國家助學金、助學貸款等以“助”為主的資金占資助金額的大份額,而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以“獎”為主的資金卻只占資助金額的小份額。獎與助資金分配的不平衡不僅會打擊學生進取的積極性,也會導致學生謊報家庭情況騙取資助等現象。

第二,資助與育人相分離。資助的主體是國家,資助的對象是學生,而資助行為是通過學校來完成的,這樣的資助流程使得資助主體與資助對象間沒有直接溝通,造成了資助與育人相分離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高校根據政策直接給予學生分配性的資助,中間缺乏育人環節,學生對資助的性質與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受助者不僅缺乏感恩之情,反而會因分配不公心生怨懟。

第三,重資助輕育人。高校普遍重視對學生的物質資助而忽視精神資助,缺乏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必要的關注與關愛。在實際的資助育人過程中,高校普遍重視資助評選與資金發放工作,而忽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個別學生工作者把資助育人工作簡單化,缺乏對學生進行感恩、誠信、成長成才等方面的教育引導。

第四,資助缺乏后期監督。個別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在資助資金發放給學生后便結束了,對受助學生缺乏必要的監督與指導,導致他們降低自我要求,出現利用受助資金購買奢侈品、進出娛樂場所等不良行為,產生惡劣影響。

第五,資助結果得不到認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上不起學、吃不上飯”的家庭經濟特殊困難的情況越來越少,而家庭經濟普通困難情況認定難度較大,爭議較多,進而導致資助評選結果認同度不高。

資助育人工作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既有國家政策層面與高校制度的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變化,可國家的資助政策并沒有隨之進行大幅度調整。高校作為資助育人工作的落實者,缺乏科學有效的資助育人體系,實際工作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實務,輕育人的問題。一些大學生思想行為容易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存在著不誠信、利益至上、自私等特點。

二、構建以育人為目標的高校資助管理體系的實踐探索

(一)完善資助制度設計,凸顯育人目的

第一,設立發展性資助項目。山東農業大學從2014年開始,設立發展性資助資金,變原來的困難補助為成才資助。發展性資助實行項目化運行模式,學生以個人或團隊申請,申請負責人要求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課題、競賽、活動等形式進行學業提升、就業創業、科技創新、素質拓展等方面研究。每年有約500個項目獲批立項,覆蓋學校1/3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展性資助項目的設立給學生提供了素質發展的平臺,使得學生能夠擁有足夠的項目經費進行項目研究,提高個人能力,也讓參與項目的學生心存感恩。

第二,統籌資助金額分配。在堅持規范國家資助金額、學校獎學金分配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學校統籌社會資金,加大“獎”的力度,盡量避免無償資助形式。學校加強與社會的交流溝通,積極爭取社會資助資金,每年獲取社會資助資金二百余萬元。學社會資助資金用途主要有三項:一是獎勵家庭經濟困難且自強不息的自強之星;二是獎勵優秀的創新實踐個人(集體)、十佳百優大學生;三是用于項目立項,為有理想目標,致力于提升個人能力素養的大學生提供經濟支持。

第三,規范資助評選辦法。資助評選的過程本身便是育人的過程,學校高度重視評選過程中的育人效果,在資助評選的對象、程序、辦法等方面不斷依據進行修訂。學校要求各學院評選前對評選方案進行公示征求意見,評選的程序要科學合理,評選的過程要公開透明,評選的對象設置要體現導向,評選的結果要公正公認。評選完成后,對評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并及時修訂完善評選辦法。

(二)注重資助評選過程,推動育人工作

第一,《發展報告書》貫穿評選全過程。學校要求每位受助者填寫《發展報告書》,內容包括受助者當前學習、工作、家庭、受助等基本情況、受助者個人一年的發展目標與規劃、班級對受助者各方面表現的記錄、學院對受助者的考核與評價?!栋l展報告書》在每年十月份后由受助者填寫基本信息及規劃,之后由班級負責人對受助者的表現進行實時記錄,次年的9月份在綜合素質評價結束后由學院統一對受助者進行考核評價,根據受助者的表現進行定級,定級結果作為次年10月份資助評選的重要依據。

第二,注重過程中的教育宣傳。學校主要從三個方面做工作:一是評選前的制度設計要體現導向性,受助學生需在學習與生活方面滿足基本要求標準,并將制度設計的目的對同學進行解讀,激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強自立;二是評選過程中要求全體同學參與,評選過程本身對同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三是加強對評選結果的后期宣傳,對國家獎學金及部分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進行宣傳報道,發揮榜樣的力量。

(三)開拓資助實踐平臺,豐富育人途徑

第一,科學設置勤工助學崗位。學??茖W設計勤工助學崗位,共分四類,勞動鍛煉崗、管理輔助崗、助教助研崗、就業創業崗。勞動鍛煉崗位需付出體力勞動,但工作時間短,工資高,可滿足業余時間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需求;管理輔助崗位輔助老師從事辦公管理工作,可滿足期望提升個人各方面能力素質學生的需求;助教助研崗位可跟隨老師或團隊從事教學輔助與項目研究工作,可滿足期望提升專業水平、進一步讀研深造學生的需求;就業創業崗位可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與創業營銷中心工作,了解就業創業相關政策與事務,滿足期望就業與創業同學的需求。

第二,開展資助教育類活動。學校結合工作實際將資助教育活動貫穿全年,3~4月份新學期開學初,結合學業規劃開展成長成才主題活動;5~6月份結合助學貸款、貧困生檔案調整等工作開展誠信感恩主題活動;7~8月份利用暑假時間開展回報社會主題活動;9~10月份結合各種獎助評選工作開展公開評選活動;11~12月份結合前期資助評選情況開展“先優表彰”主題活動;1~2月份利用寒假實踐開展調研社會主題活動?;顒佑蓪W院、班級、個人根據主題自行設計,形式包括演講、征文、報告會等。育人活動貫穿全年,覆蓋全員,營造了濃厚育人氛圍。

(四)加強資助相關教育,強化育人意識

第一,加強資助思想教育。學校要求輔導員將思想教育融入資助工作的全過程,在五個時間節點上必須進行教育。一是家庭經濟困難生建檔前,針對全體學生進行政策宣傳及誠信教育;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生建檔之后針對全體家庭經濟困難生,進行自信與自立教育;三是資助工作開始前,資助評選辦法制定后針對全體學生,解讀政策提出期望;四是資助評選工作進行時針對存在問題的班級及個人,針對問題進行教育指導;五是資助工作結束后針對全體獲得資者的學生,進行誠信感恩教育。

第二,加強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育人的重要途徑,學校在資助工作人文關懷方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談心談話,學校要求輔導員每天至少約談一名學生,關心了解學生近況,并在思想、生活、心理、學習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同時在《輔導員談話記錄本》上予以登記,形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動態檔案;二是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遇到的困難予以關注,并積極協助解決,如幫助學生推薦勤工助學崗位、聯系學業與心理指導教師等;三是堅持輔導員家訪制度,學校要求輔導員每年的寒暑假要進行家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受訪重點對象,輔導員將關懷送到學生家中。

三、以育人為目標的高校資助管理體系的思考與建議

以育人為目標的高校資助管理體系運行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學??山y籌資金不足、個別學生理想信念缺失,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以育人為目標的高校資助管理體系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凈化社會環境,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隨著經濟體制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和外來文化深刻的影響,人們價值觀日趨多元化,一些消極頹廢的思想和狹隘自私的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給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帶來重重困難,因此,國家、社會、家庭要各司其職,積極作為,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凈化當前的社會大環境。

(二)完善資助政策,保持資助政策的與時俱進

國家高度重視高校資助工作,資助政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便在不斷地調整變化來適應時代的發展,但隨著近年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經濟困難群體的情況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學生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建議國家加大對高校資助現狀的調查力度,對資助對象、資助力度、資助方式進行更科學的設計,在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平受教育權的前提下,使資助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三)重視思想育人工作,實現高校全員參與局面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職能之一,而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是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首要標準,高校應高度重視思想育人工作。輔導員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高校全體教工都肩負著思想育人的職責。然而,目前多數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落在輔導員的身上,由于輔導員數量與精力的限制,無法保障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應提高全體教工的育人意識,實現思想育人工作全員參與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濤.資助中堅持育人 育人中創新資助——陜西師范大學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42-45.

[2]吳丹,韓鋮,張理航.提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效性初探[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4(6):87-91.

[3]吳連臣,田春艷,張力.高校資助育人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27-28.

[4]汪育文,貢國芳,胡勇.地方高校資助育人體系的構建[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6):72-76.

猜你喜歡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管理體系
新建城區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
地鐵資產管理體系運行評估研究
基于ERP系統構建協同化的電力物資供應鏈管理體系
“珠江”榮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職業價值觀特征與職業指導研究
淺析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育人探析
基于實證分析的數據挖掘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識別過程中的應用探索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公益服務意識培養研究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