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價值及困境

2016-05-14 12:10楊萌
學理論·下 2016年4期
關鍵詞:教育價值師范生職業道德

楊萌

摘 要:基于職業的特殊性,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目前來說,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往往集中于職后階段,忽視了絕大多數教師的前身——師范生的職業道德養成在整個教師群體職業道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價值沒有得到理論澄清和現實彰顯,因而,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操作層面的雙重困境。

關鍵詞:師范生;職業道德;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193-0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先[1]。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群體,作為享有人類靈魂工程師美譽的職業,一直面對思想上、專業上乃至生活上非常嚴苛的要求和規范。在亟須培養的各種素質能力中,職業道德是為師者不可或缺的“靈魂”。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發揮強烈的示范作用和教育影響,幫助教師在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過程中事半功倍,從而對整個國家的良性發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助力。

一、師范生師德教育的價值澄清

迫于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與師范生師德意識現狀之間出現的重重矛盾,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勢在必行。澄清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價值,有助于從根本上激發全社會對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視,盡快形成體系完善、方法多樣的師范生師德教育機制。

首先,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有利于樹立師范生的職業道德理想。樹立堅定的職業道德理想,是師范生進一步了解職業道德知識、遵守職業道德紀律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師范生職業道德理想普遍不夠堅定,師德在他們心目中如同教學經驗一樣,會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自然而然產生和提高。這種錯誤認知使得很多師范生放棄了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主動追求,放松了對自身職業道德水平的正向提升。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有利于幫助師范生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理想,激勵他們在教育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

其次,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有利于強化師范生的職業道德責任。一方面,系統地進行師德知識、師德紀律的學習,能夠幫助師范生從外在約束上明確教師職業道德責任的邊界;另一方面,對師德條例的總體把握,也能夠幫助師范生深入理解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義務,喚醒其職業道德良心。此外,由于面對的是身心處于發展關鍵期的學生,教師既要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學生的特點調整職業行為,又要重視言傳身教、人格影響的互動作用。這就要求師范生提前樹立起對教育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并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下,從專業水平和個人品行兩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最后,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有利于促進師范生形成職業榮譽感。受功利主義思維的影響,越來越多將自己未來職業角色定位為教師的人看重的是教師職業的國家政策傾向性強、穩定性好、福利待遇優,而非出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或是受教師職業崇高使命和內在光輝的吸引。很少有師范生能真正從現有的師范教育中理解人民教師所肩負的重大責任以及由此獲得的至高榮譽。職業榮譽感不強,使得師范生難以主動進入教師角色。加強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內在喚醒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崇高熱愛,促使他們將個人榮辱與教師職業的整體發展有機結合。

盡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對于師范生打下良好師德基礎的重要性已如此明晰,但不得不承認,當前我國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仍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造成當下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在本文著重論述的學校教育方面,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亦存在著理念層面和實踐層面的雙重缺失。

二、理念缺失: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開展的根本阻力

重學科知識和技能培養,輕師德教育是當前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難以開展或成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對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層面的忽視,導致師范生師德課程體系問題重重。

(一)師德課程未被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2013年9月,教育部在頒布《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時明確提出將師德教育納入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師范生培養必須開設師德教育課程[2],但這一意見無論是在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還是地方師范院校中的實施狀況都不夠理想。通過比較分析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五所院校2010級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可以發現設置獨立師德課程的高師院校少之又少。這種現象或許可以解釋為大多數高?!耙呀浺庾R到了師德課程的重要性,只是需要時間著手準備”,但這種現象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師范院校進行師德教育的緊迫感亟待加強。除此之外,絕大多數高師院校傾向于將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融合于教育學、心理學等其他課程的教學中。這樣簡單的“融合”直接導致師范生接觸師德課程的課時量平均只有2~4個學時[3],師范教育對師德課程的輕視由此可見一斑。

(二)缺乏教師法律法規的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教師是社會上特殊而崇高的職業群體,應當成為學法遵法守法用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典范?!盵4]反觀目前師范生人才培養方案,很多課程看似都在響應師德教育中法律教育的需求,比如所有高師院校都會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公選課、首都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專業開設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但事實上這些課程包含的法律內容適用范圍過于寬泛或者根本與教育無關,雖能滿足師范生成為一名遵紀守法公民的要求,但是難以達到針對教師職業進行法制教育的目的。對師范生進行法律教育,首先要從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一系列與教育相關的基本法律入手,加強師范生對自身角色法律邊界的認識。從這個角度說,目前師范生教育中依然缺乏與教師法律法規相關的內容。

(三)校內與校外融通一體的師德教育機制缺乏

2012年8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提高教師培訓質量,要做到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建立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聯合培養教師的新機制[5]。在資源占有率、資源利用量決定效益規模的現代社會,能否建立校內校外融通一體的教育機制成為學校面臨的新課題。目前各大高師院校的師德教育途徑都比較單一,師范生很少得到在教育一線鍛煉的機會,更少在此過程中收獲師德方面的成長。尤其是作為師范生教育實踐重點項目的教育見習、實習沒有成為師范生師德教育的第二課堂和主要實踐基地,不免讓人覺得是一種浪費。以首都師范大學為例,每個師范生在校期間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的學分之和為12分,只占總學分的7%。在此基礎上,大多數切身經歷過教育見習和實習的師范生都表示,在這樣的鍛煉機會中接受到更多的是對教學技能、內容的指導,而非對師德意識的強化。沒能建成校內校外融通一體的師德教育機制已經成為增強高師院校師德教育實效性的絆腳石。

三、實踐缺失: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開展的現實困境

“教育方法單一,師德氛圍沉寂”是當前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實踐疲軟、收效甚微的現實原因。師范生師德教育既缺乏課堂內的形式創新,又缺乏課堂外的隱性影響。

(一)傳統灌輸教學方法的過度依賴

教師職業道德按照內容來說,可以分為具體的理論、規范和抽象的情感、態度。對于師德教育中理論、規范的部分,使用灌輸教學法的確能夠更容易掌控教學的精準性、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但是對于師德教育中情感、態度的部分,如果依然沿用單一的理論灌輸法,既缺乏聯系社會實際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又忽視通過情境教育法、體驗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濃厚的師德氛圍,喚醒師范生內在的職業道德良心,恐怕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涵養師德精神的社團活動較少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走訪調查,筆者認為目前各大高師院校在開展校園師德活動、創設師德隱性課堂方面施加的力度普遍不夠。以首都師范大學為例,全?,F階段正在運作的社團共有126個。其中,與教師專業有關的社團有12個,占到社團總數的9%左右。2015年平均每個與教師專業有關的社團都開展了4個校園活動。在這48個校園活動中,與傳播教師精神、弘揚師德文化主題有關的活動有3個,分別是政法學院舉辦的老教師座談會、文學院舉辦的教師精神經典誦讀會、歷史學院舉辦的師德歷史溯源講座,僅僅占到教師社團組織活動總數的6%。這個數字成為反映高師院校師德校園文化現狀的一個縮影。涵養師德精神的社團活動較少,直接影響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效果,同時也會間接導致高師院校師范性和專業性的削弱,是一個亟須受到各校領導重視的問題。

(三)部分高師院校教師職業道德失范

班杜拉認為人類的學習多數是通過對榜樣人物的示范行為的觀察、模仿而實現的[6]。在師范生學習職業道德的過程中,高師院校教師無疑就是這樣的“榜樣人物”。另外,從道德的特性來說,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繼承性。這一方面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古往今來歷史智慧的結晶;另一方面暗示老教師的職業道德在新教師樹立職業理想、明確職業責任、喚醒職業良心、端正職業態度、自覺提高職業技能、規范職業紀律、優化職業作風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成為真正的教師之前,師范生以學生的身份立足于各大師范院校。要對他們進行師德教育,高師院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本身就是最生動的教學素材。然而,部分高師院校教師在課堂外很少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重科研職稱、輕教書育人;為了利益涉嫌學術抄襲、學術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現象為這生動的教學素材抹上了污點。如果放任這些失德行為的擴散,造成高師院校教師對師范生的師德示范作用逐漸弱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會在師范生心中變成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1]李春玲.教師職業道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4.

[2]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Z].(教師[2013]10號),2013-09-02.

[3]肖平,張國仲.加強高校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職業道德教育狀況調查[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4-17.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教師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Z].(教政法廳[2013]3號),2013-09-26.

[5]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Z].(國發[2012]41號),2012-08-20.

[6]戚立夫.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J].現代中小學教育,1985(1):68-73.

猜你喜歡
教育價值師范生職業道德
“尋訪身邊的好老師”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傅維利,于穎: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獨特品性
2018年公費師范生招生專業及計劃數
淺談新時期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論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下的課程整合探析
基于加強企業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論教育價值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初中語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價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