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中國理念

2016-05-20 17:25連威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1期
關鍵詞:金磚國家一帶一路

連威

摘 要:隨著對我國國際經濟發展戰略目標與方向的確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要逐漸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通過互利互贏的戰略方式構建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新秩序與新規則,2013年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經濟戰略政策的提出,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了國際經濟理念,為我國國際化經濟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以“一帶一路”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中國理念為主旨,通過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國際經濟學的理念差異的探究,對“一帶一路”倡導的國際經濟合作理念與原則進行了探析,并分析了“一帶一路”對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意義。

關鍵詞:國際經濟合作;經濟治理;國際經濟新秩序;金磚國家

隨著國際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中國等新興快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力量,面對這種現象,舊的國際秩序呈現出不合理的現狀,也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合理的因素,為解決這種國際經濟秩序問題,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環境是新興國家的迫切希望,但在新秩序的構建中,面臨著相關利益國家的阻攔,“一帶一路”經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我國歷史內涵之上的創新理念,能夠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構建起到推動、促進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國際經濟學的理念差異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這些歷史構建了屬于中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在與西方國際經濟學的理念對比中有著很大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經濟活動中的理念差異

在經濟活動中,西方經濟學強調的是所有的經濟行為與經濟活動都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礎之上的,在國際經濟環境中,從這一自私理念的視角來看,各個國家在世界環境中都是為了追求本國的利益,因此國際環境處在爭奪、斗爭的環境中;但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強調“仁、愛”,在這個理念視角看待國際環境就是一種互助、共同發展的國際環境。

2.經濟機制中的理念差異

在經濟機制中,西方的經濟制度是以市場經濟作為基礎,強調市場中的競爭,在國際經濟中,國際經濟環境的構建也是以競爭為主的,每一個國家都是利益的爭奪者和競爭者;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市場經濟是建立在尊重對手權益的基礎上進行的競爭規則,在國際經濟環境中,國家之間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關系,國際環境中的共同市場需要各國共同努力才能達成。

3.運作方式中的理念差異

在經濟運作方式上,西方經濟注重資本,通過資本積累與資本技術進行市場競爭,在國際經濟中,市場環境不具有公平性,以資本競爭為主,在忽略道德、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經濟運行;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市場經濟的運作雖然也重視資本和市場,但更加注重對公平市場的構建,在共生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的國際市場環境。

4.運作規則中的理念差異

在經濟的運作規則中,西方經濟注重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在國際市場經濟中,通過一定競爭規則的實施進行競爭,將不符合他們規則的消滅,缺少了公平性和合理性;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在強調優勝機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公平與合理,以多層次、多方式的運行規則促進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包容、變化的理念促進國際市場經濟環境的運行。

5.運作結果中的理念差異

在市場經濟運作的結果中,隨著西方經濟優勝理念的傳播,使具有資本和優勝的國家持續發展,出現國際經濟中一國獨裁、獨霸的經濟現狀,容易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進而引發戰爭;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強調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戰略,在尊重國家主權的基礎上通過平等的國際經濟環境構建,使國家共同和諧發展。

二、“一帶一路”倡導的國際經濟合作理念與原則

“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使我國在國際經濟中有別于傳統合作的創新型理念,這種理念原則的構建有利于促進周邊國家的發展,也有利于國際經濟秩序的構建,這以理念的內涵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包容理念

“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體現了國際經濟發展中開放包容的合作理念,通過靈活的機制、開放包容的態度、互惠互利的方式促進國際中各國家的平衡發展,利用跨區域的經濟合作加強與各國之間的合作,尤其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沿線國家的合作,在不排斥高水平的貿易一體化基礎上,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加強世界國家間的合作,促進國際市場環境的良性競爭,努力為國際發展營造合理、有序的發展環境,這種站在多數國家需求上的包容理念減少了國家經濟分裂的產生,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發展。

2.“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友善理念

“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體現了國際經濟發展中與鄰友善的合作理念,基于一定歷史上的“一帶一路”理念針對的對象多是我國周邊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中許多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我國與這些國家進行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則是和睦友善,通過支持幫助的方式帶動周邊國家經濟發展,通過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即拉動了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也體現了我國友善的對外經濟發展理念,為構建國際經濟發展新秩序做出了榜樣。

3.“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共進理念

“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體現了國際經濟發展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合作理念,在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中,我國在尊重國家主權、歷史的基礎上,盡量避免政治矛盾的產生,以相互促進的方式減少文化間的沖突,使世界成為一個整體進行合作,在超越相關差別的基礎上促進國家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以相互合作,共同促進的方式降低經濟合作成本,加強合作動力,促進合作向著共同進步的方向發展。

三、“一帶一路”對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意義

1.“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合作新方式

隨著世界經濟貿易交流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不相同的經濟實力使各國在國際經濟環境中呈現出不平衡狀態,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通過協調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變得更加困難?!耙粠б宦贰钡慕洕献髂J秸蔑@了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方式,使國家間的區域經濟合作成為克服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通過互幫互助、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經濟合作新方式,促進第三世界國家間的經濟交流與發展,為國際經濟合作新秩序的構建提供了有利幫助。

2.“一帶一路”體現國際經濟合作必要性

2008年以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各種經濟方式無法阻止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這一危機也造成了國際經濟發展中的失衡現象,許多國家出現了大量的赤字現象,而另一些國家出現了大量貿易盈余現象,這為全球經濟的不平衡發展留下了很大隱患?!耙粠б宦贰苯洕鷳鹇岳砟畹奶岢龇犀F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通過區域間經濟的合作貿易將世界貿易組織中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淡化,這種經濟戰略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求,也符合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發展環境。

3.“一帶一路”緩解國際經濟發展壓力

現階段,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處于低迷狀態,恐怖襲擊事件頻繁發生,這些事件為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起到了制約,經濟發展的腳步處于逐漸放慢狀態,面對這種社會背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有利于我國在提升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的同時減輕經濟危機帶來的國際經濟發展壓力,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交流,能夠開拓我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關系,進而繼續提升我國在世界中的經濟影響力,也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構建提供有效幫助。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際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一帶一路”戰略的創新包含有許多符合國際經濟環境要求的理念內容,能夠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能夠為國際經濟秩序的構建、國家間區域經濟的合作提供理論支持,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構建和諧、公平、有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參考文獻:

[1]陳玉榮,蔣宇晨.“一帶一路”:中國外交理念的傳遞[J].當代世界,2015(4).

[2]王躍生.“一帶一路”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中國理念[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1).

[3]宋國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中國經濟外交新發展[J].國際觀察,2015(4).

[4]劉衛東.“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內涵與科學問題[J].地理科學進展,2015(5).

[5]陸燕.推進“一帶一路”全面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新水平[J].國際商務財會,2015(11).

猜你喜歡
金磚國家一帶一路
論金磚國家合作發展前景
沃勒斯坦評“金磚國家”現狀
“金磚國家”已撬動歷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