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威人士”看經濟

2016-05-21 04:05謝九
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21期
關鍵詞:權威人士結構性杠桿

謝九

一年之內,“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三度現身,對中國經濟的熱點問題發出最權威的聲音?!皺嗤耸俊钡倪@種預期管理模式,預計在未來也將成為“新常態”。

去年5月,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五問中國經濟”,今年1月,權威人士“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次則是“開局首季問大勢”。與前兩次相比,這一次權威人士的談話更加全面,也更有針對性。

在權威人士的此次長篇訪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中國經濟做出的綜合判斷:“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勢?!焙荛L時間以來,關于中國經濟未來走勢如何一直是一個爭議頗大的話題,有樂觀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仍然有實現8%增長的潛力,也有悲觀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可能只有4%。

權威人士對于中國經濟的判斷既沒有盲目樂觀,同時也充滿信心,認為“這個L形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今后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并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經濟增長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一旦回升就會持續上行并接連實現幾年高增長”。同時又認為“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這樣的看法其實也就決定了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方式和尺度問題?!肮┙o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p>

長期以來,我國宏觀調控的思路都是以需求側為主,重點解決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駕馬車”,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階段,需求側管理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流動性放水對于拉動投資增長的效應已經越來越弱。

面對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傳統的需求側管理已經成為配角,權威人士對需求側管理的定調是:“適度擴大總需求,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把握重點、節奏、力度?!倍鴮τ谪斦拓泿耪邞撊绾螆绦?,權威人士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就要真正穩健,積極的財政政策就要真正積極”,其中“穩健的貨幣政策就要真正穩健”的提法尤為引人關注。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61萬億元,同比多增9301億元,已經超過2009年一季度的4.59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樣的信貸規模顯然已經難言穩健,權威人士的表態,似乎也是對一季度貨幣政策的修正,預計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可能會逐漸回歸真正的穩健。

在傳統的需求側退出中心舞臺之際,權威人士強調要“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于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三去一降一補”將成為中國經濟短期內的焦點所在,權威人士對于這五大任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去產能,各地要明確具體任務和具體目標,加大環保、能耗、質量、標準、安全等各種門檻準入、制度建設和執法力度;處置“僵尸企業”,該“斷奶”的就“斷奶”,該斷貸的就斷貸,堅決拔掉“輸液管”和“呼吸機”。去杠桿,要在宏觀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觀上有序打破剛性兌付,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等亂象,切實規范市場秩序。去庫存,要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農民工進城的財稅、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是要把整體稅負降下來,把不合理的收費取消掉,把行政審批減下來。補短板,就是要注重脫貧攻堅的精準度,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錢從哪里來、投到哪里去”的體制機制。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潛在的金融風險也不斷上升。信用市場維系多年的剛性兌付已經崩塌,包括央企在內的企業債券頻繁違約,大有風雨欲來之勢。隨著實體經濟違約不斷發生,金融系統的壞賬風險也顯著上升,銀監會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升”態勢,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392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36個百分點,距離2%的不良率已經為時不遠。除此之外,股市和匯市的劇烈波動也已經成為常態,地方債務壓力有增無減,種種因素都使得外界不得不擔憂,如果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中國經濟是否可能會爆發一場金融危機?

權威人士認為,“要避免把市場的這種‘超調行為簡單理解成只是投機帶來的短期波動,而要從整個金融市場的內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桿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在高杠桿背景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都會上升,處理不好,小事會變成大事”。在這一次《開局首季問大勢》訪談中,權威人士不止一次表達了對于高杠桿的厭惡:“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p>

權威人士反復表達對高杠桿的厭惡,或許是和當前中國經濟去杠桿不盡如人意有關。早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去杠桿就已經被列為今年的五大工作任務之一,但是今年一季度的社會融資總量和信貸投放都創下歷史紀錄,顯示去杠桿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杠桿。權威人士明確反對通過貨幣刺激來降低杠桿,“在利用貨幣擴張刺激經濟增長邊際效應持續遞減的情況下,要徹底拋棄試圖通過寬松貨幣加碼來加快經濟增長、做大分母降杠桿的幻想”。這也似乎是對一季度貨幣過于寬松的一種回應,如果貨幣政策繼續維持這樣的寬松力度,中國經濟很難真正實現去杠桿。

或許正因為一季度貨幣政策不僅沒有去杠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杠桿,在這樣的基礎上一季度經濟出現回暖,權威人士對此并沒有表示出過多的樂觀,認為一季度的回暖很難用“開門紅”“小陽春”等簡單的概念加以描述,反而認為“我們面臨的固有矛盾還沒根本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有所暴露?!€的基礎仍然主要依靠‘老辦法”。權威人士認為應該“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桿”,也就是在宏觀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觀上有序打破剛性兌付,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等亂象,切實規范市場秩序。

總體來看,權威人士的第三次發聲,很大程度上是對當前經濟政策糾偏,對宏觀調控加強預期引導,進一步明確當前中國經濟的重心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不能重回刺激老路。權威人士認為:“宏觀經濟政策不能搖來擺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越明確,落實越有力,市場預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們還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場就會擔心遲疑、無所適從?!比绻磥斫洕咦呦蚱x方向,預計權威人士還會再度現身。

猜你喜歡
權威人士結構性杠桿
過去誰加的杠桿?現在誰在去杠桿?
基于應力結構性參數的典型黃土結構性試驗研究
權威人士解讀“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關于結構性改革一二三
找到撬動改革的杠桿
誰是《人民日報》上的權威人士?
誰是《人民日報》上的權威人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