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百萬莊園 河南鞏義別致的“窯樓”

2016-05-25 20:38秦惠
環球人文地理 2016年4期
關鍵詞:康家掌柜莊園

秦惠

當時的康家掌柜康鴻猷向慈禧太后雪中送炭,捐助白銀100萬兩,慈禧十分感動,賜其“康百萬”封號,“康百萬”之名由此而來。

這里既保留了黃土高坡的窯洞式風格與華北平原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宮廷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筑的特色,融合成獨特的“窯樓”風格。

康百萬莊園是雕刻藝術的寶庫,數量龐大的石雕、木刻、磚雕,都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其中的珍品門枕石、頂子床、留余匾,已成為國家級文物。

20世紀80年代,在山東日照的一戶農家中,發現了一張神秘的財神年畫,奇怪的是,畫上的3個財神并不是傳說中的神仙,而是在現實生活中被稱為“活財神”的3位巨富。其中兩位就是家喻戶曉的沈萬三和阮子蘭,另一位則是人們較為陌生的“康百萬”,很多人疑惑,這個“康百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其實,“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稱,康家先祖于明初來到河南鞏義定居、經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大戶。至第六代掌柜康紹敬時,康家宅邸已從一間小小的客棧變成一座豪華莊園。后來,在第十四代掌柜康應魁以及后人的經營下,莊園從最初的山腰擴建至山頂,氣勢恢宏。八國聯軍侵華時,康家向清政府捐銀100萬兩,慈禧太后為表感激,特別賜下“康百萬”稱號,由此,“康百萬莊園”正式得名,并與山西晉中的喬家大院、河南安陽的馬氏莊園齊名,并稱“中原三大官宅”。

康百萬莊園集農、官、商為一體,不僅是17—18世紀華北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更被世人譽為“豫商的精神家園”,而在建筑藝術造詣上和文化內涵上,它均達到了極高水平,堪稱“中原古典建筑的典范”。

康氏家族發家史慈禧太后親自賜封

明洪武七年(1374年),康家先祖康守信隨母從山西洪洞前往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初來乍到,又苦于生計,為解決溫飽,康守信便在洛河岸邊開了一家小客棧,出乎意料的是,這里客源較廣,客棧生意做得非常不錯,漸漸成為這一地區的知名客棧。不過客棧一直沒有名稱,當地人便稱之為“康家店”,這是后來康百萬莊園的前身。

康家極善經營,家業越做越大,從最初的客棧經營,逐漸轉向鹽業、布業等領域。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康家終于在第六代掌柜康紹敬手里真正興盛起來??到B敬從小喜歡讀書,后來考取功名踏入官場,先后擔任過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部門的要職,為康家打開商路提供了極大便利。

后來,康家在第十四代掌柜康應魁的經營下,實現了第二次“騰飛”。時值清初,趁清廷鎮壓白蓮教之際,康紹敬利用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10年的軍需布匹訂單權,壟斷了陜西布市。不僅如此,康家還依靠造船業大發橫財,逐漸富甲一方??导艺?,也隨著財富的增長而不斷擴大,變成了一座龐大的莊園,占地面積240余畝(16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43萬平方米,內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以及1300多間房舍。

康應魁生性豪爽,他不僅善于經商,對鞏義及其周邊的老百姓也十分友好。據說周圍百姓在窮苦之際,往往會前來借錢借糧,康應魁一向慷慨大方,也從不催賬。在他75歲大壽那天,酒過三巡,康應魁還一把火當眾燒掉了眾多鄉親欠債的賬目,此舉在中原大地一度造成轟動效應。由此,康應魁與沈萬三、阮子蘭等巨富齊名,被廣大百姓譽為“中原活財神”,甚至被畫進了傳統年畫,康家莊園也成了中原的顯赫之地。

不過,那時候的康家莊園還不叫“康百萬莊園”。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攜帶光緒帝逃離北京,前往西安,次年在返京途中,曾路過鞏義康店鎮,當時的康家掌柜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慈禧太后捐助白銀100萬兩,慈禧太后十分感動,感嘆道:“沒成想,這山溝里還有百萬之家”。并賜其“康百萬”封號。此后,“康百萬”正式成為康氏家族的統稱,康家莊園也改名為“康百萬莊園”。

臨街建樓房,靠崖筑窯洞窯洞與四合院結合的“窯樓”風格

清朝以來,康氏家族富甲一方。舉目望去,從山腳到山頂盡是康百萬莊園的房舍。由于莊園建在山坡上,因而采用了臨街建樓房、靠崖筑窯洞的方式,頗為特別。從整體看來,康百萬莊園的庭院建筑為豫西地區典型的兩進式四合院,并設有布局精巧的園林,還不乏宮廷藝術特色。

康百萬莊園并不是單純供康氏家族起居、生活的地方,除了南大園、寨上主宅區等居住區外,還有店鋪、木材廠、造船廠等建筑,掌柜可以足不出戶,就完成經商工作。在臨河的地方,還設有碼頭,物資的輸入和運出都非常方便。同時,莊園還設置了非常隱蔽完備的防御體系,因此,與其說它是巨富宅邸,不如說它是獨立小城。

莊園內的道路彎彎曲曲,宛如迷宮,若沒有知情人帶路,外來者很容易迷失于重重建筑之間,甚至很可能找不到出入口。事實上,偌大的康百萬莊園,入口僅有一道大門,但這座大門壯觀至極,可以與一座城池的城門相媲美,門內還有一個仿照長城瞭望臺而建的巨型觀景臺,康百萬莊園的奢華由此可見一斑。

莊園主住宅區位于中心位置,這里既保留了黃土高坡窯洞與華北平原四合院相結合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宮廷園林和軍事堡壘的建筑特色,融合成獨特的“窯樓”風格,從外面看是普通窯洞,進去后才發現訇然洞開,竟有3層,全由青磚砌成,氣勢十足。

除了主宅區,莊園內還有兩個部分尤為重要——南大園和棧房區。南大園是當年康家接待達官貴人的場所,也是康家鼎盛時期的象征;棧房區則是康家的“商務中心”,也是康家數百年來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到處懸掛著匾額、楹聯,充分展示了康家的威望與尊貴。

門枕石、頂子床、留余匾……國寶級文物盡顯康家榮耀

康百萬莊園是17—18世紀華北建筑的集大成者,它包含了19種不同風格的建筑形式,明清各時期的建筑兼而有之,堪稱龐大的“建筑博物館”。同時,這里還是雕刻藝術的寶庫,數量龐大的石雕、木刻、磚雕,都有極高的藝術水準,讓人不得不感嘆當年康百萬家族的繁榮。

在諸多雕刻藝術品中,首屈一指的當屬門枕石。門枕石位于莊園主宅區,整塊青石分三層形成組雕,構圖新穎、技藝精湛,由于精細的雕刻工藝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門枕石第一層圖案為一對雌雄臥獅,不同于中國傳統雕刻作品中怒目圓睜的獅子形象,這對門枕石上的獅子卻是俯臥姿態,憨態可掬,顯得十分可愛。第二層最為復雜,也是精華部分,內容是一組頗具教育意義的人物故事。其中,正面雕刻的是一幅“尊老愛幼”圖,隱喻的是“百善孝為先”;內側分別是“妯娌和睦”圖和“賓客宴飲”圖,隱喻“家和萬事興”和“以禮待人”;背面雕刻的是“拜師求讀”圖,隱喻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4幅圖,將中國傳統文化所注重的父子愛、妯娌親、師生情、朋友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三層同樣雕刻了一組傳統圖案,分別是“鳳凰牡丹”、“麒麟送子”和“金雞報曉”圖,象征康家的美好愿望。

如果說門枕石以寓意取勝,那么康家的另一件寶物“頂子床”則可說是以技藝稱雄。頂子床通體用金絲楠木雕刻而成,采用透雕、鏤空雕的手法,展現了一系列精妙絕倫的圖案,如象征“三星高照,福壽安康”的福祿壽三星,象征“青云直上”的官員騎馬圖等。整張床沒有用一顆釘子,全由工匠卯嵌而成。據說,為了制作這張頂子床,10個能工巧匠精雕細琢,歷時近5年才得以完成。

在康百萬莊園內,還有諸多匾額,其中包括中華名匾之一“留余匾”。留余匾長1.65米,寬0.75米,用黃楊木雕刻而成,通體形似一面展開的上凹下凸的旗幟,分別意為:上留余于天,對得起朝廷;下留余于地,對得起百姓子孫。

其實,除了雕刻作品,康百萬莊園內還有無數古玩、書畫、器皿等文物,可謂“處處皆珍品”,粗略算來,僅如今保留完好的知名文物便有3000余件,對研究明清文化、民間風俗等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猜你喜歡
康家掌柜莊園
元宇宙大爆炸
報你“哎呀”之恩
奇怪的莊園
皮狐子的傳說(外一篇)
搶親
皺眉人
動物莊園
哪壺不開提哪壺
哪壺不開提哪壺
印度KL莊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