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2016-05-26 00:53許文艷涂云貴杜巧麗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6年8期
關鍵詞:直方圖

許文艷,涂云貴,杜巧麗

(昆鋼醫院檢驗科,云南昆明 650302)

?

·經驗交流·

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許文艷,涂云貴,杜巧麗

(昆鋼醫院檢驗科,云南昆明 650302)

摘要:目的探討導致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原因與對策。方法選取78例在云南昆鋼醫院就診時應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計數時血小板計數減少、直方圖異?;虍惓缶幕颊邩吮?,分別用草酸銨法手工計數血小板和涂片鏡檢觀察血小板數量和形態分布,間接判斷血小板數量。以草酸銨法手工計數血小板為參照,糾正假性血小板減少的誤報,保證血小板計數的準確性。另外對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確診為EDTA-K2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癥(PTCP)病例3例,采集靜脈血2 mL 3份分別加入無抗凝劑真空管、EDTA-K2和枸櫞酸鈉抗凝管內,檢測不同時間內血小板數量的變化,并與草酸銨法比較。結果在78例血小板直方圖異常的標本中,3例有血小板凝集,62例存在比例不同的大血小板,10例存在小紅細胞、1例PTCP、2例存在紅細胞碎片;EDTA-K2、枸櫞酸鈉與草酸銨法檢測PTCP患者血小板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涂片鏡檢復查及草酸銨手工法,對發現血小板假性減少有重要意義;確診為PTCP的患者應采用無抗凝劑真空管采血后即刻檢測,可獲得準確的血小板計數結果。

關鍵詞:血細胞分析儀;直方圖;EDTA-K2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癥

血小板是臨床最常用的實驗檢測指標之一,目前臨床血小板計數多使用全自動細胞分析儀完成,但由于其特異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數量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為樣本凝集、樣本量不足、樣本被稀釋、冷凝集樣本、自身凝集樣本、小紅細胞、細胞碎片、大血小板等[1]。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血小板計數結果波動大是困擾臨床和檢驗科的難題,那如何才能保證血小板的計數準確呢?為此,筆者通過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本院門診住院各科患者靜脈血標本2 mL,用EDTA-K2抗凝,篩選出血小板計數減少、直方圖異?;虍惓缶臉吮竟?8例,標本的采集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2]進行,且在4 h完成所有的操作。

1.2儀器與試劑采用Sysemx的XS-8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和原裝配套試劑。標本的檢測嚴格照儀器操作說明書的要求執行,檢測前儀器狀態良好,室內質控在控。手工計數所用的草酸銨稀釋液,試劑及操作按配《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執行。Olympus BX-46雙目光學顯微鏡用于血涂片顯微鏡分析;血涂片采用自配的瑞氏染液。

1.3方法常規用含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靜脈血2 mL,充分混勻后上機檢測,注意觀察血小板計數結果和直方圖。如發現血小板計數減少、直方圖異?;虍惓缶瘯r,立即觀察血液外觀,是否有肉眼可見凝集,如有凝集,即為血液抗凝不充分導致血小板凝集所致假性血小板減少。如無肉眼可見凝集,取抗凝血制作血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用瑞氏染液進行染色后在電光源顯微鏡下用油鏡觀察涂片中的血小板平均數量、形態和分布情況。正常情況下,在血片厚薄適中區域(每個紅細胞彼此相互接觸但不重疊),每個油鏡視野約有血小板8~15個;少于8個/油鏡可初步認為血小板減少;大于30個/油鏡視野則可初步認為血小板增加。油鏡下的細胞形態異常判斷標準:(1)血小板凝集:血小板5個以上成堆;(2)細胞碎片:各種不完整形狀的細胞碎片;(3)巨、大血小板:直徑6 μm以上或直徑4~6 μm。對血小板減少者均重新采血并注意充分混勻后上機檢測,同時使用草酸銨稀釋液進行手工計數[3]。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差異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例標本重新采血后血小板數量為正常,可能由于采血不順或未充分混勻導致血液凝固造成血小板假性減少;62例標本在血涂片上可見數量不等的大、巨血小板;10例標本可見小紅細胞;2例標本可見紅細胞碎片;1例標本在抗凝血涂片中可見血小板聚集,因正常情況下在抗凝血涂片中血小板是散在分布的,而在抗凝血涂片易見3~5個血小板聚集,初步考慮為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重新用無抗凝劑真空管采血后即刻檢測后血小板計數正常。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發現3例EDTA-K2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癥(PTCP),均采用含EDTA-K2、枸櫞酸鈉及不含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重新采血后上機檢測,并檢測不同時間血小板計數變化的規律。見表1。EDTA和枸櫞酸鈉抗凝的標本血小板結果均低于無抗凝劑即刻檢測法與草酸銨法,這可能與EDTA和枸櫞酸鈉能誘導PLT相關IgG抗體的異常增高有關[4]。因此對于確診為PTCP的患者,宜采用無抗凝劑的真空管即刻檢測,可獲得較為準確的血小板計數結果。

表1  3種檢測方法于不同時間內同時檢測3例

A:無抗凝劑即刻檢測法;B:EDTA法;C:枸櫞酸鈉法;D:草酸銨法。

以手工草酸銨法檢測作為對照,比較無抗凝劑法、EDTA法、枸櫞酸鈉法在0、10、30和60min不同時刻血小板計數的差異。除0min時無抗凝劑與手工草酸銨檢測的血小板計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P=0.38),其余各抗凝劑在不同時間與對照方法的血小板計數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經兩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不同檢測時間里各抗凝劑間血小板計數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

表2     使用不同抗凝劑在不同時間計數血小板與

*:與對照方法比較。

3討論

血小板計數的波動較大是臨床實際工作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可使檢驗醫師不敢貿然報告,也給臨床的診斷帶來困擾。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為因素造成,主要是部分臨床護理人員在采集患者標本時操作不規范,標本與抗凝劑未充分混勻;或采血不順利,導致標本凝集或不完全凝集,使血小板計數假性降低。另一方面,大多數實驗室使用的全自動血球分析儀采用電阻抗原理,血小板測量和紅細胞測量在同一個通道,通常不能完全排除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血小板衛星現象、血小板碎片、體外溶血、冷球蛋白等對血小板計數造成的干擾。因此在工作中發現血小板計數減少、直方圖異?;虍惓缶瘯r,操作人員應首先觀察標本是否有凝集,然后重新采血進行手工計數復查,并同時制作血涂片染色進行觀察。通過顯微鏡鏡檢,不僅能觀察血涂片中血小板的數量,還能觀察血小板聚集情況,直接排除大血小板、小紅細胞、細胞碎片和血小板凝集對血小板的干擾。通過顯微鏡鏡檢觀察血小板分布的數量和形態后,再結合手工計數的結果最終再發報告,可以得出一個更加準確的血小板計數結果以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傮w來說,顯微鏡涂片復檢觀察血小板的數量和形態及草酸銨法手工計數血小板是對儀器法的很好補充,對及早發現和糾正血小板計數假性降低有明顯意義。在日常工作中還應加強與臨床醫護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使臨床理解并主動配合檢驗科對標本采集的要求,提高血細胞分析標本的質量。同時應主動詢問患者的情況,用臨床思維去分析判斷結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檢驗質量,為臨床提供準確的報告。

參考文獻

[1]劉善鳳,王利民,曾筱倩,等.涂片鏡檢對初步糾正血小板假性降低的意義[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0,23(2):193-195.

[2]尚紅,王毓三,申子喻.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4-15.

[3]朱忠勇.準確計數血小板方法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2,23(3):131-132.

[4]邵永生,鄭宏偉.組合檢驗法在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6):2036-2037.

(收稿日期:2016-02-02)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8.0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08-1157-02

猜你喜歡
直方圖
符合差分隱私的流數據統計直方圖發布
ADC直方圖分析在頸部淋巴結轉移性鱗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Bp-MRI灰度直方圖在鑒別移行帶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應用價值
基于差分隱私的高精度直方圖發布方法
基于FPGA的直方圖均衡圖像增強算法設計及實現
T2-MRI全域直方圖鑒別兒童后顱窩星形細胞瘤和室管膜瘤的價值
用直方圖控制畫面影調
基于HSV顏色直方圖的圖像檢索算法性能分析
例析頻率分布直方圖
中考頻數分布直方圖題型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