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形成

2016-05-26 19:05曾熊
考試周刊 2016年26期
關鍵詞:孫中山

曾熊

摘 要: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初期,孫中山先生和革命黨人便開始著手建立一套完備的政治制度體系,其中就包括文官選拔制度。

關鍵詞: 孫中山 文官考試 理論建構

早年,孫中山在游歷歐美各國時,就注意考察各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并得出結論:“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原來英國的考試制度還是從中國學過去的?!痹诳偨Y了科舉制的成功和缺陷后,在西方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學說的基礎上,他把考試、監察二權分立出來,建立了“五權分立”的理論。

關于考試權思想,這是與孫中山先生從事的民主革命斗爭經歷密切相關的。早在1895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反清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被迫長期流亡海外。在此期間,他廣泛地考察和研究西方民主政治以求中國治國之道?!氨甲哂嘞?,兄弟便從事研究各國政治得失流源,為日后革命成功建設張本”。孫中山認為:“歷觀各國的憲法,有文憲法是美國最好,無文憲法是英國最好?!睂O中山先生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制度有以下幾點不足:第一,一般民主國家,皆實行政黨政治,經過選舉,“每當更替國務長官,甚且下至勤雜敲鐘之類的小吏也隨之全部更換”,十分煩亂。第二,單憑選舉來任命國家公仆,往往會使有口才的人在選民中運動而當選,無口才但有學問的人卻被閑置。他還以美國選舉中博士和拉車子的苦力競選而苦力獲勝來證明,他說:“拉車子演說得很好,入情入理。后來果然拉車子的當選?!钡谌?,“用財產資格來限制選舉權與追求自由平等的潮流不適合”??偠灾?,孫中山先生認為,美國等國家的選舉制度,使國家官吏更替頻繁、重口才輕學識、限制選舉權資格,有背離資產階級平等觀念和面臨不知選舉誰的尷尬等流弊。在如何解決這些流弊的問題上,孫中山先生也做了解釋:“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制被選舉人?!毕拗票贿x舉人只有通過考試實現,通過考試確定了被選舉人資格,才能使有才能的人當選?!敖袢魧嵭锌荚囍贫?,一省之內,應取得高等文官考試資格者幾人,普通文官資格者幾人,議員資格者幾人,就此資格中再加以選舉,則選舉資格不妨放松,而被選舉資格甚嚴,自能真才輩出”。通過“最嚴密、最公平的選拔人才,使優秀人才掌管國務”。

由此可見,孫中山先生的有關考試制度的思想,是在批判西方民主國家選舉制度的流弊和借鑒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方式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孫中山在不同場合多次地反復地介紹和宣傳這一思想,并且在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所制定《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中確定了實施方案,“在憲政開始時期,中央政府當完成設立五院,以試行五權之治”。

另外,孫中山也對為官道德方面做了論述。他認為:當公仆“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如何才能做到做大事而不做大官?孫中山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立志。孫中山考察了古代的官場制度,而且親眼目睹和經歷了清朝政府的腐敗和黑暗。他認為,中國社會之所以積貧積弱,中國人民之所以困苦不堪,其根源在于官吏的腐敗。為官者毫無為民辦事之心,反而一心想著如何為自己為家人聚斂財富。讀書人,立志讀書以求功名,而獲得功名以后卻直奔錢財。孫中山認為這是自私的表現。真正的立志卻是要為官者心存社稷、心存人民。能做到這樣的人的志向必定崇高而遠大,必成大事。就如同他所說的:要做到天下為公,必須確立為民服務的思想。為眾人服務的思想是為官者思想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孫中山文官思想的進一步深化。也就是說,人人都應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是以奪權為目的。最后,孫中山先生認為為官者應該為主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孫中山從歷次革命失敗中總結教訓,許多人參加革命,大家無法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革命行動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使革命事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得民心,讓國內人民與黨同一個志向,共同合作,一致奮斗。這種凝聚力、向心力便是黨的主義?!叭裰髁x”便是孫中山所創制并被黨內同志認可和信奉的主義。革命時期,革命黨人要實行“民族主義”?!膀尦^虜,恢復中華”,始終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戰斗口號。這不僅由于清王朝是一個由滿族貴族“宰制于上”的封建專制政權,還由于它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胺礉M”口號之所以具有廣泛的動員意義,原因就在于此。避免中國被瓜分、共管的厄運,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民族主義的另一主要內容。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又一個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政治制度剝奪了人權,因而,決非“平等的國民所堪受”;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結束“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的嚴重狀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之后,便著手實行“民生主義”。民生主義也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還包含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

孫中山上述理論的建構,為他的文官制度建設做了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民國二十二年公務員高等考試總報告書.1933.

[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檔案史料選編(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猜你喜歡
孫中山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意
《孫中山新探》序言
孫中山的綽號
論孫中山的國家建構思想
王緒陽孫中山人物畫作品選
孫中山祖上因迷上風水致貧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關系論析
民國時期孫中山郵票賞析
臺南孫中山銅像被拉倒 國臺辦:“臺獨”不得人心等6則
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現代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