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2016-05-27 08:40李樹宏
考試周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乘法經驗知識點

李樹宏

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是目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就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看,低效、無效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而關于如何采取特定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則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1.在教學中運用《幾何畫板》

用鼠標拖動圖形上的任一元素(點、線、圓),而事先給定的所有幾何關系(即圖形的基本性質)都保持不變。例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對于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的道理難以理解。如果用多媒體演示:平分一個圓,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接著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個從圓中“跑出來”(還剩下一個虛線圓)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形象化地認識,直觀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化靜為動的顯示,步步引導,環環推進,比起傳統應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化圓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把知識化難為易,成功地突破教學難點,從不同角度豐富感知,掃清學習障礙,找到問題突破口,使學生對應掌握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學得更快更好。

2.練習的設計要聯系實際,加強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時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內容往往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數學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大多是以系統化、標準化的純數學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如學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習題:假如我們班36人去動物園游覽,門票每人15元,40人開始可以享受八折優惠,你認為怎樣買票花錢最少,最少是多少錢?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經驗不同,因此設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全班36人不夠40人,不能享受八折優惠,所以買36張共花15×36=540元。第二種方案:因為40張可以享受八折優惠,所以就40張,需要花15×40×80%=480元,比第一種少花60元。第三種方案是買40張花去48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張賣給其他游客,可以得到60元,相當于買36張只花了420元。這一練習綜合了“打折”等知識,具有實際意義。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全面性,而且激勵了學生智力和智慧的發展,讓學生活用數學,培養了應用的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

3.充分利用已有經驗,挖掘課程資源

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經驗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是有意無意地忽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或過高估計學生能力。這就導致對學生學習起點把握不準。實際上,隨著社會發展的日益信息化,學生的學習資源正變得日益豐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的數學現實往往超越教材本身。因此,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挖掘身邊資源引入數學課程,對于促進學生數學有效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乘法”的引入中,一般教師會選擇童話故事或主題圖引入,這中間“牽”的成分過多,并花費大量時間。筆者基于部分學生對“乘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接用學生身上最熟悉的“手指”來引入,把握適宜的教學切入點,拋出挑戰性的問題:20個5相加該怎么寫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展示各種表示方法,當用加法寫起來很麻煩的時候自然就生成了乘法算式。正是由于教師找到了教學精確的切入點,抓住了乘法的生活原型,充分發掘學生的差異資源,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漫無邊際的探究,而是生動、高效地在自己已有基礎上拓展原有經驗中所空缺的內容,生成新的學習資源,凸現教學的重點,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簡捷明確的功效。

4.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充分發揮數學教材的作用

4.1做好教材處理的前期準備。

4.1.1了解每個單元數學內容的編寫意圖、目的和要求,前后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每一類數學知識在這一版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4.1.2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水平、當前的興趣愛好和數學學習的特點。

4.2教材處理策略。

4.2.1增添策略。①增添策略也稱為拓展策略,是指在教材原有內容和素材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數學素材,或對某一數學知識點進行拓展和深入研究,更好地為已有知識和新知之間建立聯系,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第十冊數學教材中,“分解質因數”與“互質數”這兩個內容都屬于選學的數學知識,教材只做了簡單介紹,但它們是后續學習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及最簡分數的基礎,因此在處理這兩個知識點時,可以采用增添策略,把這兩個知識點充實起來,當成新授課教學。此外,課堂中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數學背景知識,增強數學課堂的人文性,擴大學生的數學視野。

4.2.2刪減策略。刪減策略是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的一些選學內容或失去時代意義的內容進行淡化處理。如“元、角、分的認識”中對分的認識就應該淡化。又如人教版第十二冊數學教材中,有一個綜合實踐內容“確定起跑線”,它提出了三個問題:①求每條環行跑道的內側周長;②求整個運動場的面積;③確定800米賽跑比賽的起點。對于前兩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解決,適合全體學生進行研究。而第三個問題超出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探究范圍,可以進行刪減或鼓勵部分學生課后進行研究。

5.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思考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樂于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生活情境,通過把問題融入情境中,引導學生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問題。在趣味性的情境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引發他們的思考。比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小數乘法”這一知識點時,就直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不用計算,誰知道2.235乘1.4的積有f幾位小數?”拋出這個問題后,學生必然很驚訝,驚訝之余,接著便產生好奇,再接著,孩子們的心中便有了一個懸念:這么多小數點,到底有幾位呢?大家都想一探究竟。這一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猜你喜歡
乘法經驗知識點
算乘法
一張圖知識點
我們一起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鞏固練習
把加法變成乘法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