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與探索

2016-05-28 01:37韋華南張映紅朱瑞丹陳勇棠
考試周刊 2016年36期
關鍵詞:實踐途徑課程實踐存在問題

韋華南+張映紅+朱瑞丹+陳勇棠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專業入門教育課程的實施途徑,進行專業入門教育課程的深入探索。

關鍵詞: 高職專業入門教育 課程實踐 存在問題 實踐途徑

為了使高職新生入學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轉變學習觀念,適應從高中生到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增強對未來就業方向的認知,提高專業學習興趣,我院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建設專業中,將專業入門教育列為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內容之一,對新生入學教育進行改革,把專業入門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成為一門必修課程,課時為20學時,學分為1分。

一、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學團隊完成。

專業入門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入學新生充分了解專業的歷史和發展方向、專業體系、職業資格制度等與課程和專業相關的內容。同時幫助新生了解其所在專業課程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實驗室、校內外實訓基地、課程網站)。二是結合專業特點、行業發展概況及要求,了解企業工作環境、行業企業網站、從業人員狀況、崗位要求、企業員工發展狀況及不同級別崗位的工作概況。三是使新生了解專業當前就業形勢及自己的未來就業方向,增強對專業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結合就業方向做好大學三年學習規劃。讓學生了解社會專業需求與企業的用人要求,教育學生打牢專業基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不斷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校內各類教師、校外的企業行業專家、優秀畢業生等各種教育力量組成一個教學團隊完成,單個教師無法獨立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二)課程是新開發的,教學無前車之鑒。

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是國家示范建設重點專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中新開發的一門課程,在課程的形式、內容和方法上進行了大膽改革。專業入門教育課程雖然不是文化基礎課也不是專業基礎課,但包含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社科人文素養指導,既有專業學科進展又有勵志成才典型,既有骨干課程介紹又有選修課程參考,既有人才規格標準又有職業技能鑒定,既承上啟下又自成一體,既獨立成課又分指各門課程。

專業入門教育屬于綜合類課程,其綜合性體現在認識方面,既可以提供整體觀念,又有利于聯系專業知識的不同領域。在心理方面,按照入學新生心理需要、興趣、好奇心和活動來編制課程內容,有助于學生穩定專業思想和個性發展。在社會方面,有助于學生建立專業教學與產業發展之間的聯系,也有利于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滲透。歸納而言,專業入門教育是專業啟蒙科普課程、思維方法課程、素質教育課程,而不是分支學科課程、技能實訓課程或應試教育課程。因此,課程教學實施的方法與手段、場所、考核等,沒有前車之鑒。

(三)課程教學時間的不確定性和學生的安全性。

為了讓新生在專業學習之前對專業有感性認識,提高專業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學會主動學習,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在時間上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學后一個月內,和軍訓結合在一起,有時也會利用下午或晚上時間,到校外企業參觀和聆聽企業人員講座,但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按教學安排時間實施,因此,課程教學實施時間是零散的和不確定的,給課程教學安排帶來一定困難。

同時,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學生需要到校內外實訓基地參觀,這樣就存在交通安全和參觀安全的問題。特別是在參觀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如制造類、冶金類企業時,會因為學生在參觀中由于好奇,亂動企業設備或不走安全通道等,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不少企業也因此不愿接受大量學生到企業參觀。

二、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的途徑

(一)成立課程團隊,職責明確。

根據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組建由專業教學團隊教師、教學秘書、學生處和輔導員、系部領導組成的教學團隊,還邀請企業行業專家、優秀畢業生共同參加。專業教學團隊教師主要解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介紹專業就業方向、專業體系、職業資格制度,專業的發展與社會的需要,三年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專業課程和就業方向有初步了解,明確每年應完成哪些課程學習,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同時,安排學生參觀校內外實訓基地,了解與課程相關的實訓室與實訓設備等。系部領導主要從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介紹,從宏觀角度對新生提出整體要求。學生處與輔導員負責學生參加活動的組織工作,教學秘書負責安排協調各班級的教學任務,考核教師完成的教學任務和質量。企業行業專家主要從社會需求角度對企業用人的任職資格、企業員工發展狀況及不同級別崗位的工資概況等內容進行介紹。優秀畢業生主要根據自身發展經歷與經驗,指導新生規劃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活,充分利用在校時間,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專業綜合能力。

(二)制訂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由于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是新開發的,教學實施無前車之鑒,我們對課程的教學實施主要采用專題講座和現場參觀方式進行。專題講座分為專業與課程專題講座、行業企業專家專題講座、優秀畢業生專題講座等。參觀也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專業課程實訓室)參觀和校外專業實訓基地(企業)參觀。

課程的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有時還可根據形勢和任務需要進行調整。通過讓專業學生盡早了解專業技術核心內容,以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好奇心、學習的驅動力和自覺性。

課程的教學方法以興趣激勵法、模糊學習法、障礙跨越法、模擬操作法、循證檢索法等為主,專業核心技術的介紹可淺嘗輒止,不必深究,但奧妙奇特之處需指出來。

課程的教學場地采取校內外相結合,教室、實訓室、校內外實訓基地等都成為進行專業入門教育的場所。對課程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但不拘泥于教室,校內、外實訓基地也可以實施。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施,不僅可以增強職業氛圍,增加對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還能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更好地了解企業現代化設備、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企業文化、員工的職業行為。通過授課地點的變化,能夠較好地改變授課形式單一、枯燥的窘境,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準專業方向、提高專業認識,增強對專業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課程在教學考核方式上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以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出勤率、參與討論或辯論的次數及認真學習的程度、寫一篇參觀企業感想作業等為考核內容;終結性評價在課程教學結束時讓學生撰寫一篇活動總結綜述報告,以考查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度和對資料、信息處理能力及寫作能力,最后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分數,進行加權平均作為課程考核分數。

(三)課程教學的協調與安全的教育。

為了順利完成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任務,課程負責人需要根據課程教學標準,制定初步的教學進度表,并按擬定課程教學時間與校內外實訓基地負責人、行業企業專家、優秀畢業生進行溝通交流,確定教學時間,再由交教務科下達實施。如遇變化,應及時對課程教學進度表進行調整,并經教務科下達實施。如發生臨時變化時,應口頭通知教務科管理人員,通過教務科進行臨時性調整,以確保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另外,通過學生處和輔導員利用各種手段與方法,加強新生安全教育,強調安全的重要性,樹立安全保護意識。特別是在參觀前強調交通安全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參觀安全的注意事項,保證一切行動聽指揮,走安全通道。同時,按照企業參觀要求,要求學生正確穿著服裝。如戴安全帽,著長衣長褲、動員鞋等,不允許穿短褲、裙子、涼鞋等,長頭發的學生必須將頭發卷入安全帽內。安全帽由學校提供,帶隊教師在出發前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更正。在參觀過程中,以學生班干、學生黨團員為骨干,協助教師維護參觀過程中的紀律,以確保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安全。

三、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實踐的探索

(一)課程教學實施成效。

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在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實施以來初見成效,新生能夠盡快轉變角色,進入良好的專業學習心理狀態,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知曉專業學習目標和任務,明確專業學習能力達標要求。許多新生開始認真制訂自己的三年學習計劃,并開始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參加學院、系部開展的各式各樣活動與競賽的積極性提高了,掃清了學生開始專業學習前的一些心理困惑,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二)課程教學實施反思。

在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過程中,我們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但還有一些課程教學實踐問題需要繼續研究與探索。

1.課程教材的開發。開設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每次以講座和參觀形式授課,教學內容雖然自成體系,但沒有進行系統匯編,也無法做到學生人手一冊,教師手中的許多教學內容和資料不能及時傳達到學生手中,至多只能將教師的講義或課件通過網絡轉發給學生。如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專業和自身學校特點,編制課程校本教材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2.教學質量的提升。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由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共同完成,教師來自不同工作崗位,由于各自專業與能力的不同,對課程標準理解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來自企業的校外兼職教師,雖然教學內容豐富精彩,但在教學方法運用上不夠靈活。同時,校內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缺乏平臺和時間,部分教師簡單地將專業入門教育課程視作專業簡介,使專業入門教育課程講好不易,如何管理、控制、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3.政府部門的重視,校企合作機制的鞏固和完善。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需要學校、企業、政府合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目前,由于企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和對生產帶來的影響,都不太愿意接待學生參觀學習。另外,部分企業專家、人力資源部管理人員和優秀畢業生等校外聘請教師,或者由于工作繁忙,時間錯不開,或者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缺乏興趣,無法或者不愿參與教學活動,影響了教學質量,這是我們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實施遇到的最大問題。如果能夠像德國“雙元制”那樣,政府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企業參與專業入門教育活動給予鼓勵或引導,企業能夠從本企業或本行業出發,積極參與學生專業入門教育活動,為學生更好地完成專業學習提供便利,學校就能更好地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實施教學,也就能夠為企業、為社會提供更能夠滿足需求的、質量更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鞠紅霞.高職新生專業入門教育課程建設的探討[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1):1-3.

[2]華危持.《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反思[J].職業教育研究,2011,(7):89-90.

[3]楊祖龍.關于建筑專業開設入門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0,(11):91-92.

猜你喜歡
實踐途徑課程實踐存在問題
項目進階驅動的JaVaEE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改革與研究
林場護林防火工作的開展思路及實踐途徑選擇
多元文化素質教育探索與課程的實踐
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