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實踐行為導向教學法

2016-05-28 17:48劉起茹
考試周刊 2016年33期
關鍵詞:行為導向教學法學生為中心英語課堂教學

劉起茹

摘 要: 當前中職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給英語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源自于德國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這一教育理念,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分工合作等使學生體驗成功,并在協作游戲中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運用能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推廣。作者就行為導向教學法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原則及方法談談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行為導向教學法 英語課堂教學 學生為中心

“行為導向教學”是德國職業教育界歸納出來的先進教學經驗,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為目標,在教師行為的引導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法。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目前許多職業學校實踐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達到“依托任務訓練、強化學生主體、突出能力目標”的培養要求。行為導向關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全面素質,自20世紀80年代產生以來,逐漸成為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的主流,并日益為世界各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界人士接受和推崇,所以值得在我們中職學校推廣使用。

一、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意義

1.生源質量決定了中職英語教育應采取行為導向教學法。當前中職學生大都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兩極分化嚴重,給英語教學帶來巨大困難,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滿堂灌,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全面傳授信息,學生圍繞教師轉,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厭煩情緒易于產生。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教學流程可概括為“提供信息、制訂計劃、作出決定、動手執行、檢查情況和評判結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著導師、管理者和咨詢者的作用,而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有更大的責任,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能獨立計劃和完成課程,并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獨立檢驗。這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強調在做中學,適合當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學生覺得有趣并樂于接受,教學效果自然較好。

2.行為導向教學能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當前中職生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處于被動狀態,教師教得吃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是中職英語教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一個首要問題。實踐證明,要使學生學習某門課程由被動變為主動,就需要提高學生對自身滿足的成就感。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兼心理學教授洛克認為,目標本身就具有激勵作用。目標能把人的需要轉變為動機,使人的行為朝著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將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既定的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與修正,從而實現目標。在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把目標精心設計成一個個任務,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主動解決問題,從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問題,繼而產生想要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欲望。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完成了任務,取得成果,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從而激發學習動機,激勵探究下一項任務。所以,行為導向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二、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原則

1.基礎性原則。再高深的英語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基礎學習是學好的重要保障,是推動學生向前學習的動力。

2.指導性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自學,尤其是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在教案編寫過程中學法線要貫穿始終。

3.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最能體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砂褜W生分成A、B、C三組,考試題目大約分為三類,A組基礎性題占60%,B組基礎性題占50%,C組基礎性題占40%。要按學生的不同水平,規定課堂上必須完成哪些題目、哪些題目在討論中完成、課后復習哪些內容。

三、行為導向教學法中常用的具體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的教學目標是:根據職業對英語的要求,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開發智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還要使學生得到專門用途英語的初步訓練,為學生步入社會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既要具有一般英語課程的特點,又要突出職業教育本身的特色。它既具有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打好文化基礎的功能,又能使學生了解相關行業的知識,拓寬視野,為將來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具體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角色扮演法。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自身角色的內涵活動,體驗對方角色的心理,從而充分展現出現實社會中各種角色的特點,達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以話題為依托,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中職英語教材選擇的話題都貼近生活,突出實用性,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職場情境,選擇問候、求職、購物、餐廳就餐等常見話題;內容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海報、廣告、小故事及旅游介紹等,貼近生活,非常實用。

通過創設英語情境,通過角色朗讀、學生自編對話、模擬表演對話等形式,使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學到有用的相關句型,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如在上英語基礎模塊1,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這一單元,我設計角色扮演情景對話:

場景是在西餐廳,一位學生扮演waiter,另一位學生扮演customer的角色,進行模擬的餐廳里的服務會話,學生運用自己所學到的句型進行會話交流,句型得到操練鞏固,印象深刻。學生通過參與生動活潑的情景教學活動,有如身臨其境。評價時不僅要求學生語言的表述要通順、流利,而且表情要豐富,還要合乎服務的標準。以下為學生設計的對話范例:

Waiter:Welcome to Meiwei Restauran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

Customer:Yes, Id like beef steak.

Waiter:Well done or Medium.

Customer:Well-done, please.

Waiter: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Customer:A glass of orange juice, please.

Waiter:Beef steak well-done and a glass of orange juice.

Customer:Right.

Waiter:All right. Wait a minute, please.

在這種實踐與評價并行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同時加入活動,教師在評價,學生也在評價;教師通過隨機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及時改進語言進程和語言行為,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在一種緩和但卻有效的行為實施過程中,主動而富有創造性地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以任務為導向,提高英語運用能力。例如制作個人名片,制作海報,計劃生日聚會,找工作伙伴,組建興趣小組。其突出的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能力培養,把學生由觀眾席徹底推向表演舞臺。這種課堂教學活動,縮減了教師的講授時間,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討論和相互質疑,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一改傳統課堂“老師講,學生聽”的枯燥乏味的局面。

2.模擬教學法。模擬教學是在一種人造的情境或環境里學習某種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模擬訓練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提供許多重復的機會和隨時進行過程評價的可能性,且成本較低。

例如在課堂中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職場情景,選擇問候、求職、購物等常見話題;內容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海報、廣告、小故事及旅游介紹等,貼近生活,實用性強,學生興致很高。興趣提高,就喜歡上英語課,英語課沒那么枯燥。

比如講購物等服務行業英語,我創設情境,要求學生之間以店員和顧客兩個不同角色,進行模擬購物會話等練習,學生在情境中充分發揮所能,饒有興趣地挑選東西,拿出本領進行殺價等,學生通過參與生動活潑的情景教學活動,有如身臨其境。這樣我們以活動為依托,以單元任務為目標,通過實踐與合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

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的核心,是職校生適應職業崗位的關鍵?!秶鴦赵宏P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重點指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边@就意味著外語教學不單是教給學生“只言片語”,更重要的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各個專業的不同要求,開展形式不同的實踐實習,并在實踐、實習中綜合評價學生。

例如導游專業,教師要提供模擬或實地環境,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際能力進行評價。例如在上導游班的英語課時,我會把學生帶到中山公園,以公園作為景點,學生分成六組,每組配備一名外語老師或者英語口語較突出的學生;每次由一位同學充當導游,其他同學和老師作為游客,用英語向導游提出各種問題和尋求幫助,導游用英語回答。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學生不僅復習了語言知識,還鍛煉了交際能力,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隨著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教學設計一:單元任務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個真實的任務。如設計自己未來的名片,布置學生設計個人名片,然后選出符合英語寫作要求,有特色的名片在各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學習。

教學設計二:在學習第五單元“Whats your Hobby?”一課時,我設計了以下任務:通過小組任務,在班級建立興趣小組。

建議小組學生按以下方式進行分工:

(1)以抽簽的方式選出組長。

(2)由組長指定記錄員兩名,負責記錄談話信息。

(3)由組長指定采訪者一名,負責詢問信息。

(4)由組長指定整理員一名,負責整理報告信息,并填好表格。

(5)由組長指定報告員一名,負責報告本組調查情況。

(6)組長作為機動人員協調整個活動。如記錄員受訪時負責記錄。

步驟三:小組活動,組長與組員討論各自參與興趣小組的情況,并由組長負責撰寫報告,匯報本組同學的情況。

步驟四:全班活動,將本組信息與其他組同學進行交流,由組長確定興趣小組的名稱。

分組細致,責任明確,每位同學都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在組長的領導下、老師的指點下,不斷更換信息、調整信息。通過個人、小組、全班活動,完成任務。

四、結語

行為導向教學已通過一些教學實踐證明是一種傳遞現代教學內容的新手段,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在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它瞄準的方向是培養符合未來勞動市場所要求的勞動者。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推廣應用。但在應用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發展水平、學生的特點、教師的素質與學校的教學條件的不同選擇是否采用行為導向教學及應該采用何種行為導向教學法,從而充分發揮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和平,姬瑛潔.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探究.教育學術月刊,2010(4).

[2]胡美琴.試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4).

[3]“關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研究”課題組.關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研究.職教論壇,2012(18).

猜你喜歡
行為導向教學法學生為中心英語課堂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高校大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方法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汽修專業中的運用策略
以“學生為中心”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設計探究
以學生為中心視角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
行動導向模式在終端營銷教學中的體驗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