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問題及對策

2016-05-30 16:20曹馨丹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服務型鄉鎮

曹馨丹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為我們在新歷史時期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我國在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仍然存在基層干部群眾觀念匱乏以及服務水平較低等問題。由此入手,簡述了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提出及其意義,分析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決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的相關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鄉鎮;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問題;對策

一、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提出及其意義

(一)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提出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強調,“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①。這為我們在新時期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對新時期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5月中辦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對新時期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出具體部署,強調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以“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為基本內涵或基本內容,以強化服務功能、健全組織體系、建設骨干隊伍、創新服務載體、構建服務格局為主要任務,以“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為建設方向②。

(二)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義

鄉鎮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基層工作的最前沿,是中國共產黨聯系、宣傳、組織群眾的基礎,能最直接地接觸到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最直觀地了解鄉鎮人民群眾的需求,在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承擔和發揮著重大作用。鄉鎮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決定了人民群眾對黨的工作滿意度,決定了黨在鄉鎮開展工作時攻堅克難的能力,決定了黨在鄉鎮的執政程度,決定了我國鄉鎮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敗和國家長遠發展計劃成敗。因此,加強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對黨中央全面升級黨的專業理論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服務群眾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鄉鎮基層黨組織干部群眾觀念匱乏

部分鄉鎮基層黨組織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對人民群眾的建議與意見不予理睬。部分鄉鎮基層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不能有效溝通,以權壓人,致使官民關系緊張,群眾怨聲載道。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不走訪基層,不深入農村,對群眾缺乏基本了解。部分鄉鎮基層黨員干部“四風”問題突出,甚至道德敗壞、違法亂紀、貪污腐敗,不但不能為民服務,反而嚴重地敗壞了黨在民眾中的形象。部分鄉鎮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工作中有投機主義思想,利益熏心,不在乎群眾安危,只在乎上級機關和領導。部分基層黨組織奉行“金錢路線”,樂于為富人服務,而對平民百姓服務懶散;損害了基本的公平正義,敗壞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廉潔形象。

其具體原因主要在于:部分鄉鎮黨員干部呈現高齡化,后繼乏人,難以形成年富力強的骨干隊伍,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同時,思想意識不堅定,讓部分鄉鎮基層黨員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此外,部分鄉鎮黨組織干部紀律宗旨觀念意識單薄,崇尚個人利益,唯利是圖。最后,鄉鎮基層入黨要求把控松懈,部分黨員并不具備黨員應有的思想政治抱負,不能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控力差。

(二)鄉鎮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及執政水平低下

部分鄉鎮基層黨員干部自身文化和素質較低,面對新形勢新變化,茫然無措,跟不上中央精神和部署。部分鄉鎮基層黨組織領導集體有渙散軟弱的現象,在工作中服務意識淡薄,操作方法單一,過程簡單粗暴。部分鄉鎮基層黨組織干部在服務工作中因循守舊,滿足于現狀,缺乏創新進取精神。部分鄉鎮黨組織領導人浮于事,缺乏專業視角,面對嚴重問題,只想一味的隱瞞不去解決。部分鄉鎮基層黨員干部習慣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人民群眾中不可能起到積極向上的影響,只會給黨的光輝形象抹黑,甚至加劇人民內部矛盾。

究其原因:部分基層黨員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質較低,其內在素質匱乏制約了其服務群眾水平的提升。同時,部分鄉鎮基層黨組織缺乏領導核心,拍板制定決策的主心骨,導致遇事組織內討論混亂,人心不齊,難以提升執政水平。此外,缺乏一套科學完備、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作保障,賞罰機制不明確,部分鄉鎮基層干部缺乏動力。

三、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一)強化群眾觀念,提高黨員干部服務意識

建設鄉鎮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首先要著力確立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觀念。必須要在基層黨組織、干部、黨員服務群眾的觀念的強化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強調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黨員干部認識到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善于聯系群眾,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政治危險是容易脫離群眾。要教育基層干部、黨員深刻認知人民群眾之偉大性,明白服務群眾之重要性。同時,教育鄉鎮黨組織干部,自覺做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切實做好各項工作。

(二)加強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培養

建立健全學習教育機制,完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考學評學等制度,全方位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質、業務水平;不斷豐富教育培訓內容,既要加強業務培訓,又要加強黨性教育、理論培訓。教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根本價值取向,牢固樹立“服務能力就是執政能力、服務水平就是執政水平”的理念。同時,基層黨組織在涉及到服務群眾的決策時,一定要堅持民本決策,在決策過程中自覺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充分聽取群眾的決策意愿,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切實防止決策的隨意性對群眾利益帶來的損害。

(三)完善鄉鎮基層黨組織監管機制

上級領導要監督選好配強鄉鎮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從縣乃至市級黨組織的角度考慮全局,堅持優中選優,強中選強的選拔標準,為鄉鎮基層黨組織搭配最合理的班子成員。同時,要把黨內監督貫穿在各項活動中,堅持日常監督與重點督促檢查相結合、組織談話與群眾評議相結合,把黨內監督、紀律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形成嚴密的監督約束體系,促使黨員認真履行職責,正確行使權力,嚴格依法行政,堅持廉潔從政。此外,建議明確的賞罰機制,激發黨員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生動力,使黨員干部在監督中得到加強和提升。

(四)建立穩定的資金支持制度

服務群眾需要資金支持,沒有資金支持談服務是很可笑的。建立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穩定的資金支持最為關鍵。資金來源應大體包括:基層黨組織的部分生產經營收益、黨費列支、上級撥付、社會捐助等。

注釋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中辦印發《意見》要求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N]. 人民日報,2014-05-29.

參考文獻

[1]孫黎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理論架構[J].理論學刊,2013,(8).

[2]姬棟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綜述[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研究生論文???,2014,(4).

[3]沈小璇.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求實,2013,(1).

[4]劉紅凜.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困境與進路[J].探索,2015,(3).

[5]張露露,任中平.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困境與突破[J].理論導刊,2015,(11).

猜你喜歡
基層黨組織服務型鄉鎮
鄉鎮改革怎樣防止“改來改去”?
實施“三個三”工作法 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
讓鄉鎮紀委書記敢亮劍
構建服務型政府的路徑選擇
黨委重視 人大盡責 鄉鎮人大立出新威
服務型數字化校園的構建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