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糧豐收 單產連增

2016-05-30 16:20蔣斌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武運減幅溧陽

蔣斌

2015年,常州市積極開展秋糧高產創建活動,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切實加強秋作物田間管理,全市秋糧生產喜獲豐收,單產水平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單產505.8公斤,繼續位列全省第一,水稻單產643.5公斤,連續十三年位列全省第一。

一、秋糧生產基本情況

(一)秋糧面積和總產略有下降。調查資料顯示,今年全市秋糧種植面積126.09萬畝,比上年減4.4%,實種水稻114.39萬畝,同比減少5.1萬畝,減幅4.4%。秋糧總產77.4萬噸,比上年減4.1%,其中稻谷總產73.6萬噸,比上年減2.98萬噸,減幅4.1%。

(二)水稻單產創歷史新高。今年全市秋糧單產獲得613.9公斤,比上年增0.38%,其中水稻單產643.5公斤,比去年略增2.47公斤,增幅0.39%。一市三區水稻單產是歷史上最為平衡的一年,武進648.7公斤,金壇645公斤,溧陽643.5公斤,新北641公斤。

(三)穗數粒數呈現“兩增兩減”。據轄市區作栽條線調查統計,全市水稻畝均有效21.5萬,同比減0.9萬,基本達到了足穗目標;總130.3粒,同比增5.8粒;結實率93.3%,同比減0.5個百分點;平均千粒重27.2克,同比增0.1克,理論畝產達703.1公斤,比去年增2.3公斤。

(四)水稻畝產收益下降。2015年每百斤稻谷收購價140元,比去年減15元,機插水稻畝均產值達到1796.5元,較去年減少189.8元,減幅9.6%,。同時,受人工、機械等環節成本繼續上漲的影響,機插水稻畝均成本較去年繼續上漲,畝成本總計1022元(不含土地租賃成本),同比上漲58.6元,漲幅6%,畝均純收益(不含各類種糧補貼117.8元)達到774.4元,比去年減248.3元,減幅24.3%。直播稻畝生產成本1110.5元(不含土地租賃成本),比上年增27元,畝均純收益(不含各類種糧補貼)581.7元,比去年減205.4元,減幅26.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秋收秋種進度慢,“遲套遲”問題尤為突出。受糧價、天氣、機械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水稻收割進度大幅慢于往年。造成遲收情況,前期天氣是主因,后期則主要是由于收割機械不足。據調查,全市收割機總量僅能滿足1/3的收割需求,對外地跨區作業機械的依賴度極高,農戶爭搶收割機的現象屢見不鮮。另外,今年全市新增烘干設備400多臺套,烘干能力相比去年又有大幅提高,但不少規模在200畝以內的專業種糧大戶出于惜本心理,仍舍不得花錢烘干,等天收、等天曬。

(二)糧價收購不穩定,影響農戶投入和技術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育秧期間水分管理不到位,“燒芽”、“燒苗”現象仍時有發生。如機械播種環節噴水量不足,造成暗化期間缺水;對高溫天氣缺乏預判,沒有及時噴水、補水,造成大面積“燒苗”等。二是因洪澇受災淹水嚴重重新補種補栽田塊,農戶補救措施粗放,部分農戶種植質量差,一些田塊處于失管狀態。三是一些區域直播稻反彈勢頭較強,尤其是結構調整力度較大,零星插花田塊,機插稻面積萎縮比較明顯。

(三)天氣影響等因素,也給糧食生產帶來新挑戰。2015年水稻栽插和分蘗期遭受歷史罕見的兩次強降雨天氣,造成較大面積的水稻受澇受淹,這些給今年水稻高產穩產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從近幾年來看,強臺風、低溫陰雨等不利氣候隨時可能頻發、重發,水稻重大病蟲害也呈重發態勢,水稻防災減災和恢復生產壓力越來越大。

三、秋糧豐收措施

(一)強化“四主推”技術。一是大力推廣高產優質良種。2015年,以高產優質新品種“武運粳23號”當家,擴大示范武運粳30號。據作栽部門統計,全市主體種植武運粳23號65.9萬畝,占比57.6%,武運粳30號18.4萬畝,占比16%,南粳46、南粳5055、長粒香、軟玉、鎮糯19等一批吃口性好的優質稻米品種也得到了示范種植。二是大力示范推廣水稻主推技術,全市麥秸全量還田面積61.76萬畝,占比53.9%,示范推廣機插稻高產栽培技術面積93.72萬畝,占比81.9%。三是大力開展配方肥和配方藥示范推廣。2015年,全市耕地質量示范區建設項目共推廣商品有機肥11300噸,金壇、溧陽、武進各建立了一個綠色防控示范區,新增“五有五好組織”6個,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57.0%。

(二)強化育供秧基地建設。據統計,2015年全市建設規?;旧唐坊杏┭砘?84個,育秧面積2795.26畝,供秧大田面積37.74萬畝,占機插面積的40.5%,其中市級財政補助微噴灌設集中育秧基地45個,育秧面積541.06畝,新增硬盤58.35萬張,新增基質料6022.5噸,新增機械化播種流水線10臺套,全面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質和育秧效率和水平。

(三)強化項目輻射帶動。2015年,全市建設了33個水稻高產增效萬畝示范片、1個溧陽省級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試點縣項目和45市級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項目,投入部省市三級財政資金1790萬元。全市共建設353個各類示范方(田、片),實現溧陽上黃、埭頭、南渡、社渚、溧城、上興、金壇指前、直溪、朱林、武進前黃等2個轄市(區)整縣制和10個鎮整鎮制推進,創建面積達45.7萬畝,占水稻種植面積39.9%。通過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共建,點、線、面結合,真正形成了“建設一點,輻射一片,帶動一方”的局面。

(四)強化抗災救災應變。針對強降雨受淹受澇嚴峻挑戰,以及梅雨期降水呈連續性、降水強度大不利影響,全市相關部門積極提供組織、技術和經濟保障,積極做好抗災減災工作。省、市及時下撥救災資金用于購買救災種、補貼自備種、補貼剩余秧苗及救災基質,所有資金均及時發放到位。受災最重的金壇區,市農委還委托金壇種子公司調運救災種,共發放98512斤,組織5個鎮17家合作社共計補育秧苗167229盤,使用130146盤,保障了補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全區未出現一塊拋荒田。

猜你喜歡
武運減幅溧陽
海歸吳凡:激情追夢的“新溧陽人”
走進溧陽忘記四季
水土流失較監測峰值減少近百萬平方公里
廣州4月商業地產市場:公寓成交維穩,寫字樓及商鋪庫存同比減幅明顯
水利部發布2019年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
直播水稻不同品種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產量的差異試驗小結
溧陽市2016年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武運粳31號”在江陰市的引種表現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溧陽中材重型機器有限公司
風味美食——溧陽扎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