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怎樣的觸覺形象設計有助于有效溝通

2016-05-30 17:44高林楠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有效溝通人際交往

高林楠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在人際交往中,除了語言溝通之外,身體語言、書面、電話、網絡等多種溝通形式同樣被人們廣泛采用,非語言溝通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運用米德的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從觸覺行為發揮關鍵作用的五個領域分析人際溝通中的觸覺行為,并探討自我怎樣的觸覺形象設計有助于有效溝通,試圖為觸覺形象設計與有效溝通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際交往;觸覺形象設計;有效溝通;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

一、觸覺形象設計與有效溝通概述

(一)研究意義

從溝通的載體層面,溝通包括語言系統和非語言系統。語言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時候人們忽略了非語言系統在溝通中的影響作用。非語言溝通在人們的溝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溝通不僅展現自我的良好形象、提升個人魅力,而且對個人人際關系網絡的建立,職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本文意在通過分析人際溝通中的觸覺行為,探討自我怎樣的觸覺形象設計有助于有效溝通,并試圖為觸覺形象設計與有效溝通的研究提供參考。因此該研究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二)理論基礎

人際關系具有了解自己、改善環境、提高效率、增進身心健康、促進行為改變的作用,米德的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通過研究人與人的互動來揭示人際關系。

首先,形象是形象互動論即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的中心概念,包括語言、手勢、文字以及符號等,形象無所不在,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從微觀上研究人際溝通的具體過程。

其次,人際溝通是形象的互動。人的每個動作或行為都有其特定意義;在不同情境中的行為具有不同的意義;行為具有象征性、符號性,并通過形象來反映。因此,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是對行為的意義的解釋、分析和反應基礎上的人際溝通理論。

溝通是對行為意義的理解和分析基礎上進行的互動;形象互動理論用符號象征性定義自己的行為意義,同時用符號象征性理解別人行為的意義。

(三)概念界定

1、觸覺。觸摸行為是指在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身體接觸行為,多為手部動作。觸摸是肢體語言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它不僅能有力地傳達信息,也從整體上影響你的身體健康。缺乏觸碰可能對你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消極的影響。

2、非語言溝通。非言語溝通不僅是利用語言及文字進行信息交流溝通的一種補充形式,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溝通方式,更是人類情緒和情感、態度和興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應。

3、人際溝通。人際溝通是人與人或人與物之間的信息傳遞和關系互動的辨證統一過程。

因此,我們認為,溝通是指將某一信息(或意思)傳遞給客體或對象,以期取得客體作出相應反應效果的過程,即信息交流。

二、觸覺形象設計與有效溝通

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良好的形象有助于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有助于兩者之間的進一步溝通,觸覺在其中亦占有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通過觸覺感知對方的內心世界,有助于我們與其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

(一)得體的禮儀

1、握手禮。當握手被用做歡迎儀式中的一部分時,該行為就沒有傳達任何有關握手雙方關系的特定意義。得體的握手禮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展現出自己,平等式的握手不卑不亢、力度適中,是意義較單純、禮節性的表示友好合作的握手方式,最適合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使用,而且可以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感受到自信而不高傲、謙虛而不卑微的氣質。

2、其他禮儀。在我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禮節為握手禮。兩人相向,握手為禮,也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禮節,而在一些國家,擁抱、親吻、貼面、吻手禮等同樣可用來表示對來者的熱情歡迎。盡管不同的禮儀轉換可能會帶給我們一些不適應的感受,但入鄉隨俗,適當的禮儀能夠迅速拉近見面人的距離,讓人輕松愉悅,有助于見面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二)適當的控制性觸摸

在溝通過程中,人們通常不喜歡靠得太近或進行身體接觸。不同的社交場合、文化背景甚至是性別,身體觸摸亦有很大差異。如在中國,一定環境下雙方進行肢體接觸通常表示二者關系較為親近,對方比較容易接受;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在社交溝通過程中一般不會發生身體接觸,給對方留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同樣視為一種尊重,除非對方展現出喜愛或好感并要求靠近一些。

米德的象征性符號互動理論表明,行為具有象征性和符號性,并通過形象來反映。每個肢體接觸動作都會在其特定的場景下發生,同時具有著不同的意義。因此,溝通的過程中應掌握好在合適的場合下做出適當的肢體觸摸。凡事都有“度”,把控好溝通中接觸的尺度,既不會給人以尷尬之感,還可以拉近溝通二者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氛圍,促進有效溝通。

(三)親密關系下的情感性觸摸

1、親子關系。父母觸摸孩子來表達愛意,孩子用父母回應對父母的愛與感恩。親子關系的情感性觸摸是父母與孩子感情溝通的重要紐帶,經常觸摸的親子關系通常更為親近,有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

2、戀人關系。愛人之間的情感性觸摸傳遞二人之間的親密感情,愛人的牽手、擁抱可以傳達鼓勵、感謝、友愛、關心等意義,更深層次的情感甚至可以通過親吻來表達。

3、朋友關系。除了朋友之間相互鼓勵的拍肩、擁抱等觸碰,頑皮的觸碰通常具有活躍心情和氣氛的作用,朋友間的情感性觸碰可以使兩者間放松情緒,關系更為親近,這樣的觸覺形象設計對有效溝通同樣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冬愛.人際溝通中的非語言系統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32:237-239.

[2]吳嵩,金盛華,蔡頠,章哲明.觸摸行為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03:422-425.

[3][美]艾莎·N·恩格爾貝格 戴安娜·R·溫:《溝通》,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17頁.

[4]蔡杰.非言語溝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02:151-152.

猜你喜歡
有效溝通人際交往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有效溝通的困境與出路
淺談企業管理中有效溝通
農村小學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