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傳統管理對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影響

2016-05-30 17:49王怡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民族自治少數民族行政

王怡

【摘要】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形成了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形態。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加大了對個民族地方行政管理力度??紤]到不同民族的特色,我黨采取民族區域自治管理模式,以此來提高民族地方行政管理有效性。但是民族傳統管理在各民族地方已經根深蒂固,且對地方行政管理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成為我國行政管理的重難點。文章從民族傳統管理具體表現入手,深入分析其對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產生的深刻影響,最后探討民族地方行政管理措施,旨在為我國地方行政管理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民族傳統管理;少數民族;地方行政管理;影響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享有了規定的自治權利,使得政治生活兼顧統一與自治雙重屬性。少數民族人民不僅生活在統一政治體制下,且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本民族的政治生活。作為統一的行政管理,勢必會受到民族傳統管理的影響。因此加強對民族傳統管理對民族地方行政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是國家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國家內部統一性,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二、民族傳統管理概述

民族傳統管理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積累下來的,是少數民族人民認同的管理模式。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思想根深蒂固

我國多數少數民族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原始民主政治元素,與原始公社所有制存在較大的相似之處,如民主議事選舉等都是具體表現形式。經過了民主改革后,他們逐漸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當中,但是民主政治卻保留下來,成為本民族不可磨滅的管理模式,進而影響到民族政治生活。如按照血統為原則劃分的登記制度依舊存在并被執行,存在較為明顯的種姓性質。

(二)政教合一體制

我國少數民族普遍擁有屬于自己的信仰,不同的民族信仰也存在差別,如巫教、薩滿教等。宗教生活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會形成多元的格局,并對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藏族、傣族等地區采取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二者之間相互重合,無論是世俗、還是宗教都集中在宗教上層,且宗教的道德會支配全民族的思想,過于極端化。

(三)習慣法

我國幾乎所有少數民族當中都具有自己的習慣法體系,但不同民族中,習慣法勢力大小存在一定差別。某些情況下,國家法律實施會在少數民族地區大打折扣。究其根本是受到習慣法的影響。民族傳統管理模式的形成與少數民族發展歷史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不能夠略過傳統管理開展地方行政管理,務必要考慮該方面因素,以免引發更多矛盾。

三、民族傳統管理對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影響分析

民族傳統管理建立在少數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等多元因素基礎之上,在多年發展中,對少數民族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深入看待民族傳統管理對地方行政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阻礙國家政治一體化

少數民族傳統政治因素的存在難以達成共識和統一,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家政治統一進程。我國少數民族政治生活具有封閉性、落后性等特點,形成了較為獨立的政治體系,而這一政治體系勢必是少數民族首先認同的體制。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國家權威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民族習慣法、宗教教義排斥國家憲法等現象成為必然。在少數民族政治生活里,民族自然、宗教等領袖號召力遠遠大于黨和國家。所以民族傳統管理對于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受到全球一體化的影響,這些傳統因素極易被分裂勢力利用。

(二)民族矛盾增加

從根本上來說,民族傳統政治生活具有較強的地域、宗教及宗族色彩,使得民族之間在觀念、習俗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別,進而引發了不同民族間、統一民族的不同支系間出現了很多矛盾、沖突。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形成了程度更深的民族、宗教及宗族隔閡。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了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但是這些矛盾具有較長的歷史,加之客觀物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矛盾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完全消除,無形中增加了地方行政管理工作難度。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失誤,不能夠及時解決,勢必會進一步惡化民族關系,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梢?,民族傳統政治管理存在的弊端延長了國家統一進程。

(三)影響民主政治建設

眾所周知,民主政治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也是人們參與政治活動表達自身訴求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民主政治是政治發展的根本目標,也是解決社會各類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政治生活中,我們將民主政治建設納入到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以此來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同時兼顧公民之間、群體之間的利益,最終形成和諧的社會氛圍。但是少數民族傳統政治發展過程中,遺留了一些心理積淀,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疏離、逃避政治,習慣被動等。正因這些傳統特點、非參與特點的政治,導致少數民族民主政治發展非???,缺乏較為積極的思想驅動力,進而影響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持續開展。綜上來看,少數民族傳統政治管理中存在很多消極因素,對我國地方行政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民族不和諧問題,需要從上述細節入手,逐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在行政管理上真正意義上達成共識,才能夠實現統一。

除此之外,少數民族政治管理具有強烈的民族性,由于不同民族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等不盡相同,使得政治管理中會各具特色,且宗教觀念長期存在在少數民族生活中。如果處理不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

四、基于民族傳統政治管理,民族地方行政管理優化策略

民族傳統政治管理已然存在,我們不能夠視而不見,而是要以一種辯證地態度看待問題,正確認識民族傳統政治管理對地方行政管理產生的影響,從細節處著手,將二者有機整合到一起,逐漸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地方行政自治道路。根據上文筆者的分析,對于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優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完善自治與政治體制

自治制度作為黨和國家根據我國少數民族特點而制定的一項體制,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等事業發展帶來了諸多幫助。但是時代在發展,改革開放程度的深化,使得制度中的很多內容及細節之處都無法滿足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需求,存在較為明顯的之后性。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完善自治制度,加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將經濟、政治等體制在改革過程中,逐漸協調好各方因素,達到動態平衡狀態。同時,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自身是由多元素構成。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對于自治制度的改革應強調綜合性,充分考慮經濟、政治及教育等多項因素,開展配套改革。歷史實踐證明,機構設置與政府職能在提高民族自治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诖?,加強行政改革,應當促使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結構的層次、部門之間更加透明、清晰,逐漸構建溝通和交流通道,互相配合和幫助,形成一個整體。

(二)統一戰線政策

前文所述,受到傳統政治管理的影響,少數民族中從原始社會延續至今的一些政策依舊影響著少數民族人民。面對新的社會發展形勢,我們應積極、努力整合少數民族上層愛國人士,建立一套統一戰線政策,適當增加投入,培養并選拔出一些優秀的干部,促使其能夠在工作中與日常生活中滲透更多統一的思想、觀念,消除少數民族政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分離的想法。新時期下,少數民族中的愛國人士已經是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可獲取的力量。他們在工作中,為國家、為民族地區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在此過程中,吸引更多愛國人士參與到行政管理,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少數民族管理目標,為祖國統一、社會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樹立新觀念

要想促使民族地方行政管理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在改革中,應遵循科學、法制及現代化等原則。而遵循上述原則的前提和基礎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調整。觀念是人們行為的主要驅動力。從觀念層面上來說,民族自治行政管理人員要解放思想,從根本上克服工作中的隨意性,徹底消除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意識,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此外,還需要在管理思想、設備及手段等方面進行創新,不斷提高行政管理有效性。

(四)提高行政人員素質

行政人員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面對復雜的少數民族情況,提升行政人員綜合素質非常必要,如思維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行政人員具備上述素質,在實踐工作中,能夠借助自身超前思維吸取公眾的訴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并將方案落實到實處,以此來推進地方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之間的距離,實現協調發展目標。一般而言,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領導可以由中央選派,將先進的行政理念帶入到少數民族地區,改革工作作風等,從根本上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及質量,為少數民族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大對領導的培訓力度,定期安排他們到高校等進行培訓,增強行政領導決策能力,讓少數民族人民能夠真正感受到來自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長此以往,在少數民族地方會形成學習型組織,每個人都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逐漸消除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構建和諧、統一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避免分裂分子趁虛而入。

五、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民族傳統管理延續至今,對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利于我國社會和諧社會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改革需要不斷完善,才能夠促進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朝著科學、現代方向發展,并在思想、觀念上加以轉變。同時,少數民族政治管理還需要與當前行政管理體制相契合,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找到最佳契合點,促使體制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指導民族地方行政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加快政治一體化進程。

參考文獻

[1]烏云高娃.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響分析[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49-54.

[2]羅麗梅.論民族自治地區行政管理的特點及改革——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為例[J].紅河學院學報,2012,(03):42-45.

[3]馬月.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的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2,(32):32-33.

[4]趙婧.淺談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21):347+349.

[5]劉強.提高民族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意義與路徑分析——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為例[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1,(05):50-54.

[6]張焰,朱夢菊.少數民族自治地區行政管理特殊性分析及對策——以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為例[J].中國市場,2014,(42):185-188+190.

[7]冉瑞燕.論影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執行力的因素與對策[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3,(01):53-57.

[8]朱倫.關于民族自治的歷史考察與理論思考——為促進現代國家和公民社會條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化而作[J].民族研究,2009,(06):4-23+107.

[9]張建新,陳井平.基于行政環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創新[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7-9.

猜你喜歡
民族自治少數民族行政
行政學人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發展型自治
論湘西地區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民族自治地區關工委工作諏議
加快行政審批體制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