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部濕潤區主要土壤類型演替及診斷層特征變化規律

2016-05-30 20:53韋屹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成土淋溶濕潤

韋屹

【摘要】中國東部地區農林業高度發達,該區域的土壤類型和特性具有深刻的研究價值。文章通過對東部濕潤區土壤概況和空間分布地帶性兩個角度的探究,闡明了東部濕潤去土壤類型的演替及其診斷層特征,為該區域的土地利用規劃和農林業措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東部濕潤區;土壤類型;地帶性

我國土壤水平地帶性分布規律是有濕潤海洋性與干旱內陸性兩個地帶譜構成。東部沿海為濕潤海洋性地帶譜,西部則為干旱內陸性地帶譜,而在兩者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則有過渡性土壤地帶譜。本文主要討論東部濕潤區的土壤類型演替及其診斷特征。

一、研究意義

中國東部地區是中國人口最集中,農業和林業生產高度發達的區域,這些土壤資源為中國提供了絕大多數的糧食、蔬菜、果品和木材。在中國,臺灣島、海南島等南方沿海島嶼還形成獨特的海島型土壤系列。因此對該區域土壤的研究有利于對土地利用類型的預測、規劃和調整。

二、研究區概況

中國東部濕潤土壤系列位于大興安嶺-太行山-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線以東的廣大地區,即包括由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以及臺灣島、海南島等島嶼。這里臨近海洋,氣候濕潤,年干燥度<1,但溫度由南向北遞減,自北而南依次出現的主要土壤組合是:寒凍雛形土-正?;彝?、冷涼淋溶土-濕潤均腐土、濕潤富鐵土-濕潤鐵鋁土、濕潤鐵鋁土-濕潤富鐵土。同時夾雜著大面積的水耕人為土。

三、研究內容

(一)土壤概況

由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氣候濕潤等特點,植被以森林植被為主,因此其地帶性土壤為森林土壤。森林土壤的特點是淋溶作用強,鹽基離子基本淋出剖面;有機質以落葉的形式進入土壤,在剖面中銳減;表土中物質下移比較明顯,形成明顯的淀積層;風化程度強,次生礦物比例大,原生少;土壤呈酸性反映。森林土綱系列主要包含灰土、淋溶土、富鐵土和鐵鋁土四種,其中每一種的地理分布和成土條件稍有差異,也表現在其診斷層特性中。

(二)土壤地帶性空間分布

東部濕潤區最北邊分布是灰化土,這類土主要分布在興安嶺北端,由于氣溫較低,植被條件為針葉林,因此土壤離鐵灰化作用明顯,出現鐵、鋁的淀積層,灰化淀積層即為灰化土的診斷層?;彝猎\斷性特征是表層有機質含量高,可達400克每千克以上,向下銳減,土壤呈酸性反應,pH常低于5.5或5.0,交換性酸量較高,陽離子交換量低。

往南則為分布范圍較廣的淋溶土,其在成土過程中有粘化現象,或形成明顯的粘化層。其診斷特性是必須有以棕色為主的粘化層,表觀陽離子交換量≥24cmol(+)/kg。由于成土條件的變化,東部濕潤區形成了多種類型的淋溶土。從北往南隨著氣溫升高主要分布的是濕暖溫淋溶土(棕壤)和濕暖淋溶土(黃褐土和黃棕壤),這三類土壤的診斷特性相似,但分布位置、成土環境和過程有略微區別,主要區別在越往南淋溶過程和粘化過程越強,到黃棕壤時鹽基離子會因過強的淋溶過程而發生淋失、鐵鋁開始聚集,具有從淋溶土到富鐵土的過渡性。

當緯度繼續變小,淋溶過程在黃棕壤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則會形成富鐵土和鐵鋁土。這兩類土可看成是同一類土壤的不同程度。富鐵土發育于亞熱帶濕熱氣候條件下,具有在中度富鐵鋁化作用下形成的低活性富鐵層,但無鐵鋁層,這是它與鐵鋁土的分類標志,其診斷層和特性為低活性粘粒特性和游離氧化鐵富集特性相結合的低活性富鐵層,標志性土壤是紅壤和黃壤,剖面通體粘粒含量高,分層不明顯,有一定的粘粒淀積現象。而鐵鋁土則是富鐵土的加強狀態,高度富鐵鋁化形成上界在礦質土表至1.5m范圍內的鐵鋁層,且在鐵鋁層之上無火山灰特性,無灰化淀積層。

(三)其他土壤規律

以上則是東部濕潤區地帶性土壤由北到南的分布情況,又由于該地區較復雜的人文活動,在地帶性土壤的基礎上還出現了一些過渡性土綱系列的雛形土和人為土綱系列的水稻土。下面是這兩類土的簡單介紹。

雛形土是發育程度低而具有雛形層的土壤。我國除了具有明顯診斷特性的土綱和無診斷特性的新成土之外,其余的發育弱而未成熟的土壤盡歸其中。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和山東半島以西的部分地區。而水稻土是在人類生產活動——水耕熟化過程中形成的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臺灣西部地區。其不同層次的氧化還原過程不同,在漬水狀態下微生物活動形成腐殖質中h/f比相應地帶性土壤高,有利于有機質累積,剖面從上到下主要分為耕作層、犁底層、淀積層、還原淀積層和潛育層,同時反映了其發育演化過程。根據其分布區域的地帶性土壤不同可分為北方地區水稻土、紅棕壤地區水稻土和紅壤地區水稻土,本文所提到區域主要為后兩者,均為較酸性土壤。

四、結論與討論

中國東部濕潤區土壤均呈酸性,由北到南土壤的形成過程的灰化作用由強變弱,鹽基淋溶作用也隨著緯度降低持續增強,因此鹽基離子從最開始由鹽基淋溶產生到強烈淋失,富鐵鋁化增強因此形成了東部濕潤區森林土壤的灰土-淋溶土-富鐵土-鐵鋁土的大致分布情況,再加上東部地區農業分布及土地利用情況的區別,中間穿插相應人為土和雛形土,便形成了我國東部濕潤區的土壤分布現狀。

參考文獻

[1]儀垂祥,劉開瑜,李天杰.中國東部季風區土壤地帶分布與氣候關系研究[J].土壤學報,1996,04:385-390.

[2]王曉婷,郭維棟,鐘中,崔曉燕.中國東部土壤溫度、濕度變化的長期趨勢及其與氣候背景的聯系[J].地球科學進展,2009,02:181-191.

[3]劉紅,袁興中.中國東部山地森林土壤動物多樣性[J].山地學報,2000,03:221-225.

[4]蔣俊,王曉學,屠乃美,冼超凡,高婷,歐陽志云,鄭華.中國東部土壤生物化學性質空間分異及質量評價[J].生態環境學報,2014,04:561-567.

猜你喜歡
成土淋溶濕潤
試論礦山生態修復的地質成土
長期施肥對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響
土壤侵蝕作用是雛形土和新成土廣泛分布的成因研究
The Desert Problem
貴州成土母巖類型及其與耕地土壤關系探討
不同淋溶方式對二甲戊靈藥效的影響
海邊的沙漠
武漢市城郊區集約化露天菜地生產系統硝態氮淋溶遷移規律研究
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對設施條件下芹菜產量、品質及硝酸鹽淋溶的影響
他的眼圈濕潤之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