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電網企業集團信息系統建設的集成應用

2016-05-30 21:03覃寧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電網企業信息系統

覃寧

【摘要】加強企業級信息系統間的數據信息交互,實現由業務數據前端驅動到后端信息流的貫通,滿足企業集團資源全過程管控,是目前電企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依據信息集成技術實現理論,詳細討論電企信息系統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采用的集成技術和實現方式,為電企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數據信息集成交互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網企業;信息系統;開發建設;集成應用

一直以來,電企對信息化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尤其是作為信息化核心內容的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研究與實踐積累,逐步建立了科學的信息化系統開發建設模式,并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但隨著業務管理要求的不斷提升,信息系統構成日趨復雜,在開發建設中呈現出:涉及業務信息領域多、應用組織層次復雜、開發技術不統一等問題。在加強單業務領域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同時,更需求加強重視多個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達到信息系統間的信息橫向集成、縱向貫通,避免信息孤島,保證企業集團信息化建設成功。

一、主流的企業信息集成技術發展過程

通過集成將企業多種應用連接在一起形成企業集成系統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高級階段,構建企業集成系統可以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水平,也為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供信息技術手段上的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集成方式也在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一)點對點集成

通過開發一對一的專用集成接口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與集成。這種集成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點到點”的集成方式,其特點是對于應用系統數量少、且系統功能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實現。但是在應用系統數量增多時,接口數量以指數倍的速度增加,由于接口數量的增加導致接口的維護工作變得十分困難,一個應用系統發生調整將導致一批應用集成接口重新修改。

(二)數據共享集成

通過建立共享數據庫的方式實現不同應用之間的數據共享,這個集成方式需要定義共享的信息模型。共享數據庫可以采用獨立于任何具體應用系統的共享信息庫,即將需要共享的信息從每個應用的數據庫中復制到一個共享的公共數據庫中,也可以采用聯邦式的方法使用多個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數據聯邦將多數據庫集成為一個統一視圖虛擬的數據庫。數據聯邦需要建立一個中間件層次來連接各個分布式數據庫和應用。這個中間層在后臺真實數據庫和虛擬數據庫之間建立一個映射。

(三)集成平臺

用集成平臺支持的中間件的方式進行信息共享,這種方式可以實現應用對數據的透明訪問,解決應用對于操作系統和數據存儲方式的依賴性,是當今較為先進的應用系統集成方式之一。但這種通過集成平臺進行信息同享的模式,無法實現工作流的流轉和管理。

(四)基于SOA 的集成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通過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起來。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應該獨立于實現服務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服務間彼此通信,這種通信可能是簡單的數據傳送,也可能是兩個或更多的服務協調來完成某些活動。

二、電網企業集團信息系統集成技術架構

“建成一體化、現代化、智能化的企業級信息平臺”是電企在未來集團信息化建設中的總體目標。按照信息化開發建設保持領先,適度創新的原則,確定系統集成遵循SOA架構,以確保達到技術先進、標準開放、架構安全、運行可靠和靈活擴展的技術要求。電企基于SOA搭建企業級系統的集成技術架構,通過企業服務總線(ESB)將企業運營中的人、財、物等關鍵信息流整合,實現信息的橫向貫通。并通過適配器完成各系統與ESB間信息與服務的傳遞。其中流程整合層實現了對各個系統的業務服務的整合及編排,將不同系統的業務流程進行無縫銜接,最終完成業務流程的跨部門、跨應用的協同處理;信息整合層則實現了各系統的間的信息交換、共享及發布等。

同時,對于新建的業務系統,系統開發應遵循SOA的架構原則,以符合服務總線接入要求;對于遺留系統,則需在現有應用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服務化改造,以實現系統之間的集成。采用基于SOA的集成技術架構提高軟件系統的靈活快速響應能力和可重用性,達到了降低維護成本,降低整合成本,降低風險和提高IT治理能力的作用。

三、電網企業集團信息系統集成技術實現

基于以上的技術架構,在保證信息系統間的功能交互性的基礎上,可通過以下四個層次設計具體集成的實現:

(一)應用集成:

依據業務應用信息系統集成方式、集成數據量和集成觸發方式等對信息系統相關的應用集成關系進行分類,并明確了每類集成的技術實現方式。

(二)數據集成:

按類別對集成的功能及服務進行分析,明確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包括主數據、數據編碼、標準代碼)集成的需求和具體技術實現方式,明確了主數據分布關系、數據資源管理平臺接入對信息系統應用的影響。

主數據服務包含以下3種類型的服務:

1)核心主數據服務,采用Web Service實時接收和響應處理請求;2)非核心主數據服務,采用JMS Queue異步準實時接收處理請求;3)主數據變更廣播服務,采用JMS Queue異步對外發布變更消息。

數據編碼提供編碼生成和編碼查詢服務:

1)編碼生成:支持信息分類和編碼的集中、統一管理,規則定義,提供編碼生成服務,為業務系統生成符合規范的統一編碼;2)編碼查詢:提供編碼生成結果的查詢和展現功能。

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管理:

1)提供信息分類和編碼規則定義功能,包括用途、類型、取值、業務含義、參考來源等,并記錄變更日志;2)提供信息分類和編碼規則的申請、審批、頒布、通知等流程處理,以及分類和編碼規則的導入/導出功能。

(三)通用平臺集成:

依據企業的通用技術平臺管理要求和技術管控要求,明確了技術平臺的集成實現方式。

1)企業門戶來自于不同業務系統的待辦工作集中進行展現,為用戶提供跨平臺的工作辦理功能。用戶登錄企業門戶后,在企業門戶統一待辦功能中不僅可以看見與自己相關的,來自于各個業務系統中的待辦工作,還可以直接進行工作的處理。從而免去了以往只有登錄各個業務系統才能處理完畢所有待辦工作的麻煩,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2)運行監控平臺提供包括對各類硬件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的實時監控和預警能力。提供通用性指標供IT集中運行監控系統采集為在系統加入自我診斷的接口服務,在系統內部可手動和定時器調用進行觸發自我診斷的請求,調用接口服務的SysLog日志客戶端的代碼,通過Socket把監控信息發送給SysLog服務平臺進行相應查看。

(四)集成平臺支撐:

基于各類集成的業務需求和管理要求,明確了采取的集成平臺支撐技術實現方式。

1)Web Service技術規范,向信息集成平臺提供的服務將采用Web Service方式。2)保障信息系統間集成的安全性,從傳輸級安全性、消息級安全性、應用程序級安全性三個方面進行規范。3)提升系統性能,避免服務總線阻塞,信息集成平臺采用了多通道模式,對于不同的服務請求可靈活設置不同的通道。

四、結語

在國內,電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不斷加大了開發建設力度,這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優勢效果和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強化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因此,系統、全面、有序的開展信息系統間的集成,實現各業務之間的信息共享、工作協同,杜絕信息孤島,促進企業集團資源集約化管控,實現信息化對企業經營主要業務的全面覆蓋,應用由部門級到企業級的轉變,是強化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實現電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鄧勁生,鄭倩冰.信息系統集成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偉軍,黃杰.企業信息資源集成管理.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電網企業信息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防護
基于區塊鏈的通航維護信息系統研究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電網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管理
電網企業加強管理會計建設研究
企業綜合節能信息系統SciMES
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分析及管控建議
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維護知識庫的建立和應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統運檢自動化診斷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