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二孩,遭遇“老大難”怎么辦?

2016-05-30 10:48張雯
心理與健康 2016年4期
關鍵詞:老大難老二陪伴

張雯

圍繞新春的話題中,在“逼婚”、“買房”之余,2016年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內容—“二孩”。從“啥時候要”到“為什么生”,答案無外乎以下幾種:

1可以陪伴和幫襯老大。一個孩子多孤單啊,生倆就有伴了。生二孩相當于自帶“同伴模式”,從小練習社交。

2可以減輕養老壓力。在養老金不足、養老院短缺、房子不夠住、城鎮生存壓力大的現狀下,多生一個就意味著年老的時候多一個人照顧。

3可以彌補養育老大的遺憾。這是好多成長型父母擁戴生二孩的理由,生老大的時候經濟條件不強,自身準備也不夠,難免犯了好多育兒錯誤?!叭绻俳o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做個好媽媽”,一些媽媽如是說。她們希望用二孩完成自我救贖和超越。

4可以修復自身成長的缺陷。很多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將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歸結為家中只有一個孩子,認為這一切都是獨生惹的禍。

新浪微博上曾經拋出過這個話題,某小學的家庭作業中也曾布置過這樣一道題,“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打算給你添一個弟弟或妹妹,來跟你商量,請把你想要說的話寫出來?!贝鸢肝寤ò碎T,有令人捧腹的,也有令人心酸的,更有極端者,用自己的生命威脅父母,阻撓二孩誕生。

“我以后會乖乖聽話,別要小弟弟妹妹了”;“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我一個人不孤單”;“我將來能掙好多好多錢養您,不需要幫忙”;“有了弟弟妹妹您就不愛我了”……

“正面管教”的理論鼻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其論述中曾經全面而深刻地闡述過出生順序對個體心理成長的影響,尤其是家庭中老大和老二的性格形成和差異,有著非常微妙的心理因素。

作為家長,你要深刻理解老大作為長子曾經有過的那段唯我獨尊的獨子時光?;蛟S從家長的視角看“獨子時光”是惡習的溫床,例如自我中心,嬌生慣養,不會社交,缺乏同理心,獨立能力差等等。但是,從老大的視角來說,那是一段美妙的成長體驗,作為父母唯一的孩子,享有父母全部的愛,是家庭的焦點,享受百分百的關注,占有家庭所有的資源。也許這個過程中有點孤單寂寞,也有承受過多關注和期待所帶來的壓力,但是,想到這一切都要面臨被割去一半的風險,至少當下是先被剝奪的痛感。

在我看來,上述理由統統不是要二孩的正當理由,一個孩子沒有出生,就被賦予了那么多的理由,甚至要承擔起被大娃還要多的歷史使命,他能幸福嗎?能自由嗎?能自我實現嗎?

我們究竟為什么要孩子?如果生孩子本身不是出于對孩子本身的喜愛,對養育本身的接納,對共同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體驗的期待,而是帶著各種功利之心的話,當二孩到來之后,如果一切的發展跟自己的預期不一樣,豈不要捶胸頓足?!

該如何跟老大談心,獲得支持,共譜和諧之家?

心理發展特定階段。父母需要明白,處在幼兒階段的老大,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不懂分享,占有欲強,情緒不穩定,都是很正常的成長表現。很多孩子其實不是特別理解所謂血緣關系和伙伴關系有什么本質的區別,搞不懂為何自己喜歡的小伙伴不能長久地住在家里,為何爸爸媽媽不能給自己生一個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在不滿時說出“把小寶送走吧”,或者“我不想小寶再出現在家里了……”之類的話,父母不應該加以責備。

角色轉變產生不安。老大可能會被貼上“責任”的標簽,承受著父母更高的期望,尤其是當父母忙于照顧老二而忽略了老二渴望陪伴的訴求時,老大擔心失寵,害怕愛被分享,這份不滿和厭惡可能更加強烈。

1父母可邀請老大一起參與到照顧老二的行動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媽媽拿奶瓶蓋,遞紙尿褲,拿小衣服。在孩子參與的過程中,父母要由衷地表達感謝和欣賞,不要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允許老大在做的過程中有失誤和反復,并借此機會鍛煉他的動手能力,提升其照顧他人的意識。

2幼兒階段最好的交流方式是游戲,當孩子之間產生了矛盾,父母最好用游戲的方式來化解,通過繪本、故事、角色扮演、想象對話等幼兒愿意接受的方式,讓他們逐漸學會表達自己,解決沖突,和睦相處。

3注意平衡愛的天平。父母需要明白,應站在同樣年齡段的孩子的立場而不是家長的立場來面對老大的各種行為和心理需要。避免“你要讓著弟弟……”,“你是大孩子了,要學會疼愛小寶寶……”,“都當哥哥了,還那么不懂事……”等話語?!按笞屝 钡囊坏肚幸巹t,只會徒增老大的委屈、不滿、怨恨,甚至還很有可能助長老大的嬌慣、自我中心和不講道理。

“兄友弟恭”不是一味地忍讓出來的,也不是家長強壓給手足之中的。那是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兄弟彼此學會的相處之道,而其中,家長“以身作則,態度一致,公平公正,界限分明”的教養方式非常重要。

4生二孩是自己的選擇,那么就要承受隨之而來的辛苦。在這個過程中,老大愿意參與照料是好事,父母要給予肯定和贊賞。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參與,父母也不能因此而指責和不滿。在邀請協助的時候,父母應該用“寶貝,可不可以幫幫我……”這種感謝的話語,而不應是“你怎么就不知道……”這種理直氣壯的責備。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有感恩之心,知書達理,這種教育的結果是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之中,而不是在空洞的教育口號里。此外,在照料年齡差距比較大的兩個孩子時,家長應該盡量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分別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養需要??偸亲尨蠛⑴阒⒁黄鹑和瘶穲@,可能會讓他們覺得倦怠且不受重視。父母可以分工合作,根據情況單獨陪伴兩個孩子,抑或跟孩子們協商好,讓兩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呵護,加深對父母的理解,學會相互妥協、謙讓。

養育是一種過程,不是一份職業,重要的是過程中共同的經歷和體驗,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在需要陪伴的時候不缺席,在需要放手的時候知進退。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帶著初心和創造力去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天。

猜你喜歡
老大難老二陪伴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僑”梁,心“聯”你我
陪伴
鄭老二
老二為什么比老大精
借錢
社區衛生發展“老大難”還在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編者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