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拙重與輕盈:漢代青銅器的造型之美

2016-05-30 02:25李永潔

李永潔

摘 要:我國漢代的總體設計風格是拙重與輕盈交相輝映的,正是這樣一個交相輝映的局面,使我們看到了漢代的藝術設計正試圖掙脫商周以來的影響,并且朝向清新自由的方向發展。從漢代青銅器的造型特征來看一個時代的藝術文化,呈現給世人的是兩種極具沖擊力的感觀感受——拙重與輕盈。

關鍵詞:拙重;輕盈;漢代青銅器;造型之美

中圖分類號:K8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3-0064-02

我國漢代青銅器的造型設計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對我國漢代青銅器物件的生活化造型以及質樸的美感極為感興趣?,F代社會中的諸多藝術作品的設計理念都源于漢代青銅器的造型設計的理念,有一些文化特質被一代代的藝術家傳承下來。有的學者認為,漢代設計風格中的那種古樸、拙重之風格尚受商周時期藝術作品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輕盈之風格仍需要沿著時代設定的風格去深入探索藝術的奧秘及其風格形成的源頭,從時代的背景文化中探究青銅器的造型設計初衷。

一、漢代青銅器的造型設計兼具拙重與輕盈兩種不同的風格

漢代青銅器的造型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即拙重和輕盈。其中,拙重是延續商周以來青銅器物風格的傳統,因此,拙重風格是過渡時期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的主要特色,當時很多的藝術家對既往風格情有獨鐘,盡管如此,相比于商周青銅器的設計造型而言,漢代青銅器物件本身顯然小很多,究其原因,在于后者的設計初衷是源于生活,即為生活而造物,便將商周時期青銅器造型設計中所隱含的嚴肅、神秘,甚至是獰厲等意向特征抹去,取而代之的,是用漢代青銅器物件的造型之美體現出儒家對人特有的要求:凝重和安詳的生活態度以及處世之道。

(一)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中拙重風格的體現

在以往研究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風格的文獻中,不乏有一些持不同意見的專家或學者,遠離了大眾的視角,挖掘出我國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中的拙重風格之美。正如被幾道明顯的弦紋所裝飾的漢代青銅器——銅壺的造型,就有著生活化的樸實之美,同時,由于銅壺本身材質的問題,又略顯拙重。此外,仍存在一些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神靈設計意味,例如,漢代青銅舍利瓶,高85米,出自西域,蓋上刻有猛獸圖騰。漢代青銅舍利瓶的瓶身紅斑綠銹,如若輕輕搖動青銅器本身,則會聽到它會發出很小的沙沙聲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青銅器造型設計中還不乏一些膜拜神靈的意味,盡管已經是在漢代初期時段,青銅器造型設計中的元素也殘存上個年代設計的痕跡,直至西漢末年才逐漸退去,青銅器的造型設計徹底回歸到以人為中心的主線上,用普通的生活來塑造青銅器藝術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青銅器等藝術設計的落點在于器物的功能性,也正是由于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中的拙重風格的突顯,則讓后人看到了漢代青銅藝術中所蘊含的科學精神,因為所設計物件在使用起來十分協調,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從本質上而言,漢代青銅器物件的設計更具靈活性,以人本身的需求為中心來設計物件。由此來看,相比我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設計內涵中的莊重意味,漢代青銅器的造型設計更具現實感,為后人還原的漢代時期的生活,讓后人看到能夠有所體悟。

在不同的漢代青銅器造型中可以看到兩種風格之美,一種是拙重風格,還有一種便是輕盈之美。拙重與輕盈,并不可以單純的用繁與簡二字來詮釋,就像很多考證得到的漢代青銅器物件兼具兩種特性,從簡單古樸的日常器物中,也能找尋到別致的造型之美。

(二)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中輕盈風格的體現

相對于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設計物件而言,漢代時期所設計的物件較為小巧,大多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如對細節處理精細的金手鐲及紋路清晰的燈飾等,都能夠從中看到令人驚異的輕盈之美,而正是這些物件形態的塑造,反映出當時社會環境中所生存的人們對生活所抱有的希望與期待。另外,漢代青銅器不僅有著造型輕盈的特性,同時,為了強化這一特征,設計者往往運用了五彩紛呈的顏色來描繪青銅器物件的表面,使其略顯飛揚流動之感,更具輕盈的特征。

二、從青銅器物件本身的細節及其造型來探究漢代歷史

通過研究漢代青銅器造型中的拙重與輕盈之美,可以看到從我國漢代起,人們就更重視當下的生活,并通過制備器具以及物件來改善人本身的生活條件。簡單來說,當時的一切設計都是以人為生活重心來進行設計的,因此,在漢代時期,對青銅器物件的設計講求的是功能型設計。從這一點來看,漢代青銅器物件本身的簡約與質樸的風格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漢代青銅器物件之“果盤”器具

在可考證的文獻資料中,漢代青銅器物件中生活類物件的出現較為頻繁,因其代表著商周時代青銅器物件設計理念朝著漢代青銅器物件設計理念的過渡時段,其本身帶有以往時期的神靈跡象,同時又兼具實用性,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在漢代,生活類型物品的設計較為簡單古樸。盡管如此,青銅器物件作為手工時代的物化產品,已經不同于以往的特性,這個時期以后,“人造物”的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普遍認同[1]。從圖1漢代青銅器——果盤的造型中,可以窺見它獨特的藝術美感,尤其是“果盤”物件的3個“支腳”的造型奇特,細微之處顯現出工匠的工藝水平,而且,似乎透過這樣一個物件便能夠看到當時我國漢代的社會環境,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

(二)漢代青銅器物件之“三足鼎”

實際上,在我國漢代,“三足鼎”類型的青銅器物件十分常見,如圖2所示,“三足鼎”器物有3個較為明顯的“支腳”,支撐著它的主體,器物中空,可以放置與生活有關的物件,或插香祭奠祖先等。

三、從我國漢代青銅器藝術的設計中探尋當時社會文化背景

在漢代以前,尤其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設計理念中往往帶有一種較為神秘的原始宗教意味。因此,觀察當時的一些青銅器物件時,可以明顯覺察出這些商周時期青銅器設計風格中的厚重、莊嚴的風格,在當時看來,這些青銅器物件是神靈或祖宗幻化而成的具象,人們憑借這些物件來寄托對神的虔誠之心。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藝術本身帶有了濃厚的理性主義色彩。相比之下,我國漢代青銅器藝術設計更富生活色彩,不再具備往日的凝重與炫彩,轉而變換淳樸的設計風格,用簡單的框架結構來詮釋普通人的生活,而且,大多數類型的器具都有著生活化的功能,用以承載人們的日常所用物件或是食物等。漢代的青銅器是后人從黃土中挖掘出來的,很多漢代青銅器物件在被當時的人們挖掘出來時,便能夠很快將其確認為漢代青銅器,因其特點較為突出,一般為里外光滑,紋飾簡單,造型拙重,成色也較為古樸。但盡管從漢代青銅器的表象特征來看,它有著樸實無華的外表以及拙重的設計形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讓人們忽視了它的藝術造型之美[2]。如若賦予商周時期青銅器物件以一種凝重的“尊神”意味,則漢代青銅器的造型更具一種“尊人”之感,轉而言之,后者更注重人的生活,以及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因為這些漢代青銅器的造型都是根據當時人們的生存處境而設計出來,這也就表明,漢代青銅器的設計已經向“以人為本”的理念靠攏,實際上,現代諸多工業領域的物化產品的設計與造型,都與漢代的青銅器設計為藍本,吸收了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理念當中的精髓[3]。

四、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給現代藝術設計所帶來的影響

在我國整個青銅器文化的傳承過程中,相對于商周,漢代正處于沒落的時代,以至于后人對于整個漢代時期青銅器藝術文化及其造型的研究不夠深入,文獻內容也較少。自漢代以來,我國在陜西省境內的周原地區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這是在我國出土青銅器最多的地域環境。從這些漢代青銅器物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漢代生活的點滴蘊藏在瑣碎的生活物件之中。實際上,當漢代青銅器造型設計的藝術被后人挖掘出來以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體系,并對現代藝術設計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實質上,漢代青銅器設計在處理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上較為深刻,尤其是捕捉到了青銅器的造型之美,以精湛的技術手法將其呈現出來,從現代的藝術作品設計以及生活物件的設計內容中,能夠看到漢代青銅器藝術框架及其造型的影子。從這一點來看,漢代青銅器藝術設計對現代藝術設計而言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

縱觀中國歷朝歷代工匠們所設計的物件,整個藝術設計的歷史較為豐富,各時代背景下的青銅器等藝術物件的特征不盡相同,漢代青銅設計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轉折點,這與漢代文化背景以及當時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審美觀有著直接關系,尤其在我國漢代后期,青銅器的造型是有別于商周時期或其它時代的。

參考文獻:

〔1〕劉俊勇,劉婷婷.大連地區漢代物質文化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29-130.

〔2〕李鑫.古典青銅器設計中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04):219-220.

〔3〕陳龍海,李大山.建構飛動之美——試論中國古代雕塑的“線條”語匯[J].文藝爭鳴,2010,(22):68-70.

(責任編輯 姜黎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