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作文教學中兒童觀察、分析能力的培養

2016-05-30 15:11高九尊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重點事物蘋果

高九尊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培養兒童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一篇作文寫得好不好,不僅表現在文句通順,前后連貫等方面,還要看看作文所講的內容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所表達的思想是否真實感人,這便和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密切相關,那么如何培養兒童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呢?

首先要把觀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兒童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觀察事物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小學階段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要注意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方法指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觀察要有順序、二是觀察要抓住重點和特點。

觀察要有順序,無論是觀察景、物、人、事,都要有一定的順序。觀察的順序可以從空間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從時間的角度看,觀察對象處在怎樣的空間范圍內,他的周圍有什么,本身又是怎樣的。觀察時便要指導學生依空間的順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這屬于靜態的觀察。從時間角度看,主要是觀察對象的活動情況,它是你怎樣開頭的,經歷怎樣的過程,結果怎樣。一般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觀察,這屬于動態的觀察,當然觀察也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觀察要有重點。抓重點之前,要求學生要對事物的全貌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只有看到事物的整體,了解其人其貌,才能抓住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捕捉到事物的特點。

其次觀察要與思考相結合。把觀察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不僅僅反應自己的所見所聞,必然還帶有個人觀察時的所思所感。對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就會有不盡相同的感受,所以才產生了千姿百態的文章。這就使我們認識到,觀察必須與思考結合起來,只有既觀察又思考才能對事物認識清楚,不斷提高分析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我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養成一邊看一邊想的習慣。通常采取的是比較和聯想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可以是把這一事物和另一事物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這個方面和另一個方面比,同一事物的這個時候情況和另一個時候情況比等等。例如我帶領學生到公園游玩,引導學生比較這種花與另一種花的顏色、形狀、香味有什么不同,這就是把這一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觀察事物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聯想的方法,可以借助觀察得到的印象,想像它原先是什么樣,以后可能會是什么樣子;還可以由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初春,我帶領學生去春游,他們看到路旁的樹發芽了,長出嫩綠的葉子,可能會想到夏天枝葉茂盛,在大樹下乘涼的情景,到了冬天樹木落葉,大雪壓在樹枝上的情景??绰穬膳砸恍┬律w的高樓大廈,可能會想到原來這里都是些破舊低矮的老式房子,是這幾年的大變樣,再過三五年這兒將會變得更加繁華、熱鬧、從親眼所見的這些變化,可能會由此及彼地想到家庭的變化,學校的變化,祖國各方面的變化。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在把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的訓練中,我尤其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在觀察中,對事物有新鮮的感受,能有自己的見解,這種新鮮的感受,自己的見解寫到作文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新意所在。這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時,特別注意那些小淘氣們的新發現。如:“嫩嫩的草芽藏在枯草的下面”“小蝌蚪餓的時候就吃自己的同伴”“蝸牛喜歡互相擁抱”等等,對發現這些新聞的孩子,我總是懷著極大的興趣與他們分享快樂,讓他們從老師的歡樂中受到鼓勵。另外,我還鼓勵學生多提“為什么”,例如有一個學生,寫她在“三八”婦女節那天,給媽媽削了一個蘋果,因為事先忘記洗手,削好一看蘋果有點臟,她感到很不好意思,可是媽媽還是把那個臟蘋果吃了,她在日記的最后提出了一個問題:媽媽為什么要吃這個臟蘋果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極其簡單,甚至是幼稚可笑,但卻反映了學生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頭腦對自然對人生進行探索。從而使孩子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

猜你喜歡
重點事物蘋果
美好的事物
重點推薦
奇妙事物用心看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收獲蘋果
拿蘋果
會說話的蘋果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