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音樂教師素質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2016-05-30 15:50趙辛
藝術評鑒 2016年13期
關鍵詞:教師素質教學現狀音樂教學

趙辛

摘要: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調查一線教師的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學生對音樂課內容的期許,對音樂教師的授課要求等相關問題,綜合已閱讀相關的文獻,以及自身教育實習過程中所感所想,提出音樂教師應該在授課、專業技能、審美文化、教學創新等方面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

關鍵詞:音樂教學 教師素質 教學現狀

一、學校音樂教育現狀分析——以淮北二中為例

(一)學生音樂興趣與音樂學習需求調查結果

通過對文獻和期刊的查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音樂教師授課現狀,以及證實音樂教師的個人素質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本人在淮北二中學教育實習過程中,對七、八、九三個年級的部分學生做出了音樂興趣問卷調查。其中發放120份問卷,有效回收100份。相關問題如下圖:

1.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

由表一的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初中生喜歡或比較喜歡音樂的以及一般喜歡的學生占81%,僅僅有19%的學生不喜歡音樂。不太喜歡音樂的有4人,占總人數的10%;不喜歡音樂的同學有3人,占總人數的8%。從性別來看,女生很喜歡和較喜歡音樂的人數有38人,占女生總人數的64%;男生很喜歡和較喜歡音樂的人數有21人,占總男生人數的52%。以上數據表明男生和女生對音樂的喜好程度有一定的差異。

2.學生喜歡的音樂和樂器類型

由表二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只有少部分的人喜歡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

綜上數據表明:喜歡樂器的同學很多,多數喜歡鋼琴、吉他。也有少數喜歡笛子和古箏。對于其他民族樂器有很多不了解。學生對于樂器的喜好需求還是十分大的,這對于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音樂教師教學現狀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音樂教師授課現狀,本人在淮北二中教育實習過程中,對其音樂教師進行了訪問:

1.音樂課程形同虛設

您每周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計劃是什么?

老師一:我教八年級的音樂課,帶6個班,沒有具體的課程安排。上課以聆聽音樂為主。以前我帶的是小學音樂課,每逢節日都有音樂活動,但中學主要還是讓學生學文化課,很少有大型的音樂活動。

老師二:上音樂課的時間很少,前半學期按課本設計上課,后半學期很多音樂課都被其他數理化老師占用了。

老師三:沒有具體的課程安排,有課就去上,很多時候學生在音樂上做作業。教學計劃就是一學期能教會學生兩三首歌吧。

……

綜合以上采訪,結合文獻,得出:當下我國的音樂教育存在著“口號大,行動少”的問題。部分地區學校對于提倡的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尤其是中學音樂課程,甚至被數理化代替,將升學率看成學校的榮譽與生命力,凡是考試科目以外的課程選擇性省略。教學計劃對“音樂教學”以及音樂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所有應該有的音樂活動例如:五四青年節合唱比賽、元旦晚會等這些活動能省則省。

2.音樂教師的主觀教學意識不強

您怎樣看待音樂教學?您的音樂教學理念是什么?

老師一:音樂課還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為主吧。在音樂中也可以讓學生陶冶情操。音樂教學理念,就是把課本的基本知識講明白,然后告訴同學們音樂所表達的內在含義。

老師二:對于中學生來說我覺得音樂課可有可無。音樂教學理念還沒有具體的想過。

由此可見,部分音樂教師自身的主觀教學意識不夠強烈,認為自己所教授的課程是一門“輔助課程”,有的太過于重視欣賞,只聽作品不去分析作品內容不去提煉作品精華,淺聽一遍消遣時間便結束。致使音樂課有數量無質量,不能使學生學習到全方面的音樂知識。音樂課達不到根本上的音樂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不能通過音樂美育來影響學生。

二、音樂教師個人素質的重要性

(一)音樂教師的授課素質

經調查研究結合文獻查閱的方法,得出,在音樂教學當中,教師最基本的個人素質就是自身的“授課素質”。而在本人的實習過程當中也確實體會到了這一點。在實習過程中上一節優秀的音樂課程,首先要做好完整的備課。在備課過程當中,要將原本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才不至于使課程變得枯燥無味,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畢竟音樂課本身是使人輕松的課程。將課程編排的既豐富有趣又能點明主旨,以音育人,是要考驗教師授課的綜合能力。師者,要摒棄以往的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的知識,不再只是灌輸音樂理論知識的承載者。

在教授七年級音樂課程《歌唱祖國》一課中,如果只有單調的教學形式,會使學生產生音樂疲勞。因此,此課欣賞與實踐相結合,學生發言及自主演唱更加積極。時刻不忘記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關注學生的興趣,將模仿他人、表現自己作為整堂課的主體。值得考驗教師的是要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要求教師有駕馭好課堂的能力。從心理學角度出發,青少年的學生有逆反心理。通過“亦師亦友”的方法接近學生,積極采納學生的思想并給予總結和回應。妙用提問技巧,問問題時不僅僅在于問題的內容還要注意音調的高低變化,問題的語境等吸引學生關注,最好是開放性問題。

一定要盡量做到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有機的豐富拓展教學內容,這樣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的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①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作為以音樂文化傳播為己任的我們,要善于運用流行音樂,將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納入自己的現代知識結構中,吸引學生更好地去學習知識,側面的吸收音樂帶來的美。例如,我們可以在報紙雜志或者娛樂新聞中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音樂知識、音樂故事,在學習這些音樂的同時拉入課本知識。不但開闊了學生們的音樂視野還提高了課堂效率。多媒體技術更應該是需要運用的,它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將詩詞歌賦美文美畫動態化,讓學生們展開聯想的翅膀,通過更多的方式去感受音樂的美、理解音樂的美、表現音樂的美、創造音樂的美……

在教學過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教師的熱情傳遞。學生是教師行為的直接感受者,教師做出任意行為往往都會使他們做出相應的反應。實習過程當中本人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在課堂上,如果自身變得死氣沉沉毫無朝氣就會影響整堂課的質量。只有對教學本身感興趣,并且伴隨著有感染力的語言和身體語言呈現教學內容,就會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訪談結果中也不難看到,學生們都喜歡態度積極、開朗溫柔的老師。反復強調“熱情”,教師在課堂上傳達出來的活力,口頭語言、肢體語言、目光的交流都是教師的真情表達,都是教師授課素質的體現。

(二)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

個人的專業素質是授課素質的延展,試想如果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不達標,拿什么去教授學生呢?在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樂器或者舞蹈。但是也有很多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過關,不會演奏簡單的樂器,只是單純會唱歌。比如在本人實習過程中,在教授《鳳陽花鼓》一課中,除會演唱《鳳陽花鼓》外并不能展示安徽其他民間藝術,這就在同學們有所要求和期許時達不到教學內容的豐富和知識的延展。

首先音樂教師應該會基本的樂理知識?!叭绻魳肥且蛔髽?,那么樂理就是地基”。若只是一味的進行聲樂演唱或者樂器演奏,忽略掉樂理的基本修養和學習,就會成為一個單純的表演工具,音樂教師不能通過它來表達音樂的內涵和深刻的精神,這樣的教師很難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音樂體系。

其次,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最基本的伴奏演奏基礎要好。好的伴奏可以讓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把握好音調、音準、和聲、速度的快慢,也可以激起學生演唱的欲望。人們都喜歡美妙的音樂,掌握一手好的伴奏技巧會大大提高音樂本身的教學質量。演唱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發聲練習。尤其是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們,正處于變聲期,如果不能正確的演唱會影響學生的聲帶發育。

最后,根據當前的音樂教師授課狀態來看。多數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止步于“彈唱跳”,缺乏對其他樂器的基本演奏技能和了解,跟不上學生的需求。音樂教師應該會基本的樂器彈奏,不求精,但求明。教學內容不能僅限于中國音樂的教學,如七年級的課題“世界民族之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今,多元化教育理念已經放在了音樂教育的前端。世界上不同的音樂,不同形式的音樂,都有它們獨特的魅力,都應該是教師教學的內容。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日漸頻繁,讓音樂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們分享。音樂課也要時刻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學生們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這就更加要求音樂教師在不同音樂上的了解和各種樂器的學習。真正從課堂上傳授音樂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音樂教師的審美文化素質

經數據調查結合實習經歷得出,如今在崗的音樂教師部分是音樂專業院校畢業,部分是其他學科的代課人,但這些老師均欠缺審美文化素質。音樂教學從根本來看,是通過音樂來提高學生的內涵,將音樂內在要表達的情操授予學生。如果沒有很好的文化修養,也就沒有精深的音樂修養。只是注重專業課的學習,而不去從文學角度分析音樂,不去從審美角度體會音樂,如果我們僅僅從音樂的旋律本身做分析,那就變成了“學術研究”。而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講,學術研究必然不能代替真正的音樂審美。如果教師本身的音樂審美欠缺,就不要提讓學生去領會音樂中的真正審美了。

提高音樂審美素質,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個人文化素質上多下功夫去學習。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在文字里面感受歌詞的奧妙。我國著名的戲劇大師梅蘭芳老師之所以在音樂藝術里面有著如此高的造詣,也是因為他酷愛閱讀文學書目。學習文化知識,積極去學習了解琴棋書畫各種藝術,從而創造了享譽世界的“梅派藝術”。教師多多學習這些,也便于理解音樂的美。讓學生在審美中學會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對于自身健康不好的音樂作品做出堅決的抵制,鍛煉出靈敏的“音樂耳朵”,領略音樂內在的美。

(四)音樂教師的教學創新素質

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除了積極備課授課,無私奉獻自己的學識與熱情以外,積極進行教學創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時刻謹記,隨時代發展更新教育觀念,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不斷總結之前的實踐教育經驗,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教育的規律,適應時代對音樂教師的各種要求。通過老師的創新帶動學生的創新,這也是音樂課教學的目的之一,通過音樂開啟學生的智慧。

注釋:

①杰羅姆·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

參考文獻:

[1]施紅蓮.樂海同行.音樂教師專業發展新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霍磊主編.音樂教師教學能力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代百生.中德當代學校音樂教育與音樂教師教育比較研究[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4.

[4]郭聲健.音樂教師職業素養叢書 做暖心的老師[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

[5]陳秉義主編.中國專業音樂學院音樂教師培養現狀報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

[6]姚冰,陳玉丹.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

[7]吳躍躍.音樂教育協同理論與素質培養. [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8]魏煌,侯錦虹編著.蘇聯音樂教育 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體系·兒童音樂學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9]曹麗媛.淺談小學音樂教師素養的培養[J].信息教研周刊,2013,(16).

[10]崔艷.淺談中學音樂教師的素養[J].現代教育信息,2013,(03).

猜你喜歡
教師素質教學現狀音樂教學
教學反思與教學的關系
中職學校如何加強教學研究分析工作
淺議高職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的提升
淺談小學教師素質現狀及提升對策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