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南宋詞人姜夔的音樂思想

2016-05-30 09:31李欣
西江文藝 2016年10期
關鍵詞:南宋姜夔

李欣

【摘要】:姜夔是我國古代一個極其具有特色的音樂家和文學家。雖然在我國古代音樂家和文學家人才輩出,但是能夠在音樂和文學兩個方面同時產生影響的人物卻是少之又少。姜夔能夠配合自己寫的詞創作出曲譜,也是南宋時期唯一有詞調曲譜傳世的音樂家。他的詞牌突破了傳統的前后兩段式套路,并在每一首的“自度曲”前,都會寫有傳達他音樂思想的小序,以言明其創作背景與創作動機。姜夔的詞作品與音樂作品在南宋的文學史和音樂史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南宋;姜夔;音樂思想

一、南宋詞人姜夔的簡介

(一)姜夔其人

姜夔,南宋詞人,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波陽人。少年時期家境貧寒,曾多次試著考取功名都沒有成功,一生沒有做官,而是四海漂泊為家。曾有史料記載姜夔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和熏陶,其父在詩詞和音樂上為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少年時期失去父親的他開始跟隨姐姐生活。少年時期經人介紹成為了詩詞名流蕭德藻現實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賞識。因為他終身為布衣,也有人稱其為“布衣才子”。姜夔通過詩詞、音樂與人交流,并結識了很多詩人學者,最為著名的有辛棄疾、楊萬里等人,大家通過交流詩詞音樂而相互認識,彼此提高在音樂詩詞上的水平。其人多才多藝,在寫詩作詞之外,更兼精通音律,擅長書法,胸懷濟世之志卻終生布衣,漂流江湖。在困窘的生活中,他保持著獨立的人格與清純品操。他的一生漂泊不定,他飽受著懷才不遇的凄苦與苦悶度過了一生。

同時,他具備很強烈的愛國之心,希望為國出力,在四十歲時向朝廷進獻了《大樂議》、《琴瑟考古圖》等著作。他對音樂十分精通,書法和作詩比較擅長。他比較清高,不愿通過人事關系走上仕途,于是長期漂泊,內心充滿了孤寂。這些悲傷凄涼的情感都體現于他的文學和音樂作品之中。與此同時,姜夔的作品又包含了濃重的傷懷之情,對祖國山河的破敗產生了悲傷。他的一生充滿了不得志,而又才華橫溢。晚年生活十分清貧,于嘉定十四年卒于西湖。后人對他的評價很高,可以看出姜夔在音樂方面有著較高的成就。

(二)姜夔其詞

姜夔的詞多是寫景與描寫相思之情有關,有時也會抒發他對于時事的加班費,他的詞題材廣泛,沒有特定的范圍,有時寫感世、有時懷物、有時交游、有時寫景,諸多詩詞中的語言都有著中肯的態度,并且姜夔的情感細膩豐富、沒有進行過多的修飾。姜夔將音樂和詩詞兩個方面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他根據詞的不同韻律涉及詞的格式,自創譜曲,并伴有吹彈,交易理解,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民間較為流傳。這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音樂財富。他在藝術上獨辟蹊徑,別開騷雅一派,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詞清空淡遠,如同一枝寒梅,冷香逸韻,不僅在南宋影響極大,而且對清代的浙西詞派也有著較大的啟示之功。姜夔在音樂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它是南宋騷雅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獨特的“雅正中和”的詞風對南宋以及后世的詞風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三)姜夔的音樂代表作品

姜夔的音樂作品對后世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當代的學者去學習和研究。姜夔的代表作17首歌曲都附有旁譜,都代表著姜夔卓越的音樂才能,無論是他自己編的“自度曲”,還是他由古代音樂所改編的作品,都使得姜夔在我國古代音樂史上占有著一席之地。姜夔的主要代表作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該書是流傳至今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 也是史上著有作者姓名的稀世珍寶?!栋资廊烁枨?中共收錄了祀神曲《越九歌》10 首,旁附律呂字譜;自度曲令、近、慢、犯 17 首,范成大曲 1 首,旁附工尺譜;另有琴歌《古怨》1 首,旁附減字譜。

可以彈唱的七弦琴曲作品在我國音樂史上被稱為“琴歌”或“弦歌”,這是一種可以彈唱的七弦琴曲譜。而《古怨》則是我國古代的琴歌中有詳細的曲譜記載,又附有詳細說明的最早的一首琴歌,它的特點在于它附有減字譜的詳細說明。在每一首自度曲的前面, 姜夔都寫有簡短的序言來說明這首曲子的創作動機和創作背景, 他打破了詞曲前后兩段必須完全一致的模式,使樂曲的發展更加自由,為后人研究宋代音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總體說來,姜夔的音樂思想中主要包含了一下幾類感情:

(一)音樂中蘊含了自傷身世之情

姜夔別號沾花惹草白石道人,世稱姜夔。姜夔的一生,是四處漂泊的一生。姜夔的一生飄泊流離,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坎坷與崎嶇,一心想入仕報國,終因未能踏上仕途,使他難免失落惆悵。由于他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所以他只好過著四處流浪的日子。他的身邊也沒有至親至愛的人的陪伴,能夠與他溝通交流的也就只有一些文學界的朋友。他沒入仕途,也沒有自食其力從事經商,所以他就沒有正規意義上的勞動收入,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濟為生,在得不到朋友的幫助時,他不得不放下尊嚴,只能靠賣字度日。在姜夔的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家的溫暖,想過有規律的生活,這些都能從作品中看出來。明明已經厭倦了這種流浪的生活,卻又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四處訪親拜友,寄人籬下以求糊口,這讓他充滿了自卑之感,所以在他創作的詞曲作品中,憂郁凄涼成為了他永恒的特色。

(二)音樂中暗含了其詠物言志之感

南宋是一個積弱積貧的封建王朝,金人南下,兵連禍起,僅剩的半壁河山也馬上要支離破碎,統治階級的“偏安”夢也馬上破碎了。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使人們不免感到情之所憾。其中《揚州慢》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詠物言志之感,作者的描述地點是南宋曾經的繁華之地揚州,然而這個曾經富足熱鬧的地方再也不是曾經的景象了,能看到的只有戰爭的冷酷和無情,所以的一切都在金兵的鐵蹄被蹂躪得面目全非。后人喜歡姜夔的詞,并不僅僅是因為詞的清新上口,更是因為他詞曲背后的喻隱,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三)音樂中充滿了戀情的相思之苦

姜夔在客居合肥的時候,結識了橋畔柳下坊間善操琴箏的藝妓柳氏姐妹,從此便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感漩渦,這份情感也給姜夔帶來了大量的創作激情和靈感。正因為這份情感,此后他幾次再到合肥,最終還是因為世事的捉弄,與兩姐妹失去了聯系。這兩個女子讓才華橫溢的姜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用一生的時光來追憶。他曾用《解連環》來描述這對姐妹:“玉鞭重倚,卻沉吟未上,又縈離思?!睂戇@首詞的時候,姜夔已經37歲,已與這對姐妹分離多年,想到她們,姜夔心中還是如此刻骨,可見其用情之深之重。

(四)音樂中所飽含的亡國之痛

姜夔的音樂大致都創作于南宋時期,那時的侵略,南宋軟弱無能,在面臨國家即將要滅亡的情形,他再次有感而發,寫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作品,以及很多對金兵入侵痛恨的詞。如《微招》、《凄涼犯》,但是姜夔的風格更加的悲傷、凄涼,讓人一再沉浸在亡國之痛中難以自拔。姜夔是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雖然他為一介布衣,但是并非是不諳世事的晉宋雅士。在北方失地未復,而民族安全又面臨著強大威脅的緊要關頭,國家問題成了最重要的問題。姜夔生活的時代,南宋兩次北伐均以喪師、失地和賠款告終,姜夔對于亡國的苦痛溢于言表。面對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南宋江山和統治者偏安一隅、腐朽墮落的生活,姜夔和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一樣,內心充滿了歷史使命感,但他卻身微言輕,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使他眼界狹隘, 既不能融入到廣大百姓保家衛國的實際戰斗中, 又不能向當時的能人志士學習本領, 只是一味地任憑韶華在羈旅中流逝而空悲切。

(五)音樂中隱含針砭時弊之意

像姜夔這樣未實際參與政治活動的士人,在社會面臨重重危機的關頭,他也是不可能完全脫離時代政治而從事文學創作活動的。生活在南宋這樣一個特殊政治環境里,除自視甚高的原因之外,姜夔的文藝創作之不步人后塵,當然還有時代與個人身世的原因。所以,探討這位江湖游士詞作中的政治意蘊,不僅有助把握其詞特點,亦可從個案中更準確理解宋詞在其晚秋時節的發展趨向。姜夔的詞曲創作中不乏對于當時時代的批判,雖然姜夔終身都被排斥于現實的政治之外,但是身為一個文化人,他對于社會與時代的責任意識卻是十分深厚的,他的作品中也大量表達了自身的對于時代的批判之情,這對于后人的啟迪和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三、姜夔音樂思想在我國音樂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姜夔的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標準,實現了傳統基礎上的創新,逐漸形成自身的藝術特色。 姜夔在音樂方面的思想貫穿于所有作品當中,對后世影響深遠。 后人對姜夔音樂作品集《白石道人歌曲》非常喜愛。 姜夔所創作的自度曲打破了傳統詞牌的約束,實現與聲韻的完美結合,欣賞價值較高。 它既是其音樂思想中的價值最高的部分,也是音樂史上寶貴的財富,其詞曲風格及形式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姜夔的音樂作品體現其音樂的思想,展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對其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展示他所處年代音樂的發展狀況,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 姜夔提倡的音樂理論及相關作品能夠十分清晰地向后人展示南宋時期的音樂文化特點,為音樂理論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姜夔的音樂作品彰顯律學上的造詣,表現了他嫻熟的技巧。 他擁有豐富的音樂知識,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展現了他對不同的技能,為后世研究雅樂歌曲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

四、結論

姜夔是著名的音樂家和詞曲創作者,他在藝術創作方面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為后世留下寶貴的財富。 他的作品既對傳統進行了繼承, 也進行了自身的創新,為后期音樂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他在音律、創作風格等方面都實現了多種形式的融合,對當時的文壇和詞曲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蘊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是創作的精華,十分值得后人進行分析和探討,是一份珍貴的音樂遺產。

姜夔將傳統的音樂風格與自己的音樂特點結合在了一起,在詞的格律、音階和結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這為后世的音樂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的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那淡然處世的悲涼,他的詞極其富有想象力,詞語自然而且靈動,這些都帶給了我們無限的韻味,這也是他的詞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姜夔的音樂思想更是對世人有著深刻的影響,他的詞簡短卻又見解獨到,讓后人感受到他將古人音樂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 胡曉明. 中國詩學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183.

[2] 夏承燾. 姜白石詞編年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夏承燾. 姜白石編年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陶爾夫. 南宋詞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

[5]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劉永濟.姜夔詩詞選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盛秧:《姜蘷的〈大樂議〉與南宋音樂文化》,《中國音樂》,2010 年第 2 期

猜你喜歡
南宋姜夔
南宋姜夔《白石詩說》詩法屬性新探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眾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陸明君
姜夔,你咋這么牛
宋代類書中的博物學世界
淺談南宋詠史組詩的特點
從服飾表現的視角再議《韓熙載夜宴圖》的成畫年代
馬麟《郊原曳杖圖頁》與南宋繪畫
猶太與南宋流亡文學的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