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正確義利觀”影響國際新秩序構建

2016-05-30 10:48林海虹
黨政論壇·干部文摘 2016年10期
關鍵詞:義利義利觀道義

林海虹

堅持“正確義利觀”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又是社會主義國家和崛起中的大國,中國的核心價值觀不可能重復西方“逢強必霸”的舊思路。兩年前,中國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正確義利觀”的大概念,強調我們在國際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這種“正確義利觀”的含義,一方面強調愛國主義價值,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則是主持國際正義,設法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秩序,樹立有感召力的國際形象。

堅持愛國主義,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民族大義等原則性問題上一定是寸步不讓。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是兩類問題:前者是民族、國家問題,后者則更多是治理問題。即便在全球化背景、許多生產要素實現自由流動情況下,真正與人們利益切身相關的國民收入分配,仍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的,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始終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旦失去國家庇護,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這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在人的各種社會身份中,國民身份是最重要的個人認同,熱愛祖國、維護祖國是每個國民的首要責任和義務??v觀世界,幾乎所有成功國家,都把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作為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將維護本國利益放在對外政策的首要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從目前情況看,由于中國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參與世界交往的經歷相對短暫,一些人對西方崛起的內在規律了解不足不透,對“全球化”“國

際接軌”“普世價值”等說法十分著迷。實際上,這些提法混淆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的本質差別。如果在國際斗爭中照搬這樣的思維方式,其結果會是損害乃至犧牲國民和國家利益。

維護世界公平正義

中國的國際價值觀強調維護世界公平正義,致力于塑造國際新秩序。在國家綜合國力中,道義與實力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具有國際道義的外交可以成為國家力量的倍增器。

一個國家的外交理念如果沒有道義原則,忽略甚或拋棄公平正義,一味奉行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實用主義原則,必然導致行為短視和機會主義。

英國軍事理論家、戰略家利德爾·哈特說:“一個國家越是不尊重道義,就越是對物質力量敬畏?!边@種短視行為不僅會使國家威望和國際影響力最終大打折扣,而且會從根本上侵蝕、瓦解自己的國家利益。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倡導公平正義與維護國家利益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

公義為體,功利為用,無論何種社會形態及社會制度,“體用”關系一旦顛倒,必會導致社會失衡。近些年在全球跨文化交流中的唯一共識,就是將“公平正義”視為可以共同接受的價值追求。歷史證明,不論古今中外,公平正義是為各個民族普遍接受、普遍歡迎的。

中國的國際定位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公平正義。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反對強權政治和欺壓弱小的正義哲學?!耙粋€民族當它還在壓迫其他民族的時候,是不可能獲得自由的”,因為“它用來壓迫其他民族的力量,最后總是要反過來反對它自己的?!边@些觀點體現到國際關系中,就是提倡國家平等和國際正義。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由此決定了中國要想繁榮富強,就必須反對任何弱肉強食的強權政治思維,共同反對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公平正義原則相互契合,構成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原則。兩年前中國領導人在第四次亞信峰會期間強調要堅持和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亞

洲安全觀”,對構建國際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基礎。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也得益于與世界其他國家,包括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聯系。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處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關系時,同樣需要新的價值觀支撐。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提升,中國的角色發生著轉變,客觀上要求中國提出自己對全球治理的理念,并用創新性的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對外行為,并為世界勾畫公平公正的發展藍圖貢獻力量。9月初,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正是展現中國對全球經濟貢獻治理新理念新主張新方略的良機,在各項議題的中國方案中也必然滲透著中國的價值觀。

(摘自《瞭望新聞周刊》2016年第34期 )

猜你喜歡
義利義利觀道義
媛福達:義利共舉 成就未來
李大釗:播火者的鐵肩道義
兼濟天下:蘇南義莊經營中的儒家義利經濟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義利觀內涵探析——以《論語》為中心
義利觀教育: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環節
抗戰劇《民兵葛二蛋》的當代義利價值觀倡導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應堅持義利并舉
孔子義利觀的現代文化傳播意義 張人之
西漢道義觀的學理形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