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流動是否已到“拐點”

2016-05-30 10:48楊舸
黨政論壇·干部文摘 2016年10期
關鍵詞:周邊城市特大城市拐點

楊舸

人口流動新版圖

在人口變動、經濟發展和社會政策變革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未來人口流動的新版圖將呈現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特大城市主動擴散,對周邊城市形成流動人口分流和輻射態勢。特大城市是社會財富和經濟能量高度集聚的場所,其所匯集和輻射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達到極大的規模,并由此產生相應的集聚效應或規模效益。一方面,特大城市不可避免地將面臨空間狹小、環境惡化等問題,在土地承載力和土地價格的制約下,一部分城市功能不得不向外圍地帶擴散,逐漸形成強勁的再分布態勢;另一方面,特大城市正在主動疏解人口、產業、功能等,這些將使得周邊城市或區域直接獲益。未來,特大城市的流動人口將逐漸擴大到周邊城市或區域,形成更大范圍的都市圈流入中心。

二是三大城市群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依然強勁,并呈現進一步連綿化的趨勢。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為中心的地區是流動人口的主要聚集地,這三大城市群的人口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四成,目前吸納了一半以上的總流動人口和八成的跨省流動人口。未來,這些地區依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因此將繼續保持對流動人口的較強吸納能力。與此同時,山東半島、福建沿海和遼寧中南部地區的流動人口增長也十分迅速,未來將與原有的三大城市群連綿成片,并進一步強化成流動人口集中的沿海城市帶。

三是流動人口分布的“多元”格局初現,中西部城市群將成為新興人口流入中心。近年來,隨著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多個國家級城市群規劃的相繼出臺,中西部城市群成為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數據顯示,以重慶、成都領銜的中西部城市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吸引流動人口的作用,2000~2010年,在城市流動人口規模排序中,重慶上升4位,成都上升13位,武漢、鄭州、西安、長沙、合肥等中部和內陸城市吸納的流動人口數量和比例大幅增長,排位顯著提升。未來,中西部城市群將崛起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在產業集群發展和吸納人口集聚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得人才者得天下

隨著特大城市落戶政策的收緊和人口流動的普遍化,流動人口不再只是人們印象中的打工妹和建筑民工的形象,高收入、高文化水平、高技能的流動人口已經是流動人口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動人口比例上升到15.04%,比2000年增長了8個百分點,其中6.02%的流動人口擁有大學本科學歷,比2000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

在全國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戶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爭奪高端人才正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法寶。

到目前為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均已提出或實施各自的積分落戶指標體系,其中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社保繳納年限等成為主要加分項,盡管指標各具導向、落戶難度不一,但主旨都是吸引城市亟需的高端人才。

在城市人才爭奪日趨激烈的情形下,資金補貼仍然不是取勝關鍵,留住人才還需要能發揮才智的平臺與機遇,城市需要有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透明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和現代化的舒適生活環境。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6年第31期 )

猜你喜歡
周邊城市特大城市拐點
經濟特區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研究
秦國的“拐點”
新拐點,新機遇
恢復高考:時代的拐點
躋身特大城市,鄭州跨河發展大鄭北箭在弦上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災情景構建
雄安新區設立的特點及驅動意義分析
省會城市與周邊城市產業協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以四川省成都市為例
水芹趕節
資源緊約束下特大城市耕地占補平衡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