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思考

2016-05-30 22:07李佩霖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期
關鍵詞:公益訴訟檢察機關

摘 要:2015年7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正式發布,為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如何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具體落實執行,是檢察機關目前急需思考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制度缺陷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15年7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正式發布,對公益訴訟提起的主體、受案范圍、具體程序等事項做出規定,為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如何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具體落實執行,是檢察機關目前急需思考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意義及優勢

傳統的民訴法對原告資格的認定是原告與案件是否有直接利害關系,認為只有公民、法人或者組織在自己的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才可以以原告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原告一元的限制已無法滿足訴權的發揮和實際社會生活的需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應運而生。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現侵害公共利益的問題,提起公益訴訟也更有專業性、權威性和便利性。所以,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不僅有利于維護國家社會和公共利益,而且能夠有效監督國家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相對于其他社會團體、政府機關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一,不會缺位。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憲法所確定的職責,檢察機關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提起公益訴訟,否則就是失職瀆職,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上是最后堡壘,是提起公益訴訟的最后一道防線。其二,不會濫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其法律職責,不帶有任何私利或私人動機,再加之有制度保障,因此檢察機關不會濫用公益訴權。其三,素養專業。檢察機關也是司法機關,它具有專門人才和專業法律知識、訴訟技能,在提起公益訴訟上更加能夠有的放矢,更加能夠收取好的效果。其四,取證便利。檢察機關為了進行法律監督,有專門的調查核實權。

二、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制度缺陷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明確了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受案范圍及訴訟程序,但實踐起來仍然有許多地方尚待改進。

(1)取證難。在公益訴訟中,環境污染、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專業型,且一般為被告所掌握,證據搜集難度大。檢察機關在取證時較難把握技術層面的問題,容易發生“被忽悠”的情形,導致證據效力不足,降低訴訟效率。

(2)訴訟成本困擾。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費用由誰繳納、調查取證經費誰承擔等問題引起了巨大爭議。有的主張檢察機關應當預交訴訟費用,并承擔敗訴的賠償責任;有的則認為檢察機關是為了維護國家、社會公共利益而介入民事糾紛,沒有必要繳納訴訟費。由于公益訴訟涉及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特別是在環境公益訴訟中,環境污染案件往往涉及面廣、損害大,訴訟請求賠償數額大,取證時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如何解決實踐活動中訴訟費及調查取證費用問題,是公益訴訟的關鍵。

(3)敗訴責任承擔不明。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作為原告如果敗訴,將有可能引發國家賠償,并承擔敗訴的后果,這后果不僅包括訴訟費、對方的賠償費,連檢察機關的權威地位也將遭到質疑。在我國關于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敗訴責任由誰承擔尚無明確的法律規定,較高的訴訟風險也讓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領域不敢大展拳腳。

三、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制度完善

(1)檢察機關與專業機構相互配合。檢察機關是我國法律監督機關,擁有法定的偵查權,在收集證據方面有其天然的優勢,但在技術層面欠缺專業知識。因此合理引進相應的專業技術機構,為檢察機關提取證據、分辨專業問題,把好技術關,至關重要。

(2)明確訴訟費用及訴訟后果的承擔。檢察機關并非盈利單位,本身沒有經濟收入,且其提起公益訴訟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如果敗訴責任由檢察機關承擔,必然導致權利義務的不對等。因此,在訴訟費用上我們應該參照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其所需的經費由國家財政統一撥付。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應當不收取案件受理費,而案件相關的鑒定費、勘驗費等費用應當由國家撥款建立公益訴訟專項資金支出;假如敗訴,費用應當由國庫承擔。

(3)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的部門聯動式公益訴訟模式。雖然公益訴訟是新增設職能,但不必增設新的機構,在現有組織框架內可以構建一條以民行部門為主、多部門聯動的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之路。例如如公訴部門可以在辦理刑事案件中通過審查案件發現損害國家、社會利益的案件線索;綜合部門可以通過目前的“兩微一端”平臺發現涉及保護公共利益不到位、不及時線索,及時移交民行部門,并配合民行部門查閱、調取相關證據,各部門緊密配合,整體聯動。

四、總結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在公民維護公共利益動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維護公共利益失職瀆職的情況下,積極主動行使法律監督權維護公共利益,是全面履行檢察職能的必然要求。由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將有效改善目前公共利益保護薄弱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顏運秋.《公益訴訟制度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法治研究》,2011年第11期

[2]孫佑海.《對修改后的民訴法中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解》.《法學雜志》,2012年第12期

[3]岑謹.《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研究》.寧波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4]周楠,吳文翰,謝邦宇.《羅馬法》群眾出版社,1983年版;趙小鳳《論我國檢察機關參與公益訴訟之途徑與完善》碩士論文

[5]湯成發.《美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江蘇經濟報》2013年7月17日;牛犁耘《美國公益訴訟制度及其啟示》 《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4月;顏運秋《公益訴訟制度比較研究》《法治研究》2011年第11期

[6]張姹婧.《環境公益訴訟費用承擔問題研究》.《商場現代化》,2011年3月中旬刊,P114。

作者簡介:

李佩霖(1988~),女,漢族,湖南省郴州市人,桂陽縣人民檢察院干警。

猜你喜歡
公益訴訟檢察機關
版權公有領域侵權責任主體范圍研究
檢察機關業務運行機制面臨的難題及解決之道
檢察機關適用刑事和解制度淺析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權的法理闡釋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