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課堂教學過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2016-05-31 11:13陸冷飛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1期
關鍵詞:過程性考核互動教學信息系統

陸冷飛

摘 要:高校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課堂教學作為課程教學的主要形式,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那么如何在教和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反饋機制,為教師提供即時而準確的決策機制,來保證高效的課堂教學?文章從高校常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基于信息化的教學過程性考核模式,并介紹了中國藥科大學應用于教學過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包括三套信息化系統各自的工作過程、優點、缺點及其應用情境。

關鍵詞:課堂教學;過程性考核;信息系統;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02-0079-03

大學教育的水平不僅取決于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條件、教師水平等,還有賴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有著良好的師生互動和教與學行為的生機勃勃的教學過程[1]。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考核評價能夠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因此過程性考核對于課程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高校課程教學的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藥科大學針對課堂教學過程性考核進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加強課堂過程性考核、營造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目標。為此,學校建設了三套不同的信息系統,為實現過程性考核提供技術支持。

一、目前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講授型課堂居多

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型,師生互動性少,學生學習能動性不足,普遍存在到課率低、學生睡覺、玩手機等情況。

2.大課堂

大課堂教學人數多,為組織好教學,教師不得不耗費更多精力用于學生考勤、請假及到課率的測算,在作業布置、收發及紙質形式的過程性評價中,存在批閱作業,組織考試、閱卷、統分工作繁雜、周期長的問題,同時給教師帶來更多的工作負擔。

3.目標性考核為主

課程考核主要以目標性考核(期末考試)為主,最終的課程成績中,期末考試成績占比大,一般70-80%。平時成績和期中考試20-30%。而平時成績的給分,因學生眾多,教師主觀隨意性過大,缺乏明確、統一的標準和依據,主要依據教師的主觀評價,缺乏透明性,導致學生對課程平時成績的公平性產生懷疑。有部分課程為規避這種不公平性,完全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最終課程考核成績,從而更造成了評價的單一性。

由于以上各種問題突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有效把握學情,及時調整教學;在這種無效控制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逐漸對教學不滿意,產生厭學的情緒,為應對期末考試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得不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無法真正實現知識內化、能力提升的目標。

為確保學校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目標,中國藥科大學提出了“加強課堂過程性考核、營造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策略。

二、基于信息技術系統的教學過程性考核模式

為解決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加強課堂過程性考核、營造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目標,在加強課堂“過程性考核”的實施中,結合當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中國藥科大學設計、開發、建設了三套系統,即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課堂互動考核APP、網絡考試(題庫)系統。如圖1所示。

在過程性考核思想的指導下,其技術支持包括 “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課堂互動考核APP、網絡考試(題庫)系統”,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條件,選擇圖1所示的三個系統中任意一個,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點出題,學生登錄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答題結束后,系統自動判分,并自動統計得分情況;教師通過這個結果,能輕松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可及時將答題情況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進行知識點講解,同時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進度、方法等,提高課堂效率。

師生的交互過程以信息技術系統為支撐,學生的答題、得分情況,分數統計等信息由系統自動保存,作為學生過程性評價的量化記錄,并且可依據課程的發展變化對學生不同階段的考核成績進行權重設置。此模式可應用于所有課堂教學的課前預習、隨堂測試、階段性考試(周考、月考、期中考試等)等的過程性記錄。

在整個課程教學中,該系統的引入優化了教師的課堂管理工作,并使課程的過程性考核簡單易行。同時,記錄了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情況,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有可控性,規范了學習行為,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三、三種過程性考核信息系統介紹

1.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

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簡稱CRS)1998年由美國哈佛大學Eric Mazur教授在其教學過程中最早應用,借用計算機投票系統組織大班教學,及時了解學習反饋[2]。該系統可以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快速收集每個學生對教師的提問或者問題測試的反饋結果,極大地提升了課堂互動及過程性考核的效果,系統可以自動記錄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得分情況。2008年以后,這種新型的設備及教學模式在美國高校及世界著名高校迅速得到普及。國內四川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也相繼引入該類型的系統應用于課堂教學。

系統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由學生終端、數據采集基站、教師多媒體電腦等設備組成。教師在教師機上安裝互動軟件,該軟件是基于PPT的一個插件,通過PPT軟件進行各種題型的設計,課堂上教師播放PPT,并開啟互動,學生通過終端選擇答案完成答題反饋。結束之后,系統自動統計學生的答題情況,并及時展現在PPT上,實現及時反饋,學生的成績由系統記錄并可以導出保存。通過該系統收集的反饋結果,教師可以實時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及重點,提升教學效果。

系統優點:基于近距離無線技術的通信方式,學生終端與基站進行通信,只要有一臺電腦、一個基站、學生終端就可以隨時組建系統,不依賴于互聯網,適用于所有的課堂教學環境。整個互動反饋(答題)過程能夠迅速、實時、直觀的展示,過程和結果能直接通過PPT展示給學生。

系統缺點:每個學生必須人手一個學生用終端,增加了學生的費用負擔;另外對終端的管理、ID分配及發放比較麻煩,必須要將終端ID與學生學號一一做好對應,學生容易遺失;接收反饋的范圍僅限于基站覆蓋范圍之內等。

系統應用情境:適合應用于課堂點名、隨堂考試、隨堂調查、發起對教師的評教等功能。

2.課堂互動考核APP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校園WIFI的開放,教師教學的課堂紀律也隨之發生變化,經常出現學生在課堂上低頭玩手機的狀況,教師除了在提高自己講課的生動性上下功夫,就只能對學生下禁令,但是“堵”起不了作用。對于此種現象,宜疏不宜堵,基于此,中國藥科大學通過對“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開發了基于無線網絡和智能手機的課堂互動考核APP系統。

系統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課堂互動考核APP的功能實現上與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基本一致。該系統基于Internet,由學生端APP、教師端APP、數據庫服務器、后臺管理端組成。教師在后臺管理端出題、組卷,進行考試時間、題目分值等設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手機APP中點擊“開啟考試”,系統生成隨機密碼,教師現場告知學生。學生登錄手機APP中的考試模塊答題,答完題后,輸入隨機密碼提交考試。教師可設置按答題情況立即反饋到學生APP上,也可由教師課后批量發送到學生的手機端??荚嚱Y束后,教師管理端自動統計學生的答題及得分情況。對于一門課程的多次考試,教師可以對每次測試設置權重,最后得出加權后的平時成績。

系統優點:將在課堂上禁止學生玩手機改為疏導學生利用手機為教學過程性考核服務。該系統的課表數據、學生數據自動與教務系統同步,教師只需要在系統出題并做簡單的設置,相對于課堂實時互動反饋系統,操作更簡單。學生利用自己的手機,不需要單獨購買終端,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另外任意一個教學班以及教師自動組成一個即時交流群組,采用類似微信的交流模式,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和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實時交流討論與答疑,不受課堂范圍限制。

系統缺點:依賴于互聯網或校園WIFI,學生必須都有智能手機能夠安裝APP。此系統還會造成一種“教師和學生一起在課堂上玩手機”的假象,因此對教師關于此種模式的認知及課堂控制能力要求比較高,此外學校管理部門需要改變思想認識,對此類利用無線網絡進行教學過程性考核的新模式進行規范。

系統應用情境:適合應用于基于智能手機的課堂點名、隨堂測試、隨堂調查、評教,課后師生實時交流討論、答疑等。

3.網絡考試(題庫)系統

網絡考試(題庫)系統是基于課程題庫的一套正規的考試系統,其考試模式與普通的集中安排考試接近,考試地點在學校機房。該系統的重點在于課程題庫的建設,教師可在題庫中建立數千道試題,可包括單選、多選、判斷、配對,以及文字類型的主觀的簡答、名詞解釋、論述題型等題型。

系統工作過程如圖4所示,該系統基于校園網,主要在學校機房完成考試工作,由學生考試端、教師端、服務器等組成。教師收集大量的試題,根據課程章節建設好題庫。針對某一次考試,教師建立考試方案,對考試時間、批次、安全控制(禁止學生在考試期間打開某些軟件如瀏覽器、QQ等)、抽卷規則等進行設置。創建組卷規則,包括題型、數量、分值、難易程度等。創建好規則之后,系統自動生成一定數量的試卷,將此考試方案分配給課程相關的學生??荚囘^程中,學生屏幕為全屏狀態,學生考試完成后提交試卷,對于客觀題型,成績及時評出。如果有主觀題型,需要教師在電腦上通過管理端評分。評分結束后通過系統強大的統計分析功能導出各種成績、試卷報表。

系統優點:基于課程題庫的考試系統,題目豐富,可以組卷生成大量的試卷來確保每個學生的考試試題不一致性,杜絕舞弊行為;通過系統設置可以阻止學生用U盤,打開瀏覽器、QQ等軟件,可以組織高要求的正規的階段性考試,尤其對全校性的公共基礎課程的統一過程性考核適用。系統對學生的答題情況有豐富的統計分析功能以及圖表顯示功能,能保留每個學生的答題試卷包并導出保存。

系統缺點:需要集中組織學生到機房考試,受機房數量限制,學生考試及教師操作均需要在電腦安裝客戶端。

系統應用情境:適用于課堂教學的階段性考核(如周考、月考、期中考試)甚至期末考試,也適用于給學生布置課后練習、作業題等。

四、結束語

中國藥科大學針對課程考核引入了上述三套教學過程性考核信息系統,配合提高平時成績與期中考試成績在課程最終成績中的占比的策略,在推行加強課程教學過程性考核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系統進行課前預習、隨堂、課后的全面考核,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其課程考核成績不再是期末突擊就能拿到高分,必須通過平時努力學習,認真聽講,才能有好的成績;對于教師,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師進行過程性考核的動力。課程過程性考核力度的加強,必然形成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促進課堂交互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羅燕,史靜寰,涂冬波.清華大學本科教育學情調查報告2009——與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的比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 5).

[2]張萍,Eric 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新方法[J].中國大學教學,2010(8):69-71.

(編輯:魯利瑞)

猜你喜歡
過程性考核互動教學信息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安全防護
基于區塊鏈的通航維護信息系統研究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應用型法學課程過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互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
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統運檢自動化診斷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